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为何成深圳近期热词,让书记市长反复强调?
深政观察
2021-11-25 21:18
收录于专题:深政观察

地处华南沿海、降水丰富的深圳,也面临着水资源紧约束问题。

进入11月以来,深圳两位主官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节水问题——11月中旬,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在谈到深圳缺水的问题时指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保护和系统治理,持续改善全市重点流域生态质量,引导市民强化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典范城市,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1月24日,深圳市市长覃伟中主持召开的市政府常务会议重点研究了节水问题,要求各区各部门科学研判、分类施策、精细调度,全力抓好抗旱保供水各项工作,牢牢守住保障供水安全底线;要加强水资源科学调配,加快推进水库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健全水库运行管护长效机制,细化完善应急预案,及时发布动态信息,千方百计确保今冬明春供水安全;要做好全社会节水宣传,增强全社会节水意识,坚持节水优先,加强用水计划管理,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分类制定工业、农业、居民生活节水措施,坚持机关事业单位带头节水,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要加强重点风险管控,严密防范因持续旱情导致的森林火灾,确保森林资源和市民生命财产安全。

小政注意到,不管是市委常委会还是市政府常务会议,都高度重视城市保供水和全社会节水工作,其中有几个关键词分量很重、十分值得关注。

一个是抗旱保供水。深圳是一个缺水的城市,各区各部门要科学研判,全力抓好抗旱保供水各项工作,牢牢守住保障供水安全底线。

一个是水资源调配。东江是深圳主要的供水来源,因为流域干旱导致供水紧张,需要加强水资源科学调配,千方百计 “开源”找水。

一个是全社会节水。水是城市发展的基本要素,工商业运行、居民生活乃至城市建设管理,处处用水,处处要惜水、可节水。

在小政看来,这三个关键词紧密相关,说清楚了深圳应对缺水这一发展难题的战略战术问题,对于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实际上,深圳缺水不是一时的问题。去年11月份,深圳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在线访谈时就透露,深圳虽然降雨丰富,但由于地形狭长、河流短小、水库蓄水能力有限,本地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85%以上的用水需从境外调取。经统计,2019年深圳市人均水资源仅154立方米,约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13、世界平均水平的1/50,属于严重缺水城市。同时,随着城市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圳的用水需求将不断上升,供水缺口仍将存在。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目前东江是深圳主要水源。资料显示,东江担负河源、惠州、东莞、深圳、广州和香港等珠三角城市的用水重任,流域内人均水资源量仅为1000立方米/年,按照国际评价标准,东江流域属缺水地区。广东省于2008年在东江流域实施水量分配,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合理安排农业、工业、航运和生态环境等用水。广东水利厅消息,今年1月至10月,东江流域降雨量偏少30%,珠江三角洲地区偏少20%。气象水文部门预测,今冬明春枯水期,东江流域局部地区旱情可能逐步加剧。

河流输水量减少,城市用水面临挑战。在科学研判的基础上,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专门研究制定了抗旱保供水工作方案,分类施策、精细调度,牢牢守住保障供水安全底线。

首先就是“开源”,加强水资源调配。为了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深圳兴建了大大小小的水库蓄水。短时间内,要加强深圳河流、水库蓄水资源的调度,开闸放水,为城市供水管网提供“近水”。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长远来看,要加快推进水库和水资源配置工程建设,健全水库运行管护长效机制,提升城市供水储备能力。

引西江水补充东江水,是解决深圳等东江流域城市供水紧张的重要策略。2019年,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工程获批开建,这一超级工程将以深层隧洞输水的方式,穿越佛山、南沙、东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群,把西江水送至珠三角东部地区。工程输水线路总长超过 113 公里,深圳境内流经罗田水库、公明水库,建成后向深圳年供水 8.47 亿立方米。深圳也在加快推进铁岗到罗田、公明到清林径输水工程,确保西江“远水”来深后存的下、留得住。

前不久刚出台的《深圳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2020-2035)》透露,深圳将构建“两江并举、双源互通、调配灵活、优质充足”的“大水源、大水缸、大水网”水源保障体系。

到2025年,深圳将实现东西江双水源供给、双水源互通,供水水厂确保实现双重互备水源,并通过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作为调蓄保障,预计城市供水量达到24亿立方米/年,城市供水储备能力可以达到90天。

到2035年,深圳将打造“本地水、东江、西江、再生水”四类水源优质充足、供水网络完备、绿色安全高效的超大城市水源保障体系,届时城市供水量将达到30亿立方米/年。

供水在增加的同时,用水需求也在增加。因此,抗旱保供水,全社会节水是关键,要引导市民强化节水意识,建设节水典范城市,走好水安全有效保障、水资源高效利用、水生态明显改善的集约节约发展之路。市委市政府对此有明确的部署。

节水第一项就是在城市供水管网。庞大的管网内有巨大的水量,通过合理调度、完善检修维护、降低管网漏水等,可以让水库、水厂流出的汩汩清水得到高效利用。其次就是盯紧工业、商业、机关事业单位乃至居民家庭等用水消费端,推广使用节水器具,鼓励开展节水宣传,关紧水龙头,不浪费一滴水。机关事业单位要带头节水,努力在全社会形成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良好风尚。

《深圳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2020-2035)》对于全社会节水也有专门的规划。其中明确,“加强非常规利用,推进科技智慧节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结合海绵城市建设,推进雨水综合利用;推动再生水替代自来水用于城市工业、绿化清洗等市政杂用及河道生态补水。采用先进探漏技术和设备进行精准探漏;加快推进DMA分区计量管理;加快老旧市政供水管网改造,严控管材和施工质量。”

“十三五”期间,深圳城市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市域消除黑臭水体,河流水质提升实现“两连跳”。河流生态环境改善的同时,也为抗旱保供水的重要保障。正如《深圳市城市供水水源规划(2020-2035)》中提到的,可以更多利用河水灌溉绿化植被和清洗道路。

临水筑城,治水兴城。保障城市供水安全需要久久为功,全社会节水惜水也需要人人努力。

(原标题《“节水”为何成深圳近期热词,让书记市长反复强调?》)

编辑 编辑-张玉洁(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冻结-党毅浩,新闻网-曹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