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绝大多数洗车场还在使用传统的洗车方式,耗水十分严重。
“请问你的车平时是用水洗的吗?”面对最近记者的一项调查,车主几乎众口回答“是”。
没错,深圳洗车节水技术推广10年,但是接受度极低,效果甚微。于是每年从洗车行业节省两个西丽水库储水量的期望几乎成了泡影。
原因在哪里?调查显示,在于原来推广的循环用水洗车设备几乎已被洗车场闲置不用;于10年前登场的无水(微水)蒸汽洗车技术遭到了车主的冷遇。
对策在哪里?深圳市民建议,从立法的层面大力推广无水洗车新技术,从执法的层面堵塞“漏洞”。政府更应当设立无水洗车示范点,让市民了解、接受新技术,以此突破洗车行业的节水困局。
节水洗车推广10年收效甚微
众所周知,深圳是全国严重缺水城市之一,全市75%以上的供水依靠市外调入。因而,宣传节水意义、推广节水技术成为水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针对洗车场这些“耗水大户”,深圳以法规的高度、力度予以节制,2005年深圳市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的《节约用水条例》,要求“从事洗车业务的,应当使用循环用水洗车设备或者经处理的废水洗车”,期望达到节水效果。
有关部门为使这一规定得到贯彻实施,曾开展过执法检查。不仅如此,法规实施一年后的2006年,市政府还实施了《深圳市清理整顿洗车场浪费用水专项行动方案》,在全市开展为期8个月的清理整顿洗车场浪费用水的专项行动,要求洗一台小车的用水量不得超过50升,未配套建设循环用水装置的,应在6个月内完成整改,逾期不整改的将依法吊销营业执照,采取断水措施。
深圳从人大立法层面、从政府执法环节开展节水工作,决心不谓不大,措施不谓不严。
几乎同一时期,无水蒸汽洗车技术〈实际是微水洗车〉陆续登场,无论是水务部门还是有车一簇,都对这种似乎是革命性的新技术寄予以希望。市民还期望这些技术和设备每年为深圳节省两个西丽湖的储水量。
然而,10余年过去,上述节水措施成效甚微。看得见的现状是,许多水循环设备闲置不用,形同虚设,新技术也受到了冷遇,洗车场仍以传统的有水冼车方式洗车,远道引来的自来水在这里无节制地流淌,殊为浪费。
洗车场每年耗水多少?深圳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杨团辉算过一笔账:即使按深圳汽车保有量200万辆来算(不常清洗的货运车辆除外),每辆车每周洗一次,每个月的耗水量在一吨左右,那么深圳每年洗车就要用掉2400万吨水。
这个数字是惊人的!由此可见,深圳节水大有潜力可挖,洗车行业就是一个很大的突破口。
洗车场节水推广难原因多
如上所述,深圳洗车场的节水当时主要寄望于循环水洗车设备和无水洗车技术。两种途径如今“无功而返”,各有其因。
首先循环节水设备有技术缺陷,比如,过滤网需要清洗,用户嫌其麻烦;清洗水反复循环、久存池中产生异味,车主拒绝使用等。
至于“无水洗车”,应该说节水效果最直接、最明显。但这种洗车方式只适用于车身泥沙少的车辆,对于粘附泥沙多的雨后车辆,仍然需要用传统方式,用水喷洗泥沙。也就是说,当时的无水洗车技术并没有做到完全绝水,充其量也是“微水洗车”。
另外,车主担心,附在车身的泥沙,在工人的擦洗过程中刮花车漆怎么办?车主的担心并非多余,事实上就产生过不少纠纷。车身喷一副车漆,价高者过千元,低的也要三四百元,刮花责任洗车场承担不起,车主也不愿惹这个费时间成本的麻烦。
循环水洗车无法推广,无水洗车受到冷遇,于是,10年后的今天,洗车行业依然我行我素,依然哗哗流水浪费。
在洗车行业节水工作陷入困局时,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正在深圳展开新一轮的推广,这类技术以联达公司的“纳米钛瓷膜无水洁车”和粤润公司的“精华素洗车”为代表,共同的特性是节水效果好。其中联达“纳米钛瓷膜无水洁车” 与水绝缘,滴水不沾,而且洗车过程不会因为不用水而刮花车表面的油漆,相反车身却得到封釉养护。这是技术的很大突破,可消除车主的以前曾有的心理障碍。而粤润公司的“精华素洗车”方式也很简单,把喷壶装满清水,滴入洗车精华素,摇一摇,喷一喷,抹一抹,就能去污。
市民建议政府设无水洗车示范点
对深圳节水十分关心的“环保达人”李俊成,十分推无水洁车新技术,他说:“如果全市洗车场都能使用洗车新技术,洗车行业一年节水2400万吨水根本不是问题。”
他就推广这种技术提出6条建议:
一是政府政策引导,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建议把《深圳市节水条例》第三十四条关于“从事洗车业务的,应当使用循环用水洗车设备或者经处理的废水洗车”的规定,修改为“从事洗车业务的,应当使用无水洗车技术”,对不使用无水洗车技术的不发《节水证》,并予以处罚。
二是提高有水洗车的经营门槛,设立政策红线,实行谁污染谁买单。比如要求现有洗车场的排水管道必须实现雨污分流,禁止使用生活饮用水洗车等。
三是设立样板示范点,加大扶持力度。政府设立钛瓷膜无水洗车、微水蒸汽洗车示范点,让市民充分体验无水洗车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
四是新闻媒体加强宣传,把钛瓷膜无水洗车、微水蒸汽洗车作为公益广告加以宣传推广。
五是政策点对点鼓励:引导鼓励住宅小区物业管理处对钛瓷膜无水洗车技术服务,在进入小区以及在场地上予以优先支持。
六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劳动管理部门把下岗人员用钛瓷膜无水(洁车)洗车、微水蒸汽洗车新技术创业列入再就业工程。
他认为,若以上六条措施做到了,无水、微水洗车技术必定得到推广使用,服务市民,造福社会,为深圳节水作出贡献。
【读特新闻+】
国外:政府强制节水洗车
新加坡: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开始强制推行无水洗车,现在无水洗车已成主流洗车方式。
以色列:政府大力推广节水产品,明令禁止家庭洗车,以限制用水。
美国:政府通过限制排污来鼓励企业和公民节约用水。企业排污许可证有额度限制,节余的排污量可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进行交易,从而刺激企业自发地控制排污量。因此,洗车业的污水排放几乎为零。
德国:政府下狠心动用了价格杠杆,从1990年到现在,德国的水价几乎翻了一倍,现在每用一立方米自来水,须交5.5欧元(折合人民币约为55元)的水费、排污费。
澳大利亚:为了节水,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实施了强制性限水条例,规定无回收二次利用水资源的商业洗车业一律关闭,使用水量大大减少。
编辑 刘桂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