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者,正青春!
在深圳这座造梦之城
不燃怎么YOUNG?!
这里有用创造力改变世界的科创大神
有用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的政务专家
还有专利拿到手软的行业先锋……
他们的面孔够YOUNG
他们的灵魂够不一YOUNG
榜YOUNG 2022造梦季 高能来袭
别眨眼!
张莹莹从小和别人不一样
三四岁时,她突发小儿麻痹
下肢几乎丧失行动能力
有些时候需要身边人的帮助
用张莹莹的话说
她“是在全校男生的背上读完大学”
2011年大学毕业后
张莹莹来到陌生的深圳
机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给她的帮助
让她感到了温暖
接下来在深圳的日子里
张莹莹把这份温暖传递了给更多人
……
张莹莹让更多的残障者获得了就业机会,实现自我价值。 深圳特区报记者 齐洁爽 摄
深圳是改革开放后党和人民一手缔造的崭新城市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一张白纸上的精彩演绎
40多年来,这片热土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
与此同时,精神文明之花处处盛放
日前,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主任、党支部书记,深圳市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会长张莹莹获得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包含张莹莹在内,深圳如今已有6名全国道德模范获得者、5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11名广东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26名“中国好人”、84名“广东好人”。他们的出现,有力地引领道德风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让“雨燕”从深圳勇敢起飞
1989年,张莹莹出生于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因幼时的一场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肌肉萎缩零肌力,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在家人朋友和社会各界的关心关爱下,我虽步履蹒跚,却勇敢坚定。”坚强勇敢的张莹莹在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开放而包容的深圳开启人生的篇章。“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新时代深圳精神丰富着这座城市的人文精神内涵,深圳包容与友善的社会氛围,也让张莹莹坚定了投身残疾人服务事业的想法。
2016年,张莹莹创办了“深圳市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探索出一条适合残障者的“多元化就业”模式。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2018年,张莹莹筹办了“龙华区IC爱创空间”,如今已开展残疾人创业培训200余场,孵化出23家残障者创业企业和社会组织,帮助2700多位残障者就业。
与此同时,张莹莹带领团队为广西东兰县、凤山县等贫困偏远地区残障朋友送技能、送岗位、送医疗救治,累计5万余人次受益;同为残障者,张莹莹积极鼓励残障朋友勇敢走出来,进社区、学校和企业,组织励志演讲近百场。同时,张莹莹还受邀加入了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尽管肢体残疾,她却以超乎常人的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带领4万多名“蓝马甲”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文明实践等工作。
道德模范的涌现源自凡人善举,其根源在于城市崇尚文明道德之风。深圳历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将其列入重点工作顶格部署、高位推进。深圳连续六届入选全国文明城市,深入推进“关爱之城”建设,形成了崇德向善、礼遇模范的社会风尚。与此同时,市委市政府印发实施《深圳市民文明素养提升行动纲要》,全面涵养市民文明素养,为选树先进典型奠定了坚实的文明基础。
关爱之城,礼遇模范,让有志者在深圆梦
面对荣誉,张莹莹不忘初心。她表示,自己将进一步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道德模范的示范引领作用,利用好、发展好“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IC爱创空间”等平台,继续开拓创新,探索残障者“新业态多元化就业”深圳模式。
勇于开拓创新的她一直在路上,她告诉记者,接下来,她和“雨燕”团队将着力开展残障儿童社会能力培养、新业态岗位技能培训、残障人士肢体矫形医治、助残领域人才培养认定等,为更多残障朋友指路引航,勇敢追梦,创造幸福人生。同时,她表示将进一步响应国家政策号召,参与助残扶弱、乡村振兴、残健融合等民生事业,让更多残障者享受到国家的发展红利,号召更多的人加入到关心关爱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的行列,让大爱传递、让关爱流淌。
