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为人先 坚定理想勇启航
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提出并阐释了“红船精神”,阐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源头精神。“红船精神”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02
井冈山精神
坚定不移闹革命 矢志不渝跟党走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1927年9月,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领导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10月,起义军到达井冈山,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的斗争。1928年2月,毛泽东率部打破江西国民党军队对井冈山地区的进攻。至此,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建立。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其内涵可以概括为: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03
长征精神
救国救民为民族 紧密团结长征路
二万五千里长征从1934年10月开始,1936年10月结束。长征途中,红军指战员表现出了对革命理想和事业无比的忠诚、坚定的信念,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高尚品德。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04
遵义会议精神
实事求是信念坚 独立自主闯新路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1月15日至17日,党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解决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其精神内涵为:坚定信念、实事求是、独立自主、敢闯新路、民主团结。
05
延安精神
自力更生不言苦 全心全意为人民
延安精神培育了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从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查找党性的差距、校准前进的方向。其精神内涵为: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06
西柏坡精神
戒骄戒躁创业情 永葆本色革命者
西柏坡精神是从1947年5月中共中央工委进驻西柏坡到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期间,党领导人民夺取民主革命彻底胜利伟大实践中铸就的一种革命精神。其精神内涵为: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精神;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精神;依靠群众,团结统一的精神。
07
红岩精神
宁难不苟英雄气 淤泥不染不合污
解放战争时期,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中国共产党人,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不折不挠、宁死不屈,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凝结成“红岩精神”。其内涵包括: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浩然革命正气。
08
抗美援朝精神
保家卫国爱国情 英勇顽强震国威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09
“两弹一星”精神
艰苦奋斗勇登攀 科教兴国自此始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我国科技工作者依靠自己的力量,仅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就创造出了原子弹爆炸、导弹飞行和人造卫星上天的奇迹,取得了“两弹一星”事业的辉煌成就。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10
特区精神
改革开放潮流涌 敢闯敢试天下先
1980年,我国设立经济特区。40多年来,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5个经济特区,像5颗闪亮的明珠镶嵌在祖国大地上。各经济特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勇担使命、砥砺奋进,孕育了“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
11
抗洪精神
万众一心抗洪魔 坚韧不拔敢拼搏
1998年夏,我国江南、华南大部分地区及北方局部发生了有史以来的特大洪水。在抗洪抢险斗争中,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
12
抗震救灾精神
自强不息中华魂 同舟共济压不垮
抗震救灾精神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在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殊死搏斗中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又一次伟大升华。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13
抗疫精神
一方有难克时艰 众志成城抗疫“情”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14
脱贫攻坚精神
上下同心同攻坚 不负人民齐富裕
脱贫攻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宗旨、中国人民意志品质、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充分彰显,赓续传承了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脱贫攻坚伟大斗争,锻造形成了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
编辑 张露锋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陈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