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广东省和广州市联合在海珠区晓港公园举行“世界艾滋病日”宣传活动,推出了《2021年世界艾滋病日公益宣传片》,并通过防艾主题情景剧、互动小游戏、义诊咨询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向公众普及防艾知识。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朱宏出席活动并讲话。
记者获悉,广东已设立119个艾滋病监测哨点,艾滋病疫情整体处于低流行水平。截至2021年10月底,全省在治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67000余人,治疗覆盖率、治疗成功率持续增高,2021年1-10月全省治疗成功率升到98.1%,居于全国先进水平。
今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主题是“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据介绍,2021年,广东省政府成立省公共卫生与重大疾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艾滋病防治专项小组,推动防治工作不断深入开展。在高危和重点人群哨点监测方面,全省设立119个艾滋病监测哨点,根据不同地区特点,针对性地覆盖吸毒、暗娼、男男同性性行为、性病就诊者等高危人群,以及流动人口、青年学生、孕产妇、献血人员等重点人群,及时掌握高危和重点人群感染趋势,有效调整防治措施。同时,不断扩大全人群监测覆盖面,全省建有2590个艾滋病检测实验室,2021年1-10月全省艾滋病检测量约1733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20.3%,艾滋病发现能力稳步提高,能够及时全面掌握全人群流行趋势,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
截至2021年10月底,全省累计报告现住址在广东省的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78229例,其中艾滋病病毒感染者46005例,艾滋病病人32224例。2021年1-10月全省新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8844例,其中感染者6131例,病人2713例。
母婴传播是婴儿感染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广东大力推进孕产妇艾滋病检测,近5年全省99%以上的住院分娩孕产妇接受了艾滋病免费筛查项目,通过开展孕产期疾病筛查,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及时、综合的干预措施,有效阻断艾滋病的母婴传播。2017年,广东启动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试点工作,今年则全面推进消除母婴传播工作。项目实施以来,广东艾滋病母婴传播率从6.84%降至1.87%,近5年全省避免了527例儿童因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最大程度减少儿童感染艾滋病,改善儿童生活质量。
(原标题《广东已设立119个艾滋病监测哨点,治疗成功率升到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