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蓝皮书:沿黄省区“东西联动”进一步加强,奏响“黄河大合唱”
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2021-12-10 12:46

12月10日,山东社科院与社科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黄河流域蓝皮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报告(2021)》,并指出,沿黄省区“东西联动”进一步加强,奏响“黄河大合唱”。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沿黄区域迎来了新时代“黄河大合唱”。

蓝皮书指出,黄河流经九省区,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黄河治理的鲜明主题。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大局中,黄河流域各地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条件不同,通过因地制宜、合理分工进一步增强联动与协作。在持续推进一系列国家战略规划和战略平台的进程中进行黄河治理,释放战略叠加效应的“大合唱”,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进一步加强“东西联动”。

蓝皮书认为,黄河流域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重点,加强统一大市场建设、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区域产业对接协作、共建对外开放平台、科技创新合作、文化旅游合作、生态环境保护合作等领域合作,将黄河经济协作区建设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示范区。

一是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坚持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方向,统筹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内通外联、功能完善、便捷高效的现代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强区域创新协同发展,在能源开发利用、装备制造、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特色农牧业、循环经济等领域拓展合作空间,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产业联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三是推进文化旅游一体化发展。依托黄河流域深厚的文化底蕴,加快形成市场体系统一开放、文化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区域管理统筹协调的文化建设和旅游开发新机制。

四是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引领,着力打造横贯东中西、沟通境内外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

蓝皮书称,同时,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黄河沿“几”字形都市圈建设也正在有序推进,注重发挥中心城市的引擎作用,通过协调城市发展定位,逐步形成多中心、网络型的高质量区域发展格局。

此外,黄河流域从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入手,构建各方共同参与、分层分级负责、分行业分产业推进的合作机制。设立投资、金融、能源、交通、环保、水利、科技、文化、旅游等若干个行业合作工作组,并由各成员方分别牵头负责,进一步提高了各成员方的参与度,增强了工作连续性,也提高了合作的效果和项目执行度。

不过,该蓝皮书也指出,黄河流域九省区发展中存在四个问题:内部经济发展不均衡,产业层次较低且断层缺位,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不高,对外开放水平相对较低。

该蓝皮书指出,作为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流域的转型示范,不仅具有实质意义,还具有象征意义。蓝皮书建议:一是在生态文明视角下重塑黄河流域经济体系;二是重塑黄河流域区域经济格局。

(原标题《黄河流域蓝皮书:沿黄省区“东西联动”进一步加强,奏响“黄河大合唱”》)

编辑 编辑-张克(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驻京记者 李萍)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