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7年呼吸罢工10次,心跳受累骤停!微创手术助深圳女子获新生
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王卓芬 刘洁/文 马铎铭/图
2021-12-07 19:06

发病7年呼吸罢工10次,气管插管熟练到自己能张口配合……深圳的张女士(化名)25岁时便出现了重症肌无力,7年来,她反复出现吞咽、呼吸困难,甚至有过心跳骤停。由于合并胸腺增生,近日,她在深圳大学总医院胸心外科接受了微创胸腺扩大切除手术,术后重症肌无力症状极大缓解。

25岁开始发病,几乎每年都要住院治疗

张女士今年32岁,在深圳工作。2014年5月的一天,她突然发现自己吃饭有点吞不下去,咽部还出现了很多泡沫。2天后的晚上,她开始感觉呼吸困难。到了第3天,她感觉喘不过气来,当天下午情况严重,几乎无法自主呼吸,被气管插管安排进了重症监护室。

彼时的张女士才25岁,发病前一直身体健康,没想到竟是要住进重症监护室的病情。随后,她被诊断为重症肌无力。“我不敢去深入了解这种病,害怕得到可怕的真相。一发病就看医生,吃药缓解症状。”张女士说。

随后几年,她几乎每年都会发病,常常要住院治疗,甚至住进重症监护室。她从事公共服务,经常要跟别人交流,因为需要长期服用激素,药物副作用导致她拉肚子,出现了满月脸、水牛背等面容和体型的改变。她常常一请假就是几个月,最长时请假一年,严重影响工作。

今年2月住院期间,张女士吃饭时呛咳,竟导致心脏骤停,医生赶紧急救,结果又紧急气管插管,在监护室住了18天,普通病房住了1个月。

几年来,她已经成了医院的“常客”,对气管插管更是熟门熟路,“我会自己张嘴配合,医生都说我是最好插管的病人。”

一年瘦了20斤,现在终于能好好吃饭了

今年10月份,经当地医生介绍,张女士住进了深大总医院神经内科,经陈小武主任、张红鸭副主任医师积极的内科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随后胸心外科张晓明主任为她施行了剑突下入路单孔胸腔镜胸腺扩大切除术。张女士的手术非常顺利,手术仅在她剑突下(胸腹交界处)留下2cm的伤口。术后,她吞咽困难的症状基本缓解,现在终于能好好吃饭了。

重症肌无力和胸腺增生是一对“CP”,经常会同时发生。据张晓明主任介绍,约有70%的重症肌无力患者伴有胸腺增生,多见于40岁之前发病的早发型重症肌无力。张女士有胸腺增生伴全身型重症肌无力,以往每次发病时都会出现呼吸困难,只能行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此患者手术后容易出现重症肌无力危象,导致术后难以脱离呼吸机甚至需要气管切开。张晓明主任根据多年诊治经验认为,张女士全身型重症肌无力逐渐加重,外科切除胸腺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有效手段。同时,采用经剑突下单孔胸腔镜下胸腺扩大切除术,手术视野显露更加充分,能够彻底切除胸腺及周围脂肪组织,这是保证手术效果的关键。经剑突下入路,不仅切口小,而且,不损伤胸廓的完整性,对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影响小,减少肌无力危象发生几率。

模范丈夫天天跑20多公里送饭

为了能让张女士吃上家里可口的饭菜,她的丈夫李先生(化名)每天自己做饭,跑20多公里到位于南山区西丽的深圳大学总医院送饭,光来回的路程就要2个多小时。李先生说,在过去的9个月里,妻子三餐的量还不抵现在的一顿饭,瘦得都皮包骨头了,现在看着眼前吃饭津津有味的她,真的难以想象过去几年她承受的痛苦。

张女士第一次发病时,与李先生正准备结婚。这么多年来,李先生一直不离不弃,悉心照顾妻子。张女士担心病情影响生育,对此,李先生说,“没关系,条件好的时候领养一个也一样”。

目前张女士已顺利出院。

据张晓明主任介绍,重症肌无力主要临床表现为肌无力和易疲劳,特点为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重症肌无力的发病与胸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约80%合并胸腺异常,其中胸腺增生约占70%,胸腺瘤约占10%。胸腺切除被认为是治疗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首选治疗方法,也是治疗重症肌无力合并胸腺增生的有效办法。

实现完整的胸腺切除和周围脂肪组织切除是手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基本要求,目前经剑突下双拉钩胸骨抬高扩大胸腺切除术有着良好临床应用效果,张晓明主任提醒广大市民朋友:如出现上眼睑下垂,视力模糊,双眼斜视和复视,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全身骨骼肌易疲劳活动后明显加重,或者是呼吸费力甚至是困难等症状时且症状朝轻暮重应及时就医,及早治疗。

(原标题《发病7年呼吸罢工10次,心跳受累骤停!微创手术助深圳女子获新生》)

编辑 编辑-周梦璇(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冻结-党毅浩,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罗莉琼 通讯员 王卓芬 刘洁/文 马铎铭/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