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网帖《父母去世后,房屋肯定属于独生子女吗?》在网络上热传。随着离婚现象增多,组合家庭也多,尤其随着深圳房价高涨,一套房的价值动辄几百上千万,若不处理好这些身后事,财产继承或将成为家人的麻烦事。
9日,深圳首个公益遗嘱库正式开库运营,百余名律师加入,提供相关免费服务。据悉,自3月下旬,该遗嘱库发起成立以来,许多市民前来咨询、预约,遗嘱事宜备受关注。而遗嘱有哪几种形式,如何订立有效遗嘱,记者采访了多位法律专业人士。
家庭财产继承纠纷越来越多
近日,市民张女士遭遇家族财产分配的烦心事。公公早年与第一任妻子离婚,后再婚,如今公公过世,现任妻子和继女,以及其第一任妻子所生的张女士老公和几个兄弟姐妹对于公公的财产的继承分配,出现矛盾分歧。传闻中公公的遗嘱也未见身影,家庭关系一度紧张。
有律师直指,遗嘱的存放问题经常引发各种家庭尤其是重组后家庭的矛盾和纠纷。
有着20多年律师从业经历的闵齐双告诉记者,深圳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社会财富已经积累到一定程度,“传承”成为了不少深圳人面临的现实问题。近几年,遗产纠纷案件越来越多,财产和事业不仅得不到传承,财富也在对薄公堂的过程中不断消耗。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也有一些家庭意识到订立遗嘱十分必要。记者从深圳公证处了解到,在每一次的社区活动中,遗嘱公证等问题是社区居民咨询的焦点问题。但不少市民并不清楚如何立遗嘱,有的市民以为只要在家人的见证下立遗嘱即可。
一方面,财产继承纠纷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据统计,在法院所受理的遗嘱继承纠纷案件中,有超过60%的遗嘱被法院宣告无效。闵齐双说,比如,根据《继承法》,公民在立遗嘱时需要邀请一定的人员在场进行见证,但继承人、受遗赠人、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都不能作为见证人,不少市民就是因为疏忽这些类似问题,最终导致遗嘱无效。
如何订立有效遗嘱,订立符合当事人意愿的遗嘱,成为市民关心的话题。
60周岁以上市民可享受免费咨询服务
3月25日,经深圳市民政局批准、深圳市司法局指导,深圳市老年协会主办的深圳市幸福和谐继承服务中心暨深圳首个遗嘱库项目正式启动。昨日,百余名律师自愿报名,并宣誓为市民提供遗嘱咨询、遗嘱登记、遗嘱保管、遗嘱查询、遗嘱提取等公益服务。
自深圳遗嘱库公益服务项目启动以来,通过电话、微信、现场等方式进行咨询和预约的中老年人及家庭络绎不绝。遗嘱库公益律师孟昕告诉记者,截至目前,接到咨询热线电话600人次,办理预约登记370余个,接待现场遗嘱咨询人数达200余人次,其中80%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登记的时间已排到九月份。
据了解,深圳遗嘱库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费提供遗嘱咨询、登记、保管服务。该遗嘱库通过自主研究开发的遗嘱管理系统,建立一整套符合法律规定的硬件和软件流程,通过法律专家的严谨论证和登记软件,借助指纹扫描、现场影像、公证或律师见证、文件存档、条码识别和密封保管等功能,充分保障当事人订立遗嘱的真实性、私密性、有效性,实现遗嘱的法律功能,体现订立人的真实意愿。
昨日,记者在遗嘱库办公点看到,遗嘱登记需先进行精神评估,市民可以选择现场办理或到指定的医院办理,现场办理需收取480元的精神评估费用。另外,加上遗嘱证成本费用180元,所以60岁以上老年人办理遗嘱登记需缴纳的费用共计660元。
相关链接:
根据相关法律,遗嘱有自书遗嘱、录音遗嘱、代书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等五种形式,其中,公证遗嘱具有最高法律效力。市民可以通过这五种形式的任一种设立遗嘱,处分自己的合法财产,但是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
编辑 王惠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