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6年开始,我连续四年随深圳展团参加汉诺威工博会。我参加工博会有两个目的:帮助促进会为参展的深圳企业提供服务;为写这本书而尽量详细地了解掌握情况。
工博会上的先进技术让人大开眼界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人们常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句话再正确不过。只有亲眼所见,才能见识到世界最大展馆的规模如何惊人;只有亲临现场,才能感受到全球第一的工业展现场是如何的热闹,琳琅满目的工业产品是多么吸引人,每年层出不穷的新技术是如何地震撼人!
汉诺威展馆位于城市南边,是一片巨大的建筑群。展馆场地布局合理美观,27个展馆(加上其他会议、综合服务展馆等总数达30多个场馆)分布在空旷的场地里,便捷的道路将每个展馆连接起来,展馆之间是宽敞的空地、美丽的草坪,客商与参观者可以方便地在各个展馆里行走、参观。场馆中心位置有一个会议中心楼,拥有35个功能厅,可以召开各种规模的研讨会或者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导游介绍说:“展览中心拥有49.6万平方米的室内场馆和5.8万平米的户外场地,可安排2.6万名参展商,接纳230万名参观者……”
在展馆一个高高的楼顶上有一个很大的logo,像是一个人的侧面的脸。开始我不知道这个logo是什么意思,请教了德国朋友才知道,logo是希腊神话人物赫尔墨斯的侧面像。赫尔墨斯是奥林匹斯山上十二主神之一,是宙斯与阿特拉斯之女迈亚的儿子。在罗马神话中赫尔墨斯的名字变成了墨丘利。赫尔墨斯掌管集市与交易,发明了钻木取火、尺子、数字、字母等。他还是各种竞技比赛的庇护神。精明的赫尔墨斯不乏浪漫,七弦琴也是他发明的。在那个神话时代,赫尔墨斯发明了最尖端的技术。揣测工博会将赫尔墨斯作为展会的标志,是既想得到神灵的保佑、汲取灵感,也表达了要做展示和交易全球工业最先进技术擂台的雄心。这个logo和HANNOVER MESSE(汉诺威展)的字样印在许多宣传材料上。展会期间汉诺威全城都会挂满这个logo。
工博会布展规模每年不一样,分大年小年。2016年的工博会是小年,只开了17个馆。这一届虽然规模相对小,但是国际影响力却不小。原因之一是邀请了美国作为这届展会的主宾国。开幕那一天,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德国总理默克尔的陪同下出席开幕仪式,产生了轰动效应。这一年参展企业的数量,第一名当然是主办国德国。美国作为主宾国,参展企业的数量却不是第二名,而是排名第三。参展的美国企业主要是像微软、英特尔、谷歌等一类互联网巨头,制造业企业比较少。这说明这些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美国制造业企业转移到了国外,美国本土没有剩下多少,美国的制造业严重萎缩。这种状况引起了奥巴马等美国总统的关注,他们想要振兴美国的制造业。但是,追逐利润最大化是企业的本性。美国工人工资太高,制造业成本负担不起;美国企业在国外发展赚大钱,让他们走回头路可不太容易。
参展企业数量第二名的是中国,数量达1000多家。其中,深圳参展商占中国总数约十分之一,是我国最大的地方参展团。
2017年工博会是大年,全场27个展馆全部开展。这一年的主宾国是波兰。这一届参展企业数量中国仍然是第二名,总数达到1000多家。其中深圳参展商达到100家,仍然是中国最大的地方参展团。
