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被称为城市中最美的风景。2月18日,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宣传激励部负责人、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指挥部宣传教育组副组长王欣,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刘睿基,中国传媒大学李若冰做客2022北京新闻中心“双奥之城·看典”互动展示区直播现场,介绍北京的志愿服务发展历程,讲述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中发生的暖心故事。
北京市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宣传激励部负责人、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指挥部宣传教育组副组长王欣接受主持人采访
岗前培训场景模拟运动体验
想当冬奥志愿者先要进行岗前培训。刘睿基介绍,学校自2020年10月启动“冰雪语者”冬奥志愿训练营,邀请奥运专家做主题演讲。学校还通过“小班授课”“场景模拟”等形式,为志愿者设计开展合理、高效的短期技能培训。此外,学校坚持让每位志愿者参与了解一项冰雪运动,邀请资深运动员开展冰雪运动知识普及讲座,组织冰雪运动体验。
据悉,在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来自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的300多名志愿者成为语言服务“主力军”。他们共会说14种语言,覆盖英语、法语、俄语、德语等主要语种。
其中,140名学生志愿者在冬奥会期间担任87个国家(地区)代表团的助理,全程陪同解决他们的衣食住行以及赛时遇到的各类问题。16名来自英、德、法、西、日、罗马尼亚语专业的礼宾志愿者,服务于奥林匹克大家庭和各国贵宾。
此外,北二外的语言志愿者们还会随时“接单”,提供相应的翻译服务。
“冰雪小白杨”
“当得知招募北京冬奥会城市志愿者的时候,我在第一时间就报了名,通过选拔,十分幸运地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城市志愿者,并且参加了志愿者培训。”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刘睿基
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服务的城市志愿者中,活跃着一个青春靓丽的身影,她就是来自中国传媒大学的李若冰。在北京冬奥会期间,李若冰在北京新闻中心志愿者团队宣传组,主要负责拍摄照片,留存资料,记录会议内容等工作。
参加这次冬奥会志愿服务活动,让她感到特别荣幸。“这对我来说是一次特别难得的学习机会,可以接触到我平时接触不到的人,可以向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国内各大媒体的前辈们学习。这确实是一次难得的社会实践,肯定在各个方面都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2022年北京冬奥会即将结束,但是“趁青春去志愿”的承诺仍将继续。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的“冰雪小白杨”,经历了北京冬奥会志愿服务的历练,李若冰和她的同学们已经为今后的志愿服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突破449.3万
北京是一座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都,也是一座充满时尚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历史和现代在这里传承,科技与文明在这里交汇;中华民族的历史新纪元从这里开辟,许多全国首次在这里开创,志愿精神也在这座城市不断孕育与发展。
王欣介绍,截至目前,全市实名注册志愿者人数突破449.3万人,注册志愿服务组织超过8.1万个。志愿者们走上街头、深入社区、下沉乡村,走进重大活动保障现场, “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和“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深入人心。
中国传媒大学李若冰
近年来,首都志愿者累计完成各类大型活动志愿服务百余场,先后出色完成国庆70周年庆典、北京世园会、历届“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每年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庆祝建党百年以及目前正在进行的冬奥会志愿服务,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志愿者的靓丽风采。
“双奥之城·看典”是2022北京新闻中心的一项重要的互动展示活动。活动自2月1日起开始持续至2月20日,每天举办一场直播,邀请多名嘉宾结合自己在北京工作、生活、学习的切身经历,讲述在其个人视角下真实感人的北京故事,阐释北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建设成果和发展成就。
(原标题《趁青春 去志愿 “双奥之城·看典”礼赞城市最美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