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步拉近群众距离,大鹏新区开展2021年“宅集颂”宣讲活动

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连城 程思玮 通讯员 黄腾 李思思
2021-12-09 14:48
摘要

“宅集颂”宣讲队深入群众,将党的大道理转化为群众容易接受的小故事,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实实在在用脚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围坐一堂温党史,大榕树下话初心。郁郁葱葱的榕树下,男女老少端坐在椅子上,津津有味地聆听着党史故事,一位老战士激昂慷慨地讲述着峥嵘岁月,散步的群众闻声而来、驻足聆听……这是记者近日在大鹏新区南社村看到的一幕。这种“接地气”的宣讲方式,正是大鹏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妇工委先行先试发起的“宅集颂”宣讲活动。

传颂核心价值 创新提质“宅集颂”开展宣导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引领新区广大家庭深刻感悟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感恩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及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变化,共同参与新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为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贡献家庭力量,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妇工委提质升级“宅集颂”工作品牌,围绕党史学习教育、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城市创建精神、疫情防控、生态环保、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深入群众开展宣导系列活动。

助力新区基层社会治理 组建专业宣讲队走家入户

活动的开展离不开人才队伍的保障,为有效推进“宅集颂”宣讲工作,把好的做法真正落实到位,大鹏新区在妇联“1+3”(即妇联干部+妇联执委、专业社工、巾帼志愿者)行动组基础上,招募新区最美家庭、巾帼文明岗和三八红旗集体等先进典型代表和热心家庭,组建了一支“宅集颂”宣讲队。

宣讲队成立以来,通过巡讲、故事汇、红歌演绎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社区、进小区、进家庭。土洋社区开展“我是文明引领者”活动,组织20名巾帼志愿者深入土洋社区,发放文明城市建设宣传材料100余份,清理卫生死角20余处,清除草丛垃圾10余处;岭澳社区开展“红色文化分享汇”活动,“宅集颂”宣讲队员、老党员董旭素向儿童讲述岭澳红色革命故事;大鹏古城开展“重温红色记忆”主题活动,通过重走革命路线、重温革命历史,一起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聆听革命先烈忠贞不屈、舍生忘死的英雄事迹,共11人参加……

“宅集颂”宣讲队深入群众,将党的大道理转化为群众容易接受的小故事,凝聚强大精神力量,实实在在用脚步拉近与群众的距离。

联动各方资源 提素培训为队员提质赋能

造精兵、铸强将,宣讲队的成立只是起点。为进一步提质赋能新区“宅集颂”宣讲队,增加队员知识储备,提升宣讲能力,借助小队伍发挥发动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大作用,今年以来,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妇工委联合新区综合办公室、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大鹏管理局等单位开展2021年大鹏新区“宅集颂”宣讲队提素培训,用理论武装头脑、用专业规范行为,努力打造一支“能打胜仗”的基层理论宣讲队伍。

此外,为更好地宣传红色基因、团结引领广大家庭用实际行动赓续红色血脉,“宅集颂”项目先后组织宣讲队参观沙鱼涌红色记忆陈列馆和东江纵队北撤纪念亭,探访东纵老战士李强和“最美家庭”成员李永忠,欣赏客家阿婆山歌表演,多形式、多渠道学习革命先烈和先进榜样人物艰苦朴素、无私奉献、廉洁自律的崇高品格,以红色精神进一步武装思想,强化工作指导。

贴近居民生活 多种形式为宣讲注入活力

如何将“宅集颂”项目全面推广、下沉落实,是宣讲队一直思考的问题。为全面深入走近新区居民生活,宣讲队与新区25个社区建立紧密联系,联动社区力量,打造“一社一品”特色化宣讲,受到广泛好评。

截至目前,宣讲队已通过讲座、歌曲、舞蹈等多种形式深入社区开展主题宣传,覆盖5000余人次;开展“新区发展及综合知识”“学百年党史·传红色家风”“铭记党史国史·传承爱国情怀”线上有奖问答3场,吸引2.7万人次参与;联动深圳新闻网开展“传承红色家风·乐游大鹏所城”“榕树下的党史故事”“传承红色家风·构筑廉洁防线”主题直播活动3场,累计8.25万人次收看。

勠力同心,奋楫笃行。下一步,新区群团工作部、新区妇工委将在群众工作中继续改革创新,通过“宅集颂”活动入户走访、宣传、调研,了解群众所思所想,积极回应群众关切,实现群团干部与人民群众心连心,不断强化服务意识。同时大力发挥新媒体矩阵平台作用,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做到活动更具号召力、感染力。

(原标题《用脚步拉近群众距离,大鹏新区开展2021年“宅集颂”宣讲活动》)

编辑 编辑-黄小菊(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特区报-张雪松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张连城 程思玮 通讯员 黄腾 李思思)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