2018年又变回小年,全场开了近20个馆。有75个国家和地区的5800多家参展商参加本次展会。其中中国参展企业数量达980家,又是全场第二名。深圳参展企业70余家、100个展位,又是中国最大的地方参展团。这一年的主宾国是墨西哥。工博会的广告宣传小册子上说,这是汉诺威工博会首次由一个非英语国家做主宾国。作为主宾国的墨西哥,是个拉美国家,也是讲西班牙语的国家。这说明汉诺威工博会的影响在扩大。
连续几届参加工博会对我来说是非常幸运的事情。每次在展会期间里,我整天泡在展馆里,东瞅瞅西看看,拿着照相机咔嚓咔嚓不停拍照。展出的新产品新技术让人大开眼界,布置新奇的展览场让人目不暇接。只有在这里才能见识到世界上最尖端的技术、最流行的设计款式和最炫目的造型产品。
全世界最优秀的制造业公司,都带着自己最新奇的产品,在展会上争奇斗艳,显示绝技,吸引眼球,争抢订单。展会上,占据中心位置、展览场地宽敞、特种装修豪华的企业一般都是那些名头响亮、实力雄厚的大企业,例如德国的KUKA AG(库卡)、BOSCH(博世)、SIEMENS(西门子)等,瑞典的ABB(阿西布朗勃法瑞),中国的华为、海尔等。展出产品琳琅满目、新颖别致,让人目不暇接。
最吸引人眼球的是各种各样的智能机械臂。巨型的机械手抓起汽车随心摆弄、前后翻转,好像小孩子拿着一个汽车玩具在玩耍。一个长达几米的机械臂顶端有一个座椅,胆大的参观者可以坐在上面,机器开动,上下翻滚,十分惊险,这实际上类似一个灵巧的过山车,让好奇心重的观众过过瘾。
不光是巨大有力的工业机械臂,也有像人手一样大小灵巧的机械手。倒啤酒的机械手最好玩,只见它左手端杯子,右手拿啤酒瓶,慢慢地将啤酒倒进杯子里。杯子里的啤酒开始起泡时,拿酒瓶的机械手就会停一下,等啤酒沫消散了才继续倒,反应准确,手脚灵活,令人叫绝。我拿起一杯倒好的啤酒慢慢品尝,啤酒是酿造技术最好的德国啤酒,倒啤酒的是最聪明的机器人,品尝这种啤酒的感觉与平时完全不同。
不远处另有一个由机器人服务的咖啡屋。倒咖啡比倒啤酒的难度相对小一些。但是这个机器人有它自己的绝技。这是由库卡公司推出的一款“咖啡4.0”的应用项目。参观的顾客通过扫描咖啡杯上的二维码,可以用手机定制自己的咖啡(包括多种口味的咖啡配方及牛奶和糖的用量)。数据被传送到云储存,机器人能够读取云存储中的数据,与智能咖啡机交流,快速为顾客冲泡出一杯香甜可口的咖啡。整个过程中,顾客可以在屏幕显示器上实时了解生产信息,能做到这一点是因为背后有先进的技术。我们的团友中有人请机器人冲泡了一杯热腾腾的咖啡,有滋有味地品尝起来。我问他味道怎么样,他说:“味道好极了!”这句雀巢咖啡的广告词把大伙逗乐了。
技术先进的3D打印机也让人耳目一新。它能够打印出各种复杂的金属构件、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玩具,甚至心脏等人身上所有的器官。
有一个展位前面围满了人,我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座高楼式样的大型智能停车场模型。观众将选择的车牌号码输进电脑,只见大楼里面灯光闪亮,不一会儿你的宝车就被送到了大楼门口的停车位……做工精细逼真的这辆轿车就作为礼物送给了观众。有这样精美的礼物拿,就是排上一个小时的队也觉得合算。
2019工业展的主题是5G和AI
2019年又是大年。全部展厅开展。不同于往年的一个情况是,汉诺威另有一个著名的展会CeBITc(汉诺威国际消费电子信息及通讯博览会)也并入了汉诺威工业展中,壮大了工业展的声势。这届展会,全球88个国家和地区的6551家参展企业参展,报名观众超过22.5万名。其中中国参展商数量达到1400家,展位面积达2.3万平方米,又是第二大参展国。这届主宾国是瑞典。德国总理默克尔和瑞典首相勒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展会以“融合的工业——工业智能”为主题。本届展会涵盖集成自动化与动力传动技术展、数字化工厂展、能源展、空压及真空技术展、工业零配件及分承包技术展、研究与技术展等六大专题。
