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举杯祝酒,一年中最幸福最重要的一顿晚饭。”宝安区非遗艺术剪纸代表性传承人吴海凤在作品《年夜饭》中,以一家六口共进晚餐为场景,里面的汤圆和盆菜分别寓意团团圆圆和满堂吉庆、盆满钵满。还有与“余”同音的“鱼”——年年有“余”;螃蟹味美,寓意八方来财,同时也蕴含着一种深圳精神:“做个敢吃螃蟹的人”,勇敢和创新,“蟹”同“谢”同音——做个懂感恩的人。作品门上贴虎,为镇宅辟邪之意。虎在民间习俗中被尊崇为瑞兽,虎与“福”、“富”谐音,寓意福运临门,富贵盈门。吴海凤每年都在宝安过年,一家人也会在吃完盆菜后围坐一起剪纸,这种特殊的过年方式,弥漫着浓浓的传统文化气息。
新桥社区党委组织居民在曾氏大宗祠开展剪纸活动。
连年有余。 作者:陈卓泠 13岁
萌虎迎春。 作者:吴依宸 9岁
平安是福。 作者:陈卓泠 13岁
福在眼前。 作者:陈卓泠 13岁
抬头见喜。 作者:吴海凤
年夜饭。 作者:吴海凤
“虎为百兽之王,是威武、雄壮、权势的象征,代表着正气与力量,是镇邪除恶的神兽。”谈到另一幅作品《抬头见喜》,吴海凤介绍,喜鹊是一种报喜的吉祥鸟,寓意抬头只见平安喜乐,和谐美好,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作为剪纸文化的传承人,吴海凤从未间断过推广剪纸,春节前夕,她带领学生剪出别样的虎年喜气,其中同为13岁的许惠盈、林嘉蔚和陈卓冷的《金虎纳福》《龙腾虎跃》《福在眼前》等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以吉祥纹样、吉祥寓意的文化内涵来设计作品,剪出年味,剪出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剪出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生活态度。”看到孩子们刀下生花,吴海凤觉得自豪和欣慰。(受访者供图)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汪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