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动,便是一出好戏。春节期间,“深圳文联”微信公众号对宝安区公共文化服务中心、西乡街道公共服务办选送,深圳市荔枝青年剧团(以下简称“荔枝青年剧团”)演出的作品《祥狮献瑞》进行线上展播,引起广泛关注。
荔枝青年剧团演出照。
《祥狮献瑞》将传统木偶技艺与醒狮相融合,通过操作提线木偶,将狮子舞得活灵活现,让人惊叹不已。在西乡街道的支持和指导下,荔枝剧团青年不仅拥有传统木偶技艺,更积极将木偶与戏剧、默剧、相声、书法、茶艺等艺术相融合,让非遗木偶焕发勃勃生机。
用青春力量传承非遗文化
“每一根线都可以代表一个部位、关节,木偶越灵活,需要操作的线就越多。”据荔枝青年剧团负责人刘子源介绍,提线木偶难度大,是操偶师自上而下以数十条丝线操纵木偶表演的艺术。演员必须熟练掌握10多种基本功的理线技巧和30多种组织提线及表演各个行当、各种动作的“线规”,才能走上舞台。
西乡街道高度重视非遗项目传承与保护,已连续举办三届木偶艺术节,整个剧团积极推进新形势下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将非遗传承从“幕后”推向“台前”,构建非遗“活态”传承生态链。在西乡街道的支持和指导下,荔枝青年剧团推出众多精品节目。在一次次的表演中,木偶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这个闪亮的技艺正焕发勃勃生机。
而值得一提的是,荔枝青年剧团的队员们都是“80后”“90后”。据介绍,刘子源1989年出生,觉得木偶戏的表演很神奇,于是专心学习研究木偶有关知识。荔枝青年剧团木偶艺术总监洪金雕是一位“90后”。2018年他骑着自行车背着三尊木偶,一路义演来到深圳,偶然看到荔枝青年剧团的表演,后来加入这个团队。
将木偶戏与其他艺术融合
值得一提的是,在表演中,荔枝青年剧团除了秉承木偶戏精髓外,还从保护理念、传播形式、表演展示、创作方式等方面进行创新。节目里,既有对传统的传承,也有迎合当下观众的内容。其创作题材灵活多样:有针对妇女儿童权益保护而创作的“妇儿小剧场”;有宣传反腐倡廉而创作的“剧说‘廉’好”剧场;有针对非遗文化而创作的“非遗剧集”等。
2021年,非遗木偶节目《千年非遗傀儡戏》受邀亮相乌镇戏剧节演出,突破性采用“提线木偶+轻喜剧”的创作表达模式,为观众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木偶演员通过操作丝线写书法,写出一副对联,为观众带来惊喜。“通过提线木偶写对联,真是太厉害了!”每当听到这样的称赞,剧团成员们都备受鼓舞;作品《祥狮献瑞》中,表演者通过操作丝线,让狮子与观众互动,现场十分热闹;节目《猴趣》中可以观赏到猴子撒娇、弹吉他、耍杂技、跳迪斯科等,妙趣横生,令人捧腹大笑。
刘子源透露,根据观众对艺术的渴求,剧团希望呈现鲜明的区域特色,内容、模式和传播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将艺术养分输送到群众中,把艺术触角延伸到各个角落。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