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区卫士丨杨启北:智慧海防筑牢沿海屏障,应急演练提高实战技能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边夏
2022-02-28 15:00
收录于专题:特区卫士
摘要

2月22日,杨启北忙活在办公室里,和驻点在大队的技术人员一起探讨如何通过现有的最前沿技术水平,将地图展现最优效果。在这张地图助力下,杨启北组织、开展了多次海上演练,并从一次次演练中提高实战技能。

在深圳市公安局福田分局海防与打击走私大队办公室,一张智慧海防地图每天陈放在电脑屏幕上,一进办公室便能被这张地图吸引。福田边海防线总长16.4公里,其中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毗邻深圳湾海域,树木密集,历来就是海防难点。这几个月来,该大队民警杨启北一看地图就是一整天。

2月22日,杨启北忙活在办公室里,和驻点在大队的技术人员一起探讨如何通过现有的最前沿技术水平,将地图展现最优效果。在这张地图助力下,杨启北组织、开展了多次海上演练,并从一次次演练中提高实战技能。

海上违法犯罪行为多发生在夜间,杨启北把演练的时间安排在晚上。某天晚上7点,一名队员装扮成“可疑人员”,驾驶船只朝杨启北所在的指挥部驶来。“可疑人员”刚行驶到深圳河入海口的位置,杨启北马上收到“提示”:“有可疑船只出现,请尽快核查!”

波涛涌动的海面上,“可疑船只”不知已被“盯”上了,仍继续往前走。这一切“不法行为”,杨启北全部看在眼里,一切都在可控之中。与此同时,海上警务室的值班人员立即查看周边情况,附近的巡逻警力收到指令后,也迅速前往支援。

不到2分钟,“可疑人员”的具体位置就被准确研判出来了,无人机巡控紧紧跟随并实时反馈,巡逻船的警力迅速前往抓捕。“可疑人员”见状,弃船而去,打算通过草木茂盛的红树林区域,躲过杨启北所带警力的搜寻。杨启北继续循线追踪,“可疑人员”的位置再次暴露无遗。最终,杨启北和武警、巡防队员迅速联动,在“可疑人员”到岸之前成功将他“抓获”。

演练顺利结束,这也代表着该大队智慧海防中的技防、物防、人防措施的有效联动,成为打击走私违法犯罪的有力“武器”。杨启北说,海防与打击走私大队还即将成立一支90人的专职护海员队伍,在边海防各重点区域都配备警力,进一步做到“人防、物防、技防”有效结合,筑牢边海(河)防安全墙。

“每到夜幕降临,我沿着海岸线巡视时,‘海上警务室’的警灯显得格外醒目,方圆几公里都能看到这座‘海上电灯’,不仅对走私者起到震慑作用,也让辖区居民多一份安心。”杨启北说。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通讯员 边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