工业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与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是本届工博会最大的亮点。
5G行业中,营业收入排名第一的华为,排名第二的瑞典爱立信,排名第三的芬兰诺基亚,三家企业都在展会上亮相,成为大家关注的明星企业。在16号馆,主办方专门设置了“5G Arena”(5G竞技场)展厅。诺基亚和高通在此搭建了一个真实的5G 网络,众多竞技者们在此展示一系列5G在工业领域应用的项目。5G网络展示出移动通讯新标准的效率,例如,实现几乎实时的数据传输,延迟不会超过一毫秒。
成立于1931年的德国SEW公司,是专业生产电动机设备的跨国性国际集团,在国际动力传输领域举世闻名。在它的展场我看到了一种新的汽车安装方式。只见有一个摆放着一部小汽车的流动工作台,慢慢行走到工人身边;汽车后面又有一个装载着几个轮胎的小流动工作台,也跟随着来到汽车车身工作台的旁边,将轮胎举到准确的位置上,让工人很轻松地将轮胎装到了汽车车轴上。然后流动工作台开向下一道工序。现场有好几台这样的流动工作台可以装配各种汽车。流动工作台很智能,完全按照工人的意思前进、停止和配合操作。这就是那种新型的智能柔性生产线吧?不管想生产什么样的车型,都不需要对生产线进行改装。未来的社会消费者完全可按照个人的喜好定制汽车,可能不会再有完全相同的两部车。这种生产线就是为汽车的定制准备的。美国福特发明的那种标准化的生产线看样子会随着时代的发展退出历史舞台。
德国工业4.0 战略的发起者、领先践行者Bosch Rexroth(博世力士乐)公司展示了一个未来“无线工厂”的样板:车间内看不到走线,所有的设备都通过5G连接并互相交流。比如,机器人抓取物品后可实时判断载具的位置,并将物品置于载具上,数台载具同时在车间里移动,互不干扰。诺基亚高级移动网络解决方案部门副总裁罗布雷希特(Robrecht)坚信,“5G竞技场”中的技术将是两年后工业世界的缩影。
如果说5G是未来工业的神经网络,那么AI就是其大脑。工博会展会展出了100多个AI项目,包括人机协作、预测故障、优化机器运行等案例。感觉AI的应用比往年明显增多。
说几个让我感到惊讶的场面吧。
焊接先进技术的全球领先者德国IBG公司的展区十分抢眼。展区里4只机械臂举起一辆汽车,机械臂在汽车底盘下进行各种操作动作。一位秀丽的女操作员站在场外一个操作台的后面控制着机械手。只见她挥动双手,用手势指挥场地里硕大的机械手。随着她手势的变化,机械手做出推前拉后、抓取零件、捏握操作等许多动作。人手与机械手动作完全一致、分毫不差。场面十分吸引人,很多观众长时间驻足。眼前的场景让我感觉震撼,人手与机械手之间没有任何导线联系,人手凭空指挥,机械手按照人的意思准确操作。它的用途应该十分广泛。如果在危险的施工场地,人可以远远地站在安全的地方进行操作;如果在战场,战士可以躲在装甲车或者碉堡里,指挥机械手打仗。
在仿生技术研发走在前列的德国FESTO(费斯托)公司的展位,能见到许多新奇的技术。我看到了一个透明的管道装置,里面的清水里有一条游动的机械仿生鱼。这条鱼不是侧立在水中而是趴在水中,好像是广东人说的濑尿虾。这条鱼不是靠摆动尾巴游水,而是用鱼身两边的裙边翻动着游水。一会儿前行,一会儿后退。鱼身的金属骨架肯定有很多关节,因为身子很柔软,可以在90度的弯角处转弯。这条鱼让我感到惊讶!这条鱼放在海水里肯定难以发现。如果再加上一些侦查仪器,岂不是就成了一条间谍鱼?
