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陵陵区外景
今天(14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召开线上会议,聚焦甘肃、河南、陕西三个重要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会上公布了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即为汉文帝霸陵。
记者获悉,“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线上发布会聚焦汉唐时期重要考古发现。其中,汉代第三位帝王汉文帝的霸陵无疑是关注度最高的项目。在没有确认墓主人身份之前,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的这处墓葬一直被称之为“江村大墓”。考古队员通过精细发掘和缜密分析,判断出“江村大墓”就是汉文帝的霸陵。另外两个项目分别是,隋唐洛阳城正平坊遗址,以及在甘肃武威发现的唐代吐谷浑王族墓葬的最新研究成果。
△“江村大墓”与西安市区相对位置
江村大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2016年江村大墓外藏坑受到盗扰,为确认墓葬保存状态及周边文物分布情况,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考古工作者对江村大墓及其附近的窦皇后陵、薄太后南陵和相传为汉文帝霸陵的“凤凰嘴”地点,进行了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并对陵园外藏坑进行了考古发掘,目前基本确认江村大墓为西汉早期汉文帝刘恒的霸陵。
江村大墓地处西安东郊白鹿原的西端,东北约800米处为窦皇后陵,西南约2000米处为薄太后南陵,北部约2100米处为原国保单位霸陵所在“凤凰嘴”地点。考古勘探确认“凤凰嘴”地点并无汉代墓葬遗存,排除为霸陵的可能。江村大墓平面为“亞”字形,地表无封土,墓室边长约72米、深30余米,墓室四周发现110多座外藏坑,外藏坑外围有卵石铺砌的陵园设施(暂定名“石围界”),边长约390米,石围界四面正中外侧有门址,推测可能为独立的帝陵陵园(窦皇后陵也有独立的后陵陵园)。江村大墓与窦皇后陵外围发现陵园园墙遗存,推测共处同一座大陵园内,大陵园东西长约1200余米,南北宽约863米。考古发掘了江村大墓的8座外藏坑,出土陶俑、铜印、铜车马器及铁器、陶器等1500余件,铜印印文有“车府”“器府”“中骑千人”“府印”“仓印”“中司空印”等,表明江村大墓周围外藏坑应为模仿现实官署、府库建造。江村大墓的形制、规模均符合西汉最高等级墓葬规格,加之其周边分布窦皇后陵、薄太后陵,专家确认江村大墓为汉文帝霸陵。
本次考古工作确定了汉文帝霸陵的准确位置,解决了西汉十一座帝陵的名位问题。霸陵双重陵园、帝陵居中、外藏坑环绕的结构布局,与汉高祖长陵、汉惠帝安陵显示出明显的差异,奠定了西汉中晚期帝王陵墓制度的基础,对中国古代帝王陵墓制度的深入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探秘真假大墓️→汉文帝陵不在凤凰嘴 这一错竟已近千年!
元代以来,史料记载
文帝霸陵位于凤凰嘴下
这一错距今竟已近千年!
真相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
让我们一起搜寻“铁证”
一步步揭开文帝“霸陵之谜”
↓↓↓
考古专家采用四步交叉印证
一步一步揭开文帝“霸陵之谜”
第一步
确认江村大墓规格为
皇家陵墓
↓
第二步
依据中司空印等出土文物
佐证墓主人领导者身份
↓
第三步
由江村大墓与窦皇后陵合围
再次证实墓主人身份应为
“帝王级”
↓
第四步
凤凰嘴下空空如也的“假”霸陵
反向印证真霸陵所在地实为
江村大墓
至此
西汉十一帝陵的名位得以全部确定
弥补了西汉帝陵研究的重要一环
后续的研究与发现
也许能带我们更深入地了解
历史上真实的西汉王朝
史料小知识之·节俭的汉文帝
汉文帝刘恒(前203年~前157年),西汉第三代皇帝。据史料记载刘恒是一位十分节俭的皇帝。
《史记》中记述,“治霸陵皆以瓦器,不得以金银铜锡为饰,不治坟,欲为省,毋烦民”。
《史记》中还记载,汉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宫室、园林、狗马、服饰、车驾等等,什么都没有增加。但凡有对百姓不便的事情,就予以废止,以便利民众。如果这些记载都属实的话,那汉文帝绝对称得上最节俭的皇帝之一。
史料小知识之·开辟文景之治
不过,汉文帝对自己节俭,对百姓们却十分仁厚,他不断下旨减免百姓赋税,给予百姓实惠。在汉文帝的治理下西汉国力不断强盛,府库充盈,开辟了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治世——文景之治。
(原标题《汉文帝霸陵确定为陕西省西安市白鹿原江村大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