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买的手机号“难断前缘”,究竟该找谁负责?
人民网、深圳法宣号
2022-01-29 20:56

近日,市民陈先生收到了一条“追债”短信:

看着短信,陈先生很纳闷,刘某某是谁?刘某某的欠款短信,怎么发到自己手机上了?随后,陈先生打电话问营业厅后,才知道刘某某是该手机号的前号主!这是怎么回事呢?

新买的手机号遭遇“前任”骚扰

据陈先生讲述,他除了三天两头收到“追债”短信,还时常接到这个手机号的“幽灵”叫车服务。

“你好,我的车到了,你人在哪?”2022年1月初的一天,陈先生又接到一个网约车司机的电话。“我明明没有叫车,司机为什么打给我?”陈先生表示,现在这个“138”号段中国移动的手机号是2020年12月购于广州天河城某通信公司,自己从未使用该手机号注册网约车账号。

陈先生通过网约车客服查询发现,使用该手机号的网约车用户近一年来一直在使用该号叫车,且2022年1月还有一单网约车欠款未缴。

陈先生表示,自己已经买这个号一年多了,不明白为何前号主还能使用该手机号注册的网约车账号。“如果我自己想用这个手机号注册网约车账号,岂不是还要先帮他还钱?”

陈先生多次收到云阳县双江街道办发来的短信

随后陈先生打电话给移动客服,对方表示需要用户自行打电话给APP平台,陈先生很不满,“前手机号主到底注册了多少个APP我也不掌握,难道要我挨个打电话给平台吗?”

不仅如此,陈先生还发现该手机号的微信账号已被注册!

还有不少市民与陈先生有相同遭遇。赖先生只因新办了一个手机号,就莫名成为多家公司的“讨债对象”,甚至因此遭受长达一年半的骚扰。

赖先生通过手机号登录京东金融APP,实名认证显示该账户用户是一名姓邹的男子,并非赖先生!这位邹先生在京东金融的欠款于2018年4月开始未归还,拖延至今已处于逾期和违约状态。

看来,真正欠债的不是赖先生,而是其手机号的前主人。

“二手号码”出现重大隐患

这一切的症结在于二手号码。消费者表面上拿到的是新号,但实际是个二手货。在此之前,这个号码由于各种原因被原用户注销、废弃,经过一段时间的冻结期后,运营商又将其“二次放号”,重新上市销售给了新用户。

用户为何会购买到二手手机号?当初购买时销售人员是否告知?

陈先生找到购买手机号的广州天河城某通信公司,该公司工作人员表示,现在136、137、138这些号段放出来的手机号基本都是二手的,有的甚至是三手、四手的,要想买到全新的,基本都是187、188这些号段。“如果客户没有问,我们也不会专门说。”工作人员说。

运营商将二手号码重投市场时为何不彻底清零?在这个问题上运营商也有自己的苦衷。就法理而言,如果弃用号码,只有原机主才有权限对APP账户进行解绑,但生活中很多消费者往往不会做这个工作,而是直接扔掉手机卡了事。甚至有的消费者申领手机号的目的就是为了随后弃号。类似情况就可能导致二手号码的信息很难彻底清零。

中国移动广东分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已销户手机号码重新放号前,原有的中国移动相关业务均会彻底清理。但号码与其他第三方账号的绑定关系,运营商并不掌握。

同时,第三方公司也并不知道该手机号是否在通信层面已注销、何时注销。

这意味着,由于运营商与第三方公司就用户手机号是否已注销等问题尚未建立起沟通机制,不仅限制了新用户正常使用APP的权利,第三方公司也遭受到经济损失。

期待号码“全流程”注销

邓永认为,回收再利用的手机号在重新启用时,运营商应当保障新用户的利益。运营商对手机号码进行二次销售时,应当告知消费者该号码是二手手机号,可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不便或损失,否则就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

此外,当手机号新用户在遇到号码被占用等情况时,这意味着消费者的正常使用权被限制。运营商收到新用户的投诉后,应当主动联系第三方平台,将原用户对应的手机号与平台解除绑定,以免侵害消费者和第三方平台的权益。

针对此类问题,工信部旗下的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此前就已牵头发起码号服务推进组,并成立了码号资源共享平台。该平台计划通过推动移动互联网、金融、电信运营商等领域电话号码应用、资源的信息共享,以解决“二次号码”等难题。从理论上来说,相关领域信息共享是一种有效解药。

上海恒衍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孙俪认为,消费者首先应该和运营商协商解决,要求运营商予以更换号码,因二次发放手机号被骚扰或造成不便的消费者要求更换号码的,不应视为消费者违约。如运营商拒绝更换或注销,消费者可以向当地消费者协会予以投诉,仍旧无法解决的,消费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解除与运营商之间的服务合同。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教授朱晓峰则认为,消费者在使用电话号码遭遇不利影响时,若在此之前运营商未主动告知或故意隐瞒该号码的“二次放号”情况,消费者有权依据合同法向运营商主张违约责任;若在此之前运营商已经告知“二次放号”情况,消费者有权请求其在技术允许的范围内辅助其消除不利影响,若运营商怠于配合,消费者有权依诚信原则向其主张承担法律责任。

因为号码资源有限,将旧号码回收重新使用我们可以理解,但正如律师所言,运营商在销售此类号码的时候,应当主动告知市民此类号码为“二手”号码,若是市民不问便不主动告知,则明显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同时,普法君认为,运营商在“二手”号码“回炉上新”前,有一定的“售前”责任,需主动追查将此类号码已绑定的平台,并与第三方平台沟通后将这一绑定解除,随后,再将号码重新摆上货架,以保障下一任号码主人的合法权益。

编辑 洪鹏辉 审核 刘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