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宝安区第七次党代会关于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部署要求,为“三城战略”“五大跨越”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党建人才保障,宝安区根据区情实际提出实施《宝安区党建人才素质提升“先锋优才”计划》。
根据计划,到2022年,宝安将落实精准发力,夯实党建基本功。通过搭建课程体系,按照工作性质、岗位分级分类探索推进素质提升工作,全区党建人才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的专业精神进一步提升。
到2023年,宝安将实现靶向施策,提升队伍硬实力。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和课程设计,进一步扩大实施对象覆盖面,全面提升党建人才综合素质,全区党建人才履职的基本知识体系不断健全、知识结构不断改善、综合素养不断提高。
到2024年,宝安将进一步完善党建人才体系建设,稳步推进管理优化和资源整合,对新探索新实践进行总结提炼,形成长效工作机制。
为实现上述目标,宝安“先锋优才”计划制定以下具体措施:
(一)明确人才培养内容
把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提高政治能力作为首要内容。
把掌握党务基本知识、提升专业能力作为主要内容。
把破解宝安发展难题,增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作为重要内容。
(二)打造多元专家人才库
建设党建高端智库。
突出政治标准,紧扣专业化导向,有效整合机关事业单位、高校、名企等党建研究资源和力量,定期围绕宝安党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研究。
组建素质提升讲师库。
打造一个理论功底深厚、实践能力突出的党建人才素质提升讲师库,根据课程安排对党建人才授课培训。
成立区级党建人才库。
以基层党(工)委为单位,通过组织推荐、个人自荐、群众推荐等方式,将党建工作各领域的业务骨干纳入全区党建人才库,实施有针对性素质提升。
(三)构建分类培养体系
做好党建工作者的初任培训。
各基层党(工)委从事党建工作相关的党务工作者、党建组织员等均是党建工作人员。
举办党建工作者的“党建育新营”。
实施对象为党建工作者,每期以模拟课堂为主,辅以摸底测验、结业考试等,着重打基础、熟悉基础业务。
开展党建能手的“先锋带教”。
实施对象为党建能手,每期以互动交流、现场教学为主,辅以专题培训课程,提升工作方式方法。
实施党建领航者的“淬火行动”。
实施对象为党建领航者,每期以“走出去”为主,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学习考察先进地区党建经验,总结提炼基层党建新探索新实践。
(四)健全工作保障制度
建立需求调研制度。
牢固树立按需开展素质提升培训理念,建立与各基层党(工)委协调会商机制,及时更新完善素质提升计划。
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加强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跟班管理制度;加强培训管理者队伍建设,注重对跟班联络员、组织员的教育管理。
建立教学质量评估制度。
坚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完善课程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健全评估机制,推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探索重点党建人才培养制度。
探索名师带教,以提高专业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针对宝安某一具体问题开展深入研究。
健全考核评价制度。
全面考核评价党建人才的学习态度和表现、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党性修养和作风养成情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在此背景下,11月23—26日,宝安区第一期党建育新营顺利举行。此次培训通过“理论授课+现场教学+党务实操+主题分享+拓展教学”的形式,提高全区各机关单位党务干部的专业素质和能力水平,努力把党务干部培养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
为了提升培训效果,此次培训特别设计了小组研讨环节,并组织党务干部围绕自身工作经历,交流、分享党务工作的心得体会和培训体会。
“这次培训的课程设置非常丰富,既有理论教学,也有党务实操,还有实地教学、交流研讨,都有效提升了我们的意识,视野和工作水平,更大意义在于搭建平台,让各单位的党务干部能够互相认识,增进友谊,互通有无,形成大集体。通过这次育新营,让我回到单位,更有信心开展党务工作。”党员桂浩凌表示。
党员张炼认为,党建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工作,可以争取人心,凝聚人心,要持续不间断,久久为功;党建是一种多样式的工作,除了学习以外,还可以有更多鲜活精彩的活动形式;党建是一种实践转化的工作,要把学习成效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的生动实践。
编辑 詹珊珊 审核 刘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