FESTO的展台上有很多机械臂,与展场里常见的那种直臂加关节的机械臂完全不同。它是软的,像蛇一样绕来摆去,猛一见感到有点怪异。FESTO的仿生机械手能够实时效仿人做出许多手势,感觉十分灵巧。我想如果给它的大脑一段时间学习,这只手一定能够与观众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深蓝机器人下象棋、围棋都能够战胜人类棋手了,玩“石头、剪刀布”小菜一碟。在德国著名SAP(思爱普)展台前看到了另外一个聪明的机械臂。它的传感器可以实时追踪人的眼球而操控机械臂,这简直是“看人的眼色行事”的机器人。
这一届工博会深圳参展企业达70家,100多个展位,展出面积逾1000平方米,参展人员200余人,是中国最大的地方政府组织的展团。参展的深圳企业按照行业分布在11个专业馆,其中既有大族激光等多次参展的企业,也有越疆机器人、大寰机器人等新秀,都是深圳中小企业中的佼佼者,参展的产品是“深圳智造”的精品。与上届相比,参展深圳企业的特装展位大大增加,由3家变为11家。特装展位多,不仅显示了深圳企业的实力,更是树立了深圳企业的良好形象。良好的形象配上优质的产品,深圳展团在展会上大放异彩。
华为是工博会上表现最出色的中国企业
展会上最出色的中国企业是华为,因此我们更多地关注华为的展位。2016年华为第一次参展工博会。展位虽然也是特装,但是规模不算大,展品主要是各种手机。孙利会长在展场巡馆看望深圳企业。当她来到华为展位前,见到了华为西欧业务副总裁李军。两人交谈了一会儿。李军说,过去华为主要参加全球的各种通讯展,这次是首次来参展像工博会这样的综合工业展,心中没有底……孙会长帮他出了一些主意。
2017年华为再次出现在工博展会上,面貌大不相同。在8号展厅里,华为展出了一款新开发的软件。此软件可以用在虚拟的汽车冲撞试验中。汽车研发过程中,汽车冲撞试验是保证汽车性能安全必不可少的试验之一。传统的冲撞试验费时不说,费用很高。如果使用华为的软件,能够在模拟的各种环境中进行冲撞汽车的测试试验,收集到各种准确的数据。在另一个展馆中,华为与德国著名的弗劳恩霍夫协会合作展示了一个有关农业数据收集的项目。此项目中,华为通过200多个传感器采集、分析有关数据,有效地提升机械设备的效率。
那次在华为的展位里,我看到了充当乐队敲鼓手的一对机械手。机械手是漂亮的白色,前面放着大小架子鼓、高低金属镲等。不管输入什么乐曲的指令,机械手都能手势漂亮地挥动起来,击打出准确、好听的乐曲节奏,吸引了众多观众围着欣赏。
2018年华为参加汉诺威工业展,展位被安排在6号馆。这次与我同行的是张克科和郑达林。张克科是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进会会长、市科技局原副局长,郑达林是中洲科技公司总经理。这次一同出行,让我见识了张克科做计划周密、在准备工作上狠下功夫的能力。从深圳出发前,他通过一些关系请华为深圳总部安排了欧洲总部副总经理吴华军在工博会上与我们见面。吴总热情地接待我们,又叫来一位名叫吴翰的帅气小伙子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他讲得通俗易懂,感觉非常好。
随着吴翰的讲解,我们开始参观华为的展区。第一个主题是无人驾驶汽车。华为并不造汽车,它与汽车公司合作搞无人驾驶。展区里摆着一辆法国新世代豪车品牌DS 7 CROSSBACK,这辆法国人设计的车,高贵、奢华、前卫。据说法国总统马克龙就很喜欢这款车,在他参加总统就职典礼时乘坐这款车驶过香榭丽舍大街。华为用自己的5G技术攻克了无人驾驶的难关。
