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各位听众朋友,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曾兄靓声戏剧表演工作坊,推出“红色汕头”系列广播故事。故事选自中共汕头市委宣传部主编的《红色汕头》系列连环画丛书。我们将丛书中一个个反映汕头革命历史的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热血奋战的故事以广播的形式呈现,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你们喜欢。让我们在故事中一同学习历史,感受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百年风雨历程,继承革命先烈的精神,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献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别策划 (十七)
“红色汕头”系列广播故事之九《华侨精英陈子谷》
策划:林琳
故事改编:甄勇刚
讲述者:曾若明
音乐编配:邬运河
录音:曾兄靓声戏剧表演工作坊
封面:姚建平
绘画:姚建平、黄毅生、郭朝东
演员:陈子谷:曾兄饰
我军事干部:石振东饰
敌特头目:曾兄饰
讲述:陈子谷1916年1月出生于广东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从小就被卖到泰国,给泰国商会首领陈峥嵘做长孙,陈家当时是泰国巨富,希望这个长孙能继承家业。
13岁时他回到祖国学习,16岁到北京上大学,接受了马列主义思想,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8岁到日本求学,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一年后因在左联的革命活动,被日本警察驱逐出境。
陈子谷回国后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在各地宣传抗日救亡,后来到了延安,在陕北公学学习。抗战爆发后,根据党的安排,到新四军军部工作,他参加了无数次战斗,在战斗中表现得非常勇敢,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0年,在新四军政治部参加会议的陈子谷,收到一封在泰国的两个叔叔的来信,告诉他祖父去世了,让他回去分遗产。他此时为了国家,在对日的战争中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现在大半江山被日本铁蹄践踏,自己还谈什么遗产,想着想着,就不想回去。
但当时新四军的经费十分困难,政治部主任袁国平找他谈话。
袁国平:我军经费困难,这是国民党克扣军饷造成的。我军所缺的经费,一部分由前方部队筹措,一部分就需要靠各方爱国人士募捐。
讲述:新四军军长叶挺也找到他,让他以军长秘书的名义,回泰国给新四军募捐。
陈子谷欣然领受任务,千辛万苦,好不容易回到家乡,跟亲友同学们一说,他们对陈子谷参加新四军打日本鬼子非常钦佩,积极帮助他募捐,没多久就募到了6万元。
此时泰国政府听到了风声,派便衣监视陈子谷,募捐已无法进行。陈志谷索性把他所分到的遗产,包括土地、楼房和金银珠宝,一股脑的变卖,卖得了20万元,连同募捐来的6万,一分没留都交给了新四军。
1941年的皖南事变,新四军9千人经过七昼夜的顽强战斗,除突围出去一部分外,大部牺牲或被俘,陈子谷也不幸地成为被俘中的一员,被关押在上饶集中营。
特务:只要你拥护三民主义,我就可以放你出去。
陈子谷:不需要!
讲述:陈子谷严词拒绝了。于是他被关到特别训练班,每天早晨出操,白天做苦工,晚上上课。一次国民党官员讲课时,破口大骂共产党不要国家,不爱祖国。陈子谷拍案而起,拍桌子与这个官员对骂。被拖到外面,用棍子一顿毒打,打得遍体鳞伤,然后抬到茅家岭监狱。
养好伤的陈子谷随即和战友们组织暴动,却没有成功。他又被打得遍体鳞伤,关进重禁闭室,难友们凑钱买了一点酒,替他擦伤。他躺了半个月才能下地走动,却立即参加了五人组成的暴动委员会,他们秘密总结越狱失败的教训。经过一个多月的周密准备,1942年5月25日下午,突然发难,赤手空拳打倒看守,陈子谷夺了4颗手榴弹,战友们夺了机枪2挺,步枪8支,打死十几名看守,成功地突出集中营,跑到武夷山去打游击。
一年多以后,陈子谷他们又回到新四军继续战斗。不久岳父托人捎信,希望他回家继承家业。在安逸的富裕生活和危险的激烈战斗之间,他选择了后者,继续在革命队伍中奋战。
新中国成立后,陈子谷担任北京地质学院党委书记、院长。1956年他在泰国的祖屋拆迁,他又收到价值人民币4万元的拆迁费,此时他已经有3个儿子和2个女儿,家境并不富裕,但陈子谷还是将这笔巨款捐给了北京市委。
1987年6月9日陈子谷逝世,没给子女留下任何贵重财物,留下的只是“富贵于我如浮云”的宝贵精神财富。
朗读者 曾若明

曾若明,汕头市人,深圳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深圳市宣传文化事业发展专项基金专家评审委员会专家。深圳保利剧院首任总经理,深圳曾兄靓声戏剧艺术表演工作坊创始人。现受聘于深圳文体旅游局重大项目办公室(新歌剧院项目组)高级顾问。
音乐制作人 邬运河
广东省录音师协会会员,从业于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记者。长期从事音乐编辑、录音与制作。众多节目作品获得全国、省、市各类奖项。
编辑 谢舒霖 审读 韩绍俊 审核 詹婉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