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锁死手机?新型非法放贷更缺德了

人民法治
2021-12-11 10:17
摘要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第一步,就是看清各类不良网贷的套路

“无需抵押”


“免查征信”


“快速放款”


只需安装特定手机软件,就能获得贷款?

图片

近日,上海警方破获一种新型网络非法放贷案,在全国多地先后抓获犯罪嫌疑人13名,涉案金额逾50万元。

今年8月,在网上冲浪的吴先生看到了一则小额贷款广告,广告上友善的放贷条件,令他心动不已。

图片

吴先生根据对方要求,提供了自己手机的参数以及登录账号,并点击客服发来的链接,下载安装贷款软件。

图片

图片

客服向吴先生确认,放款额度根据手机回购价值进行评估,一般为20%。随后吴先生获得了200元贷款,并承诺三天后还款400元,否则每逾期一天,缴纳100元逾期费。3天后,没有按期还款的吴先生发现自己价值2000元的手机不能正常使用了。

图片


吴先生设法联系了客服。客服表示因为其未按时还款,已将吴先生的手机锁死,随后开始了辱骂、威胁等方式,进行催促还款。


图片

吴先生随后向警方求助。警方综合各方信息,很快挖掘出一个非法网络放贷团伙。经查,该团伙在网上以某品牌手机贷的名义,利用一款名为“聚宝盆”的所谓贷款软件,获得被害人手机的远程控制权。


图片

9月,警方在江苏、辽宁、上海、北京等地收网,分别抓获主犯朱某,捣毁负责放贷催收和负责软件开发的两个团伙。自今年7月起,该案涉案流水金额超过50万元,非法获利逾26万元,主要犯罪对象为在校学生和低收入人群。

图片


目前,主要嫌疑人朱某等5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被逮捕,其余8名嫌疑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小贴士

信用贷款为部分群体实现自我提升、消费和创业等需求提供了资金便利,但一些非正规网贷平台的进入,使得这一市场乱象丛生、备受诟病。与此同时,甚至有个别网贷平台,仍采取骚扰、恐吓等手段催债,严重侵害借款人的正常生活。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的第一步,就是看清各类不良网贷的套路:

  • 诱惑借款:为诱骗借款,很多网贷放贷金额起初只有三五千元,这样短期内利息不会高。但若加上手续费和各类费用,实际贷款利息非常高。
  • 合同埋坑:借款人签贷款合同前,以为只是还本金,签合同后又被追加利息、手续费等内容。一旦超过还款能力,借款人就会被“合同”把控,不得不拆东墙补西墙。


  • 平账危机:许多非法网贷“逾期还款”时限按小时甚至分钟计算,债务会翻着倍往上涨。当借贷人还不上钱,就被要求“平账”,即去别的“贷款公司”借款还钱,欠下更高额的债务。

  • 规避监管:法律不保护高利贷,因此非法网贷从业人员会陪借款人去银行取钱,通过现金转账,留下银行流水凭据。有些网贷会先将借贷全部金额打入银行卡,借款人取出后,却因各种名目得不到全部款项,但还款时仍得全额还款。
  • 图片


熟记防骗提醒,向不良网贷说“不”:

  • 如需贷款,请到银行或正规信贷机构办理,不要轻信陌生来电和短信推销。
  • 不要以为所有95号码来电及1069短信都是正规公司发送,要谨慎甄别。
  • 不轻信打着“无抵押”“无担保”“当天放贷”等幌子的网贷服务广告。
  • 不随意点击陌生网址链接、扫描不知名二维码、在来源不明网址进行注册,谨慎提交个人信息。
  • 所谓的“测试信用额度”等贷款网站广告都是收集个人信息的,切勿向他人提供自身银行卡号、身份证号、手机号及短信验证码。
  • 请在正规平台下载贷款软件,未收到贷款前索要保证金、手续费的,都是贷款诈骗,谨防上当受骗。
  • 遇到疑问时,应当及时拨打96110咨询或向官方客服核实,避免自身财产受到损失。

图片

编辑 黄彬彬 审核 刘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