管控区记者日记② | 还是有东西要抢的,用双十一的手速!

晶报记者 范劭华
2022-02-27 19:53
摘要

来自封控区的羡慕我可以理解,那些什么区都不是的竟然也表示羡慕,是怎么回事?

2月27日,星期天,天气晴

昨天有朋友看了我的管控日记,表示很羡慕。来自封控区的羡慕我可以理解,那些什么区都不是的竟然也表示羡慕,是怎么回事?

其实也没什么好羡慕的,我们管控区的生活,顶多就是——宅家母慈子孝,你上网课来我上班;下楼闲庭信步,晒太阳排队测核酸。横批——感觉还行。

小区分区管控后,广场的人果然少了,三三两两,看样子都肩负家庭重任来买菜(放风)的。大家享受着初春暖阳,慢悠悠地走着,手里的购物袋一甩一甩。

时常也会有行色匆匆的人一闪而过,他们大多穿着红马甲、隔离服,骑着电瓶车,运送各种物资或工作人员。义工阿芬是其中一员。

左:小区居民志愿者张芬。

从去年开始,她已经为益田社区服务了100多个小时,去年被评为社区最佳义工。这次小区被管控后,作为“资深义工”的她自然冲在一线。她说,今年春节开始,社区就非常忙碌,社区工作人员几乎都没有休息过,人手非常紧缺,特别是小区被管控后,工作压力特别大。“益田村老人小孩特别多,需求本来就多,而封村之后,不少年轻人、劳动力都没有回来,就更加需要支援。”

所幸,小区居民非常热心,很多人自发来到社区工作站,报名志愿者工作。管控之后,小区居民自发组织的志愿者报名群就至少有两个,目前已有300多人入群。我所在的业主群,也不时有居民询问报名志愿者的方式。

社工冯超云找保安大哥借了巡逻车运物资,尽力保障各种物资配备及时送到各个点位。

“你看,昨晚11点才收到今天测核酸的时间通知,在群里一发义工招募,名额秒光,双十一的手速都抢不过来。”阿芬说,“昨天的义工工作也满员了,临时得知有个工作空缺,我就飞奔过去,我是党员,有党员的优势!”

阿芬是两个孩子的全职妈妈,小区管控后先生一直在外居住、工作,她得照顾好两个娃的同时,做好义工工作。“忙,但还是很开心的,能帮助别人,有成就感。”

阿芬之前服务过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老伴长期住院,需要奶奶每天送饭。小区管控后,她赶紧联系网格员跟进此事,后来听老人说已经寻求帮助并安排妥当了。

“村里热心人很多,前两天119栋有居民发现一位老人独居、饮食不方便,马上有志愿者帮忙拿菜上门;群里有人说孕妇要生了,马上就有邻居发管控区孕晚期就医指南,当晚社区就建了一个孕产妇关爱群,拉了医生进去答疑解惑……这样的事很多,大家都很愿意互助,这就是益田村的文化吧。”

夫妻齐上做志愿者。

每天像阿芬这样为益田社区服务的义工就有100多名。测核酸的队伍里有一位老人腿脚不便,社工冯淑慧发现后,就找了张凳子,跟在老人后面,让她坐着排队,一直到测完。村里楼栋太多,社工冯超云找保安大哥借了巡逻车运物资,尽力保障各种物资配备及时送到各个点位……大伙儿忙前忙后,热火朝天。

社工冯淑慧发现老人腿脚不便,就找了张凳子,跟在老人后面,让她坐着排队。

晚上9:30,阿芬把二宝哄睡,赶紧冲到小区大门口,给管控区外的先生送行李,送完她又去进行志愿服务。

小区东门和西门都设有置物架,管控期间大家取快递、外卖的地方,也成了亲人们互相探视的窗口。区外的亲人给区里的亲人带点吃的用的,更多的是带回一箱子脏衣服,换走一箱干净衣服,隔着小区的围墙相看几眼,眼中的情愫不言自明:你在外面要保重自己,我在里面也会听政府的话,好好测核酸。

这就是爱的供养吧。

管控区记者日记① | 没什么能阻止我上班的脚步!还真有:被管控了

编辑 吴徐美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晶报记者 范劭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