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广东省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实施方案(2021—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5年,将广东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生总面积控制在420万亩以下、县级疫区总数控制在75个以下、乡镇级疫点总数控制在566个以下,实现疫情发生面积、乡镇级疫点数量与2020年相比“双下降”。深圳市拟于2025年拔除在深汕合作区小漠镇的乡镇级疫点。
记者获悉,松材线虫是全国检疫性林业有害生物,是我国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物种,通过松褐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从而引发松材线虫病。松材线虫病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不但使寄主植物感染后40天即可死亡,而且具有扩散迅速、危害严重等疫情典型特征。自1988年在深圳市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以来,已在广东全省19个地级以上市、77个县(市、区)、629个镇发生疫情,发生面积443.47万亩,对森林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根据《方案》,在汕头市南澳县等53个县级重型疫区,将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全面攻坚”策略,实现疫情整体可控、逐步压缩、定点清除;在广州市白云区等24个县级轻型疫区,将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集中歼灭”的策略,限期消除疫情,在广州市番禺区等27个有松林分布但未发生疫情的县(市、区)一般预防区,将实施“全面监测、严防输入、快速处置”策略,确保及时发现、及时消除。
其中,深圳市的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目标任务,是在“十四五”末将发生面积控制在0.31万亩,乡镇级疫点3个;在“十四五”攻坚行动中拔除乡镇级疫点1个,压减面积任务0.2万亩。在深汕合作区的小漠镇,疫点发生面积2034.00万亩,疫点松林面积10686.00亩,拟于2025年完成乡镇级疫点拔除工作。
广东全省的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目标任务,则是减少疫情发生面积32万亩以上,拔除63个乡镇级疫点,实现广州市白云区和黄埔区、佛山市南海区、东莞市(东莞、中山市视为县级疫区,下同)、江门市新会区、阳江市江城区等6个县级疫区无疫情。到2023年,全省减少疫情发生面积13.12万亩以上,拔除四会市、连南瑶族自治县等2个县级疫区、20个乡镇级疫点,实现阳江市江城区无疫情。
《方案》特别强调,要加强对重点区域的健康松树,尤其是古松、名松、广东松等的保护力度,促进灾害防控能力和森林质量提升。并且,加强松材线虫病防控基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接下来,广东将紧抓四个重点推进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即包山头,全覆盖地开展疫情监测行动;清疫木,实施“即死即清”的疫源封锁清剿行动;严监管,推进除治质量提升行动,全面推行年度防治绩效承包模式;重修复,实施健康森林保护行动。
(原标题《广东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行动方案出台!深圳拟于2025年拔除1个乡镇级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