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份深圳都市圈一体化报告:环深将形成6个跨界融合组团
深政观察
2021-12-13 20:15
收录于专题:深政观察

深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究竟处于何种阶段?有何特点?将形成哪些发展热点?在“深圳都市圈”建设发展元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12日发布的《深圳都市圈一体化2021年度报告》,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

《报告》基于对都市圈的理论研究积累以及中规院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长期规划实践,提出了深圳都市圈一体化评估模型,重点从三个维度(空间连接、要素流动、治理协同)、五大领域(产业、交通、生态、民生、机制)进行深圳都市圈整体、街镇两个层面的综合评估测度。

深圳已被赋予建设先行示范区的使命,确立了瞄准建设全球标杆城市的目标,在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的区域背景下,探索深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是深圳在新阶段新理念和新格局下,破解发展挑战,再担先锋使命的关键。

01

一体化整体水平

“深圳都市圈”概念浮出水面后,今年,广东省“十四五”规划首次以国家政策的形式、正式提出建设深圳都市圈,意味着深圳正式迈入都市圈时代。深圳“十四五”规划和今年6月公示的深圳第四轮城市总规草案,也都对“深圳都市圈”规划建设作出阐述。

其中,深圳第四轮城市总规也就是《深圳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草案提出构建“一主三副”深圳都市圈空间格局——

其中,“一主”是由深莞惠大都市区构成的都市圈主中心,“三副”是由深汕特别合作区、汕尾都市区和河源都市区组成的都市圈副中心,推动形成中心引领、轴带支撑、圈层联动的发展格局。

小政注意到,中规院在《深圳都市圈一体化2021年度报告》中对深圳都市圈目前的一体化发展水平作出了一个整体判断:深圳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其中,深莞的一体化程度较高,惠州融入区域发展格局程度尚显薄弱。

产业领域,“ICT+ 金融”是都市圈产业体系的中枢,在“ICT+金融”的驱动下,深莞产业联动发展态势明显。交通领域,交通一体化呈现轴带和团状态势,并在边界地区形成连绵的跨市流动集聚带。生态领域,位于都市圈外圈层的惠州市及深惠交界地区生态一体化程度较好,内圈层生态一体化水平欠佳。民生领域,都市圈各镇街民生一体化指数总体偏低生活同城化进程仍处于初级阶段。机制领域,临界地区凭借较多的融合发展共识、设想,一体化排名靠前,尤其是深圳的外围街镇。

报告提出,从经济社会上看,深圳都市圈第一圈层经济人口高度集聚,第二圈层、第三圈层人口和经济集聚力明显下滑;从交通联系上看,都市圈以传统公路运输为主,但主干道整合度不够,在惠州与深莞边界形成“断层”;从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上看,教育、医疗、文体等设施的布局仍存在“边界洼地”。

各类设施核密度分析图与近十年人口增速分布示意图

02

产业

《报告》指出,深圳都市圈研究范围内,创新与产业要素高度流动。比如,在企业联合申请专利分析中,南山-光明-松山湖地区创新合作联系最为紧密,轴带发展态势初显;在产业外溢与内聚并存上,深圳的部分企业迁往东莞、惠州、横琴自贸区、南沙自贸区、深汕合作区等地的同时,部分在深圳原关外、东莞、惠州等地发育壮大的企业向深圳福田区、南山区回流内聚。

深莞两市的产业融合发展态势明显,形成45°产业高度协作区。深圳粤海、福田、南山、西乡、坂田街道聚集较多先进制造业总部和头部企业,处于产业一体化的第一梯队。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分支机构集聚的东莞东城、南城街道、寮步镇与具有政策、区位、成本优势的自贸区(包括前海、南沙、横琴)、临界地区如大朗镇、虎门镇、长安镇等,处于第二梯队。

产业一体化评估排名

03

交通

深莞西部南北向发展轴一体化程度高,特别是宝安机场以北福永、东莞长安镇、虎门镇、莞城等一带拥有广深/沿江高速、穗莞深城际、广深公路等交通设施服务,深莞中部发展轴依托福田-龙华组团的发展一体化条件和程度相对突出。

另一方面,随着边界地区产业及居住、公共服务和交通配套等城市功能的完善,交通设施“团状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明显,特别是虎门-长安-松岗、平湖-观澜-凤岗-塘厦等。