第二个主题是智能电梯。与华为合作的是迅达(Schindler)电梯。在现场看到一句广告词:智慧城市移动。我理解这个“移动”的意思应该是上下移动吧。一听是迅达电梯,中洲科技公司总经理郑达林发话了:“我们中洲公司的许多大厦用的都是迅达电梯,其中一些电梯遇到了‘跳梯’的问题,找公司投诉,但是售后服务不给力……”吴翰马上通过现场服务人员找来了迅达电梯公司的负责人,是一位华人女士。郑达林当面向她投诉了电梯问题。这位负责人看起来很干练,她答应立即向深圳的迅达电梯售后服务商反映这个问题,并保证说:“公司与华为合作后,技术不断升级,这些问题就不难解决了……”郑总说:“我们还在建很多大厦,你的质量问题解决了,我们继续用;如果解决不了,我们会换供应商的!”我看郑总说话一脸严肃的样子,搞不清楚是真的这样想,还是在吓唬人。不管怎样,我相信迅达电梯公司的高层一定会重视这次投诉,毕竟中洲集团公司是深圳最有实力的地产开发商之一。
第三个主题是华为云技术。这个比较抽象一些。身边的一个设备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只见一块四方的平板上放着一个拳头大小的圆球,这个平台每时每刻都在微微地调整,让圆球始终处于平板的中间位置,不会滚到旁边去。这是一个用高技术控制的动态中的平衡状态,这应该也是属于5G的先进技术。不知听谁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不需要知道这一切怎样实现,只要告诉我们未来是什么样就可以了。”对于我们这些技术门外汉来说,我觉得这是一句大实话。连续几年参观工博会,看到华为的技术每年都有很大的提高。虽然华为的技术到底是怎么回事有点不太明白,但是华为为我们描绘的未来景象的确激动人心。
2019年华为展区仍然在6号馆。华为展区的旁边就是海尔展区。6号馆是数字化馆,同馆竞技的有全球计算机巨人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世界最大的半导体公司Intel(英特尔)、全球大型数据库软件公司Oracle(甲骨文)等著名的美国公司。中美企业在数字化制造业领域的激烈竞争,在6号馆里感受最直接。
像去年一样,华为的场地里也摆着一辆跑车,墨绿色、流线型,充满了动感。没有标记车体是哪个国家制造的,车牌上写着HUAWEI(华为)。看样子华为进军汽车业是铁定了,但是华为只负责汽车的电子软件操作系统,不会直接制j造车壳。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华为不造车,聚焦ICT(信息与通信技术相融合)技术,帮助车企造好车……”展览区里还看到了华为的通讯网络、电信基站等多种产品。其中我注意到在一面展板显著的位置挂着5个芯片,这应该是华为最新、功能强大的智能芯片。也许就是因为华为掌握了芯片的核心技术,才能在美国的追杀下避免了中兴通讯的厄运。
奥巴马影响参观皇家花园
借着参展机会,自然要游览城市一番。汉诺威城市不大,人口不多,整洁安静,是个宜居的城市。
名声最响的是汉诺威公国的海恩豪森王宫花园。2016年我们到了汉诺威,第一站安排的就是去王宫花园观光。但是到了景区发现情况不对,正实行交通管制,数辆警车停在路边,几名警察阻挡行人不让进去。导游询问警察,才知道出席工博会的美国总统奥巴马也计划要到这里来参观。奥巴马要来就不让别人进啊?我们嘟嘟喃喃地埋怨。导游说:“这种做法不是西方领导人的风格,他们本来喜欢以亲民的表现拉拢人心。今天这种情况可能主要是考虑安保问题。美国人霸道,到处招惹人,对恐怖分子不能不防……”后来通过当地的新闻报道了解到,当天奥巴马并没有去那里,他是第二天才去王宫花园参观的。这不但让警察们白白值守一天,也影响我们的行程,太扫兴了。
