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政协委员周世明:抓好产业振兴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2022-01-19 15:09
摘要

2021年5月,周世明的圣茵公司在韶关南雄市湖口镇长市村开发了首个朱顶红扶贫攻坚项目,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实现造血功能,希望借此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之路

1月19日,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开幕。

作为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圣茵花卉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东莞市花卉协会会长,周世明一直关注花卉产业及乡村振兴等热点话题。今年广东省两会期间,她拟向大会提交《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关键是抓好产业振兴》的提案,希望通过花卉产业带动乡村实现振兴。

周世明认为,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就是要将其与乡村振兴进行有效衔接。只有抓好乡村产业振兴,才能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让乡村兴旺起来,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

充分发挥“外脑”和“内脑”作用

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多年来,周世明一直致力于发展花卉产业及乡村产业振兴,并积极助力农民脱贫致富。2021年5月,周世明的圣茵公司在韶关南雄市湖口镇长市村开发了首个朱顶红扶贫攻坚项目,为当地乡村产业振兴实现造血功能,希望借此带动更多村民走上致富之路。目前,这种精准帮扶的方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去年共培育出8万株朱顶红。今年,她计划在广东七个地区继续推广这种帮扶模式。

周世明介绍,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乡村产业振兴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部分村镇干部振兴乡村产业的综合能力和责任感有待加强;发展产业有些跟风,未能因地制宜从本地实际出发,不能形成特色产业;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力度不够,难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乡村集体经济实力很弱,农民致富的路子不宽,不能构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格局。

为此,周世明建议,要着力强化村镇干部振兴乡村产业的责任感。将“外脑”(选派的挂职干部、科技人员)和“内脑”(村内的优秀人才、乡贤人物)结合起来发挥作用,进一步提高村级组织的治理能力和水平,切切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做实事,将政绩落实到产业振兴的业绩上,构建起高质量、高效率、可持续的乡村产业链。

周世明说,乡村具有独特的自然与人文资源,要构建好特色产业的产业链,产业链长,可持续的韧劲就足,所以,要着力抓好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按照“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的产业发展格局来构建特色产业的产业链,充分利用本地独一无二的优势资源打造成为特色产业。比如,优势资源适宜于种植业就打造成种植特色产业,适宜于养殖业就打造成养殖特色产业,适宜于文旅康养业就打造成文旅康养特色产业。因地制宜,注重特色,才能将特色产业做成精品产业,给农民带来更多的获得感。

着力推进乡村产业集团组建

周世明认为,要着力提升科技支撑乡村产业发展的力度。要以“智慧农业”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即将新技术、新标准、新方法应用到传统农业生产上,将乡村产业智能化、科技化,如智能种植、智能养殖、智能管理等等。要以农业高新技术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将乡村产业中的绿色、特色、优质、品牌要素通过高新技术进行整合,培育出“高新+特色”标准化、市场化的乡村新型产业。要针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转型比较困难的特点,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要大力生产适合农民家庭使用的小型农用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率。要以科技手段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加工率和附加值,使初级产品转变成高端产品。

着力推进乡村产业集团组建,是周世明此次提案的又一个建议。周世明认为,组建乡村产业集团,是借鉴工业生产的方式和机制来构造乡村产业的运营体系。目的是既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又推进农业产业现代化转型。新型职业农民具有职业化素养、专业化能力、事业化情怀,具备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职业特征。现代化农业产业则具备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市场化特征。乡村产业集团是将农民与农业产业以工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机制进行组合,农民是从事种植、养殖及生产管理的农业产业工人,企业是对产品进行加工、销售的生产组织,农民同样也是企业的主体。这样组合,将“万企帮万村”的企业兴村工作方式,转变为实至名归的农业产业集团,从而达到实现壮大乡村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壮大农民经济实力的乡村振兴发展目的。

周世明提案的另外一个建议是,着力推动数字经济开发乡村产业新业态。周世明认为,数字经济本质是信息化经济,以数字经济开发乡村产业新业态,是指创造以自动化、信息化、精准化、智能化为特征的产业新业态。包括产业资源(农田、水利、技术、劳动力、生产物资、气候条件等)管理、成本核算与市场效益预期、生产与经营管理、产业融合、产业发展态势等等,都可以在数字经济的技术方式中处理。要在优化乡村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进产业链延伸,以融合发展派生产生新业态。要以信息化手段将产业实体转化为信息产品,以信息无所不在的流通方式提升产业产品的流通、扩散效益,实现农业产业产品的转化增值。要以数字经济的信息化方式展示农村自然山水、田园风光、农耕技艺、非遗文化等文化元素以及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生活元素,开发出以乡村文化共享经济为内涵的乡村产业新业态。

(原题《广东省政协委员周世明:抓好产业振兴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编辑 陈冬云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秋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