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深圳南山河源高新区共建产业园一期开园(交钥)仪式、二期签约仪式同步举行。这是继南山连平产业园2019年4月开园以来,南山区在河源的第二个“飞地”产业园。这标志着,深圳、河源两地政府以“创新发展,飞地经济”为核心,以“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国企运营,利益共享”为机制,建设异地产业园的模式初见成效,并且开始复制推广。
据介绍,深圳南山河源高新区共建产业园起步园区,是专门承接深圳南山区具有高新技术、规模品牌、发展前景的电子信息、精密机械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项目的产业高地。该产业园项目占地面积12.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6.2万平方米,总投资8.1亿元。园区2019年9月份动工建设,现已完成园区整体建设。建设与招商同步进行,引进了深圳市微浦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博美智能制造有限公司等优质企业,与21家意向企业达成入驻协议,预计达产后产值超过80亿元,税收5亿元。
在此之前,南山区在河源首次打破行政区划界限,探索“政府引导、优势互补、政策叠加、园区共建”的跨区域合作模式,建设南山连平共建产业园,并于2019年4月开园运营。
南山区在河源的这两个异地产业园,最大的特点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国企运营,利益共享。南山区属国有企业深圳市深汇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于2019年4月成立全资子公司河源市深汇通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河源地区异地产业园开发运营工作。通过少量的投入来撬动社会资本投入,据统计,南山连平产业园三期投资总额8.2亿元,可实现年产值达32亿元。
下一步,深汇通公司计划筹建南山河源高新区共建产业园二期项目,仍采取深汇通公司自建和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等多种模式结合方式,总占地面积约13万平方米,预计总投资30亿元,其中深汇通公司投资约4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约26亿元,全面投产后年产值超过70亿元,税收超过2亿元。目前已有三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
另据介绍,以“创新发展,飞地经济”为核心,以实现产业“转移-承接”无缝对接为目标,短短两年时间,深汇通公司已建成4个异地产业园,总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引进企业31个,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20亿元以上。
南山区这两个异地产业园的建成,也证明,深河两地政府创新“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国企运营,利益共享”的机制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政府引导,企业主导”是方向,“国企运营”是保障,“利益共享”是目标,三者有机结合,就是试验区跨越式发展最强大的原生动力。此举高度契合两地互补优势,符合市场经济和产业转移规律,于南山区而言,实现了产能有序转移、拓展产业腹地、提升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于河源高新区而言,可以深入参与湾区产业链分工、加快建设湾区产业延伸的牵引区;于企业而言,也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拥有综合成本更低的宽松发展环境,真正实现了多方共赢,有力推动了区域协调发展。
此外,南山和河源两地也为助力加快产业转移,对进驻河源异地共建产业园区的企业制定专项扶持政策。
深圳市南山区委常委、区委书记曾湃,河源市委常委、副市长、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总指挥刘渤,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党工委副书记邱慧娜,以及深圳市深汇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部分入园企业代表出席了当天的仪式。
(原标题《深河共建 圳在帮扶 | 探索深河帮扶“飞地”发展模式 深圳南山河源高新区共建产业园开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