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7”疫情防控期间,布吉公共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布吉公卫中心)快速响应,摸清重点人员轨迹,判定密接和次密接,协助划定封控区和管控区,对重点场所采样消杀,与街道、公安、社区、社康沟通协调,解决和回答各种专业技术疑问,与病毒扩散抢时间、赛速度,跑出基层疫情防控“加速度”。
布吉公卫人对重点场所采样消杀。
上阵夫妻兵,抗疫心连心
“那天布吉公卫中心迅速启动新冠疫情应急预案,通知所有流调、采样、消杀应急人员立即回到工作岗位。”疾控部部长梁丽娟第一时间投入战斗,火速赶往东心岭现场联系社区对该楼栋人员进行管控。立即安排应急人员进行采样送检,同时安排对重点人员和场所进行排查,与病毒“赛跑”,为疫情处置争取宝贵时间。
梁丽娟的爱人谢炳亮是区疾控中心流调四队队长,为管控区和封控区划定工作加班加点。1月10日,布吉东心岭和万象汇两个大型管控区和封控区都顺利运行,此时的梁丽娟三天四夜不眠不休,精神极度疲惫。她回到办公室小憩2个小时后又继续投入工作。
精准研判和排查是疫情防控最关键的工作之一,早一秒查清阳性病例及关联人员,附近社区的居民就多一分平安。流行病学调查过程就跟福尔摩斯探案一样,通过采集确诊病例的日常活动细节、工作轨迹等信息,抽丝剥茧、深挖线索进行梳理、研判、弄清传播链条,发现密接和次密接人群,针对不同人员实施不同的管控措施并予以落实,把疫情扩散的风险降到最低。布吉公卫中心的流调人员分成两组,24小时轮值,每个流调员每天都要打200个以上的电话,流调人员林敏等人日以继夜工作,实在太累了就在简易床上休息一会儿。
夜以继日投入疫情防控工作。
“爸爸在跟病毒比赛,赢了就回家”
“谁回来了,马上到308接单。”“五队刚回,马上上来”。连轴转的还有应急采样组,采样对象都是排查出来的密接者与次密者,这是一项高危操作,采样过程中可能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感染风险剧增。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层面,对采样人员来说都是巨大的挑战。每次采样应急队员都要全副武装,来回穿梭于密接、次密接家中,以快、稳、准的专业技能保质保量完成每一次采样任务。因居住楼栋被临时管控了三天的采样员贺丽丹,晚上23:30,她居住的楼栋刚解除管控。看到队员们从早到晚没喘过一口气,工作任务接踵而来,深知重任在肩的她马上从家里赶来继续奋战。
消杀在防控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对重点人员工作和生活场所进行彻底消毒,穿着防护服的消杀人员需背着几十斤重的消毒设备,每天上下爬几十层楼都是常态,有时候甚至要干七八个小时,防护服里全是水。消杀队长丘鑫雄年仅三岁的小女儿打电话问:“爸爸为什么不回家又不接宝宝电话?”已经10天没回家的丘鑫雄疲惫的脸上带着满满的父爱,用沙哑的声音温柔地说:“爸爸在跟病毒比赛,赢了就回家”。截至1月22日,布吉公卫中心与市、区消杀队对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及密接的住家和工作场所等开展终末消毒,消毒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对涉疫场所所在的外环境开展消毒,消毒面积超过770万平方米。
做好防控后勤“补给站”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布吉公卫中心行政管理部与时间赛跑,做好应急队伍后勤物资保障供给工作,是疫情处置最坚实后盾。为方便采样和消杀,应急队员接到任务后立即出发,他们按大、中、小码将防护服、手套、护目镜、面屏等全套装备,放在固定的地方供使用。为减少穿防护服的不适,行政管理部立即采购了吸汗的纯棉手术衣,尽量保证队员们的健康。外出消杀及采样的队员工作一单接着一单,根本没办法准时用餐。食堂供餐时间到晚上12时,同时将备好的食材放在冰箱,24小时供队员自助。
防疫抗疫,守土有责。训练有素的一线公卫人,应对疫情变化随时进入应急状态,勇敢担当,无私奉献,是这座城市亮丽的风景线。
(来源:龙岗融媒)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麦苗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