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望野博物馆馆长阎焰做客深圳尚书吧,带来了一场题为《就中国古陶瓷上的“异域风”看文化倒影》的讲座。阎焰就中国古代陶瓷器物上出现的“异域风”为缘起,重新理解中外物质器用所带来的文化和信息转换,借此进一步观察今天多元世界下,各国家、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重要性和前瞻性。同时让新时代环境和新经济状态下的人们,更深入、全面地观察和理解历史,直面开放中充满新封闭的世界。
阎焰在讲座中谈到,陶瓷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文化如水流动,这种流动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是双向互补的。如今,人们熟知的“一带一路”就是一条流动的历史之河。古代中国的窑业独树一帜,尤其是在烧陶基础上蜕化演进的瓷器烧造,堪称一花独秀。阎焰表示,如今人们深刻理解和关注中国古代陶瓷对域外窑业发展的深远影响。但实际上,中国古代窑业制品,同样随商贸、人员、物资交流的原因,也深受异域之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之大有可能远超过当今世人所能想象。“在所有异域风貌和审美趣味的影响中,地中海及中近东地区无疑是最大的。中土窑业深深烙上了并不为我们所知的迷幻多变的“异域风”。这也是历史留给世人最好的记忆。”
讲座中,阎焰以图片形式向听众展示了保存在叙利亚最大的博物馆——大马士革国家博物馆的阿拔斯王朝时期的釉陶碎片,其表面涂有黑色釉料且覆盖暗白色圆点,有研究判断其可能来自于中国。同时,对比望野博物馆所藏的金代山西晋北窑场黑釉油滴盏,二者样貌特点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关联性。除此之外,讲座中还展示了现存中外烧陶、彩绘陶及釉烧陶等文物之前所呈现出的文化关联与互相影响,内容之丰富得到了到场听众的热情好评。
据了解,该讲座纳入2021年全民阅读典范城市推广计划,时值尚书吧15岁生日,接下来的数周时间,尚书吧将推出一系列文化讲座和展览。
【人物介绍】
阎焰,望野博物馆馆长、陕西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山西考古博物馆特聘研究员。
主持策划大型文物展览三十余场,在国内各地重要博物馆展出。出版各类鉴定、研究图书四十余种,且有众多论文在海内外发表。受邀为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日本明治大学、日本东洋文库、上海博物馆、山西博物院、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西安唐皇城墙 含光门遗址博物馆、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温州博物馆等众多海内外学术及文博单位做专题报告和学术讲座。
(原题《阎焰做客深圳尚书吧 从中国古陶瓷上的“异域风”解读文化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