当时,王宫花园进不去,我们就向旁边的玛狮湖走去。导游说,这是市区里最大的一个湖区,很值得看看。汉诺威属于德国北方,四月天气有点寒冷。我们顺着湖边的林荫道散步。好大的一片湖面,清澈的湖水,在蓝天的笼罩下,透着淡淡的蓝光。清风掠过湖面,吹皱一池春水,几只水鸟欢叫着掠过湖面。湖对岸就是汉诺威的城市建筑,楼房不是很高,勾勒出美丽的轮廓线,与周围的环境十分协调。湖畔高大成排的树木指向天空,水边弯曲柳树的垂枝伸向水面。路旁是绿色的草地,色彩丰富的花枝点缀其间。行走在湖边路上,偶尔会遇到穿着运动衣的人,或慢跑,或骑着自行车锻炼身体。寒风袭来,感觉阵阵凉意,手脚也有点冰凉。走了一会儿,身上开始发热,感觉非常舒服。这是那种只有在我国北方深秋才能体会到的凉爽感觉,久违了。
2017年再次来汉诺威时,又被安排去王宫花园游览,补上这个精彩的观光项目。这次没有受到任何干扰,顺利进到了园内,眼前出现了一个十分精致的园林美景。花园中间有一个巨大的喷泉。以喷泉为中心,树木繁茂,布局整齐,构成几何形图案。花树中间摆放着许多精美的雕塑。这种风格的花园,在欧洲的很多王室贵族宫殿里很常见。放眼望去,水柱高扬,蓝天盛开白色花束;鲜花铺地,草木修剪成绿色网格;雕像林立,流露古代希腊艺术之遗风;王室园林,珍藏远久动人历史故事的记忆。在如此美丽精致的花园里散步,确实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从花园可以想象到当年汉诺威公国的兴盛景象。
游罢皇家花园,兴头不减,我们又去城区游逛。汉诺威城市不大,但十分秀丽。既能够穿行于整洁的市中心,欣赏现代建筑的倩姿;也可以漫步于商业繁华的旧城区,感受一番欧洲小城市的舒适魅力。
到市中心游览,游人们会看到一栋高大的建筑物。导游介绍说:“这是汉诺威老市政厅,建于1901年,建了12年,1913年完工,是当时全市最庞大的建筑物……”我每次来汉诺威都会见到这栋建筑。大楼主体造型沉稳美观,楼顶上有三座塔楼又让大楼显得活泼秀丽,中间塔楼屋顶是圆形的罗马风格,旁边是两座对称的方尖形塔楼,窗户框上有许多巴洛克式的装饰。这大约是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新古典主义既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建筑式样,又糅合了巴洛克、洛可可的艺术因素,是后来欧洲比较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市政府后来搬到了新的建筑物里,但民政局还留在这栋大楼里办公,然而不影响游客进入大楼里参观。我们进入楼内,大堂空间很大,装饰却比较朴素,这就是德国人的风格。柱子、墙壁上,甚至楼梯的把手上都有一些石头人物雕像,又显示德国人对雕塑艺术的喜爱。
最吸引我的是看到了几个摆在大堂里两边的沙盘模型,这是汉诺威城市几个不同时期的市容沙盘。我一个一个地仔细观看一番。第一个是1689年的汉诺威,不大的城区四周被护城河保护着。第二个是1939年的汉诺威,这个时期建起了如今城市的雏形。第三个是现在的汉诺威,整洁、美丽、现代的样子。
另外有一个是1945年的沙盘,整个城市毁于战火,几乎所有的建筑物都被炸烂了。竟然能够把毁坏的城市模样清晰地做出来,不能不佩服德国人的精细。这意味着什么呢?德国的历史比较难评价。德国曾发动战争,给别的国家和人民造成了很大的痛苦。但是,舞剑者伤于剑,玩火者必自焚。最后,德国毁灭于战火的焚烧之中。惨痛的经历让人唏嘘不已。我想,德国人站在这个沙盘面前,心情肯定非常复杂,是对战争的深刻反省,还是把仇恨深深地埋在心底?不管怎样,二战的惨烈景象,人们一定会终生铭记在心。
从这几个沙盘可以直观地看到汉诺威城市几百年间的变迁,规模从小到大,建筑由疏到密,楼房从低到高,市容从毁灭到繁荣。民族浴火重生,城市凤凰涅槃,生命代代延续,文化薪火传承。汉诺威是德国历史变迁的缩影,这个民族的历史值得咀嚼,需要不断地思索德意志民族的特性。
编辑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