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 Luohu!全市首本区级外籍人士服务手册发布 中外代表齐聚罗湖共绘国际化街区新图景

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舜钿 通讯员 郑馨欣 苏琴
2021-12-15 19:00
收录于专题:罗湖要闻
摘要

12月14日下午,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主办,罗湖区委(政府)办公室(区外事局)承办的深圳国际化街区建设“大家谈”暨罗湖区国际化街区多元交流活动月启动仪式举行。

聚焦“共享”“发现”“友爱”“人文”四大主题,在国际化街区多元交流活动月期间,罗湖将为辖区企业和中外居民送出15个活动礼包!

12月14日下午,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政府主办,罗湖区委(政府)办公室(区外事局)承办的深圳国际化街区建设“大家谈”暨罗湖区国际化街区多元交流活动月启动仪式举行。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涉外企业代表,以及来自中国内地、中国香港、澳大利亚、俄罗斯的居民代表和国际志愿者代表汇聚一堂,共绘深圳国际化街区新图景,揭开首届罗湖区国际化街区多元交流活动月序幕。

深圳市外办主任曹赛先,罗湖区区长范德繁,深圳市外办副主任孙怀忠,罗湖区委常委、区委(政府)办主任赖建华出席了本次活动。

据了解,本次国际化街区多元交流活动月启动仪式中,罗湖区聚焦“共享”“发现”“友爱”“人文”四大主题,为辖区企业和中外居民送出为期一个月的15个活动礼包,推出包括中意创新创意中心挂牌签约、涉外企业政策宣讲、公示语译写纠错、第四届深圳国际摄影周、漫步国际罗湖、自闭症儿童关爱、“民谣东门”街头乐队大赛、非遗文化皮影戏巡演等各具特色的“国际罗湖”系列活动。此次罗湖区国际化街区多元交流活动月旨在推动新时期国际化城区建设高质量发展,坚持共建、共治、共享理念,构建多方参与、多元共建的国际化街区建设体系,呈现罗湖区国际化街区的阶段性建设成果,广泛凝聚共识,同时为新的一年的国际化街区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值得关注的是,为提升辖区外籍人士的工作、生活便利度,启动仪式上发布了《Hello Luohu罗湖区外籍人士双语便民手册》。作为全市第一本区级外籍人士服务手册,通过“一眼罗湖”“政务服务”“就业服务”“生活服务”“休闲服务”等板块,向外籍友人介绍罗湖区情,提供签证、就业、创业、医疗、教育、交通、美食、休闲娱乐等诸多外籍人士关心的问题的解决之道,可谓一本口袋里的“百科全书”。

“国际化街区建设是推动深圳市国际化城市建设高质量发展、培育多元共融国际交往氛围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国际先进生产要素、知识技术和高端人才在深圳集聚,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罗湖作为特区长子和最早建成区,一直以改革开放精神连接香港、拥抱世界,在全市对外开放和现代化创新型城市建设中走在前列。”罗湖区区长范德繁在致辞中表示。

活动上,市、区外事部门相关负责人为罗湖国际志愿者授旗,发布罗湖国际志愿者标志和文化衫。据了解,这支队伍汇聚了在深工作、生活的外籍人士,具有国际化视野、海外工作学习经历及较高外语水平的中国居民及机关事业单位外事人才,组建了“外事志愿者”“外籍志愿者”“外语志愿者”三支国际志愿者队伍,在涉外疫情防控、国际化营商环境提升、中外文化交流等方面贡献了力量。

启动仪式后,代表们坐在一起,围绕国际化街区评价建设、国际语言环境建设、国际形象推广等内容踊跃发言,充分交流。深圳技术大学课题组介绍了《深圳市国际化街区建设评价指南》编制情况,对街区治理、居民国际素养、国际人才服务等指标体系进行了说明。桂园街道介绍了突出交流合作、服务升级、换新出彩的国际化街区建设的经验。代表委员们也纷纷发言,渣打银行深圳分行副行长冯奇表示:“我们应充分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平台,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夯实医疗教育等民生基础,实现街区差异化发展,协同打造国际化城区生态系统。”来自澳大利亚的香港卫视主持人麦子从公共设施突出街区文化主题、优化政府服务国际化水平,充分利用英文媒体,加强国际化建设宣传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来自俄罗斯的安娜分享了在罗湖做国际志愿者的感受,她表示,作为一名中国医生的妻子,中国是她的第二故乡,涉外疫情防控等志愿服务让她感到自己也是这座城市的主人,能够为他人奉献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市人大代表、深圳市南山区南风社会工作服务社总干事何珊珊从提高公共服务国际化水平、提高居民国际化意识、市、区、街道协同,搭建国际化建设平台等角度,提出建议意见。

“‘国际化’是深刻在深圳城市发展基因里的重要元素,国际化街区建设是我们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紧紧围绕“双区”建设推进超大型城市治理的积极探索和重要实践。”市外办主任曹赛先表示:“如今,深圳的国际化街区建设驶上快车道,各区、各相关街道踊跃申报,首批20个国际化街区覆盖全市10个区和新区,并已初步形成网络。深圳国际化城市建设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关注、参与和支持,希望我们一同携手,成为国际化城市建设理念的普及者、市民国际交往意识的培育者,让大家在深圳工作生活更舒心、更开心、更暖心。”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自2019年起,秉持“产城人融合、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共建共享”四大基本理念,致力于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品质卓越的国际化街区,为构建深圳全市国际化街区网络提供先行经验和示范样板。今年,“越深圳、越国际”国际化街区建设体系作为47条深圳经济特区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之一,由国家发改委向全国推广。在实际工作中,以“两个层面三个充分”为框架,在顶层设计和执行推进两个层面都留足创新与自主空间,力求充分激发街区探索精神、充分尊重基层首创能力、充分强化全局多元格局。当前,首批街区以“夯实硬基础、提升软实力、推进机制化”为三个着力点,呈现出“精彩纷呈,各美其美”的建设局面。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汪新林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许舜钿 通讯员 郑馨欣 苏琴)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