10年前,初到深圳的张莹莹正是因为热情相助的志愿者而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关爱,来深不久便加入了深圳义工,“多元、融入、平等、参与”,也成为了张莹莹从事助残事业和志愿服务的初心和使命。如今,作为深圳市龙华区公共文明促进会会长,张莹莹也在这个平台大力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文明风尚,带领更多的身边朋友、市民群众发挥“主人翁”精神。尽管腿脚不便,张莹莹仍积极主动带领团队参与社区治理、志愿服务、文明实践等各项活动,推动文明城市共建共治共享。
张莹莹的脱颖而出,是深圳“关爱之城”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关爱之城开放的一朵耀眼花朵。18年来,深圳连续开展深圳关爱行动,先后推出3万余项爱心活动,让参与公益慈善成为现代时尚;全市注册志愿者达270万,年均参与志愿服务约960万人次,“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当志愿者”的观念深入人心。
与此同时,深圳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深圳经济特区文明行为条例》,将文明建设纳入法治框架;出台《深圳市道德模范礼遇和帮扶制度》,从医疗服务、文化服务、基金帮扶、住房保障等方面,强化礼遇帮扶道德模范的保障制度。
如此,开放包容、务实创新、充满活力、文明友善的深圳气质,让不愿向命运低头的残障朋友们能够通过努力获得美好生活与社会尊重。张莹莹用知识和汗水诠释了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留下了美丽倩影。而她的奋斗历程,也激励了众多残障者积极向上,以不懈努力托起创业、就业梦想,实现美丽人生。
出品人 | 陈寅
总监制 | 丁时照
制片人 | 蓝岸
监 制 | 陈建中
策 划 | 刘思敏 邱伟斌 赵偲容 林嘉嘉
采 写|张锐
摄 影|齐洁爽
文 案 | 陈雯莉
视 频 | 邱伟斌 魏丹 陈雯莉
海 报 | 林安迪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创新之城深圳,也是“爱阅之城”,多年来一直深耕全民阅读。在地铁、公交上,在公园草坪、长椅上,在各具特色的书店、书吧里……你经常能在各种各样的地方,看到深圳人读书的身影。从社区的公共图书馆、街边的“24小时书吧”,到连续举办25届的“深圳读书月”,文化的力量正“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一起来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可以是你在通勤地铁上,读散文的片刻惬意;可以是你周末在莲花山公园,铺块餐布边晒太阳边翻书的悠闲;也可以是你深夜路过24小时书吧,透过玻璃看到陌生人专注读诗的温暖剪影~让我们一起收集这些闪光瞬间,让书香在交流中传递,让更多人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温度! 【本期话题】#爱读书的深圳人# 【活动礼品】有你“圳”好深圳盒子、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 【活动时间】即日起-9月20日 【参与方式】在鹏友圈带话题分享你在深圳遇到的美丽读书瞬间,我们将根据动态的质量、评论数、点赞量选出3位用户分别送上有你“圳”好深圳盒子1份和帆书“李蕾讲经典”月卡1份。 【兑奖方式】活动结束后我们将为入选用户发送短信收集领奖信息,请您注意查收。
00:11
小梅沙畔,邂逅今日绝美落日 图为拍摄于9月11日,捕捉到深圳小梅沙的落日美景,那温暖的色调,将海、山、城都渲染得如梦如幻 。#读特小记者#
03:09
《好日子》
00:42
#水木年华25周年巡演深圳站 很幸运在读特抽奖活动抽中了水木年华的门票!谢谢读特实力宠粉,请我看了秋天的第一场演唱会! 散场时体育馆的灯亮起来,耳边还飘着《一生有你》的尾音,身边的人还在哼着“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后援会让我们去老师们的酒店等合影,合影后在吃烧烤的地方偶遇缪杰老师——念念不忘,必有回响。缪杰老师非常接地气,把刚在舞台上闪着光的青春,突然拉到了眼前的小桌子上。 演唱会时有多热血,宵夜就有多踏实。他没舞台上那么“亮”,穿简单的T恤,《在他乡》这首歌太适合在深圳奋斗的我们;缪杰老师还是我老家黔东南榕江县的荣誉村长,对粉丝十分亲切。许多人当年第一次听《启程》是在二十年前的校园里,那时《完美世界》是真的很火。我们把《一生有你》唱给他听,他还随着我们的节奏打着拍子。 临走时我说“榕江见!”,他也回我“榕江见!”。那些藏在旋律里的晚自习、毕业季、第一次离家的夜晚,被他在台上一唱,就全活了过来;而这顿没什么讲究的宵夜,更像给这场青春回忆加了个温暖的注脚——原来陪我们长大的人,真的就像身边聊得来的朋友一样,亲切又真诚。 谢谢读特助我圆梦,希望读特继续为用户带来更多福利,比心~
【图片动态】
- 友情链接: 深圳新闻网
- 粤ICP备10228864号
-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917号
- Copyright @1997-2023 深圳特区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