04

民生

都市圈各镇街民生一体化指数总体偏低,初步形成临界地区与市中心区两大热点区。

东莞石龙镇成为莞惠热点区,深圳龙城、龙岗、松岗,东莞长安、虎门、凤岗,惠州淡水街等开始形成深莞、深惠热点区。福田、罗湖、莞城等城市中心区依托辐射力、吸引力极强的高等级公共服务设施吸引部分跨市使用人群。

05

机制

已经公示的深圳第四轮城市总规中提出,深圳都市圈建设中将创新都市圈区域合作模式——以临深地区为重点,促进分工协作、设施对接和空间一体化发展,打造若干个产城协同一体化发展试验区。

加强都市圈全面合作——加强科技产业创新合作,推动生态环境共治共保,探索医疗卫生、教育文化、住房保障、社会管理等领域深度合作,加快推进深圳第二机场、沿海高铁通道等重大区域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加密都市圈城际轨道、公路网,统筹市政和信息网络建设,调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

这些都涉及机制创新合作。《报告》指出,目前,都市圈各市均有临界地区跨界组团的规划设想及政策建议,尤其是在前海-滨海湾、光明-松山湖、东莞临深9镇等地区。临界地区是跨市协同发展的热点区域。

06

六个融合发展跨界组团

《报告》指出,根据国际经验,随着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深圳都市圈将形成圈层与轴带相融合的多中心网络化格局,圈层与轴带的分工将进一步明晰。

目前,深圳都市圈环深边界地区融合发展态势明显,或将形成6个融合发展的跨界组团,包括:

宝安北-滨海湾新区组团以流量带动存量;观澜-塘厦-凤岗组团成为都市圈高品质低成本的产城融合组团;坪山-惠阳-大亚湾组团强调产业协同、产城协同;光明-松山湖组团打造世界级科创策源地;大鹏半岛-稔平半岛组团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休闲目的地;坪地-新圩组团探索零碳实践。

其中,“宝安北-滨海湾新区”组团范围包括东莞市的长安镇、虎门镇,以及深圳市宝安区的燕罗、松岗、沙井、新桥、福海、福永6 个街道,范围约 479 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约352 万人。

作为深圳都市圈面向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圈层最为重要的跨界组团,未来应加快推动深莞共建环交椅湾、沿茅洲河的扇形功能框架格局形成,提升跨行政区要素资源配置效率 。

组团内部关系示意图

“光明-松山湖”组团范围包含光明区、松山湖园区、以及宝安区燕罗街道,约 335 平方公里。其中光明科学城范围99 平方公里,松山湖科学城范围 90 平方公里。

环巍峨山联动光明科学城与松山湖科学城 , 集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科学交叉平台和科技支撑 服务平台、一流高校和研究机构等高端优质创新资源,弥补粤港澳大湾区源头创新短板,打造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

组团功能分区示意图

“坪山 - 惠阳 - 大亚湾”组团包含坑梓、坪山、石井、龙田、西区、秋长、淡水等 10 个街道单元,组团范围约 497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 144 万人。

该组团是深莞惠边界区域交往活动最密集的片区之一,边界地区城镇建设连片绵延,但基础设施和城市服务设施建设滞后,缺乏区域级的城市服务中心。

组团产业协同发展示意图

小政获悉,该研究报告以深圳核心腹地为基础,结合行政单元的完整性,将深圳都市圈的研究范围界定为深圳市、东莞市、惠州市三市全域与深汕特别合作区,珠江西岸的广州南沙区、中山市、珠海市的部分街镇,合计207个街镇,面积约1.7万平方公里,GDP高达约4.5万亿元,常住人口超3600万人。

研究范围的界定主要基于深圳1小时通勤圈,定量叠加就业通勤联系、企业分支机构联系和人群休闲往来,并以人口布局、城镇建设、交通网络、生态格局等多元要素作为定量分析和定性校核的依据,根据与深圳联系的紧密程度识别深圳的核心腹地与影响腹地。

(原标题《首份深圳都市圈一体化报告:环深将形成6个跨界融合组团》)

编辑 编辑-张玉洁(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新闻网-曹亮,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