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奥头盔揭秘:运用的航天科技曾为火箭“减重”1145公斤

光明网
2022-01-05 22:51
收录于专题:北京冬奥圳精彩
摘要

近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进入倒计时,为助力“科技冬奥”,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一款高性能滑雪头盔,引来不少网友点赞

用火箭外壳技术制造滑雪头盔?

近日,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进入倒计时,为助力“科技冬奥”,大连理工大学科研团队自主研发的一款高性能滑雪头盔,引来不少网友点赞:堪称“黑科技、高颜值”!

据了解,这款滑雪头盔运用了航天薄壁结构设计科技,技术则来源于程耿东院士指导、王博教授牵头的科研团队十几年的研究积累。

此前,他们曾利用这项技术为我国体积最大的大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胖五”成功减重1145公斤。

在这款头盔的设计研发中,科研团队运用了曲线加筋变刚度的设计技术,大幅提升了头盔的抗冲击变形能力,为运动员提供更高的安全防护级别。

同时,头盔的材料也有所创新,在保持冲击韧度的同时,将刚度提高了4倍,拉伸强度提高了3倍,大幅提升了头盔的抗冲击吸能效率,对运动员形成更好的保护。

这款头盔还充分考虑到亚洲人的头型特征。团队采集了大量国家队运动员的头型数据,并研发了设计软件,实现了运动员头盔的定制化,有效改善了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

据介绍,这款头盔重量只有700g左右,在不大幅增加厚度和重量的前提下,防护性能比欧洲标准至少提升了20%。

目前,这款头盔已顺利通过欧洲滑雪头盔安全标准测试,为冬奥会滑雪相关项目国家队训练提供安全保障,助力中国健儿夺金。

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赛事,也是一次科技盛会。

记者注意到,在这次“科技冬奥”中,还有不少高校的身影。

东莞理工学院参与研制的个性化定制雪车头盔,将应用于冬奥国家队项目训练与比赛,助力中国代表团取得理想成绩。

北京交通大学李波教授团队的风洞实验室,在训练中帮助运动员减小风阻影响,李静教授团队的应急医学智能处置决策系统,也在现场“指挥”应急医学救援。

共赴冰雪之约,为中国科技点赞!

(原标题:《冬奥头盔揭秘!高校这个技术立大功,曾为火箭“减重”1145公斤......》)

编辑 (冻结)董雯静审读 吴剑林审核 冻结-党毅浩,新闻网-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