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周发布︱ “刚柔并济”!罗湖医改为新冠疫情防控发挥重要作用
读特记者 冯庆
2020-06-24 21:49

6月24日上午,罗湖区卫生健康局新闻发言人孔舒,罗湖区疾控中心主任陈伟红,罗湖医院集团副院长、医学检验中心主任张秀明登上新一期“双周发布”主讲台,共同带来一场“罗湖医改下的疫情防控”主题发布。

据了解,2015年,罗湖医改提出“让居民少生病、少住院、少负担、看好病”改革目标,开启了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改革,重点包括率先建立紧密型医联体;推行以健康效果为导向的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构建强大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创新教卫融合、医养融合和医卫结合。

“经过近5年持续有效运行,罗湖居民健康素养水平由13.57%提高至41.59%,社康中心诊疗占集团总诊疗量的比例已升至49.25%,传染病、恶性肿瘤、脑卒中等发病率显著降低,看病经济负担大大减轻。”孔舒表示,罗湖医改不但获得了社会、患者的认可,在此次新冠疫情防控工作中也“刚柔并济”,发挥了重要作用。

硬核:

医改助力社康中心“接得住,干得好”  

1400余社康医生成抗疫“排头兵”

“在罗湖抗疫工作中,我们要重点点赞这样一个群体,那就是社康医护人员。”孔舒表示,如果说医务人员是防控的一线,那么社区“三位一体”工作人员就是冲在最前的“排头兵”。

“重基层,强社康”正是罗湖医改的重中之重,将基层的社康做大做强,让家庭医生来到每个辖区居民身边,是罗湖医改的最大成就之一。通过资源整合,罗湖医院集团加强了对社康机构的药物配备、检验检测、影像诊断、远程会诊、消毒供应等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持,实现社康信息系统与医院检验、检查、处方审查系统互联互通,成功破解社康机构“少药没检查”的问题。通过加强社康机构与医院双向转诊机制,医院对社康机构转来的患者实行优先给号、优先预约、优先就诊、优先住院,双向转诊实现无缝对接。一系列举措,使得社康中心“接得住,干得好,有支援,有指导”。

据统计,自1月17日开始,罗湖区共有1400名社康一线工作人员投入战斗,其中,474人参加社区“三位一体”工作小组,与社区工作站、警务室联动,围绕“重点人员排查管控”“居民健康监测管理”“企业复工技术指导”和“公共卫生健康教育”四个关键环节,推进了社区联防联控,确保了社区居民健康。

硬核:

“五大驿站”各司其职环环相扣

打造罗湖“温暖牌”防疫立体网

孔舒介绍说,约500名罗湖家庭医生成为全区社区“三位一体”队伍的一员,牢牢地守住了社区防控底线;罗湖医院集团的三家医院早早设立了发热门诊,对重点人员进行管控;罗湖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和社康医生并肩作战,充实到各防控一线进行小区硬隔离、终末消杀、流行病学调查和采抽样。

罗湖还设置了“五大驿站”,对不同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包括针对发热留观人员设置的“哨声驿站”;供一线医护人员休整的“天使驿站”;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集中医学观察的“安心驿站”;接待国内重点区域来深人员的“健康驿站”;服务留学生和归国人员的“归雁驿站”。“五大驿站”各司其职,环环相扣,共同打造了罗湖“温暖牌”防疫立体网,成为保障辖区居民健康的“暖心港湾”。

柔软:

5000名“最美逆行者”坚守一线

率先推出“1+5+3心理防疫”

支援湖北雷神山医院的罗湖区中医院主管护师杨艳,支援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的罗湖区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主任彭绵、罗湖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李卫青、罗湖区中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魏东、罗湖区妇幼保健院院感科主任张馨尹……在抗疫的最艰难初期,面对着未知的病毒、挑战和期限,他们奋战在最凶险的地方。而在他们的身后,还有罗湖卫生健康系统近5000名工作人员坚守在罗湖抗疫一线,同时不遗余力地支持着口岸边检、高速卡口、交通站点以及兄弟区。

罗湖医改模式下的疫情防控中,不仅有“硬核”操作,也有这群“最美逆行者”,有充满人情味的“柔性”举措。

孔舒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8 岁少女小欣(化名)家住香港,今年 5 月刚参加完高考,她戏称在家里 3 个多月的学习和高考的压力已经"憋出内伤"了。5 月 21 日,小欣过关来到深圳之后便在驿站开始了 14 天的医学观察。

刚到驿站时,小欣对医生与她的交流有点抗拒。加上她普通话不太好,情绪也不太稳定,为帮助小欣解决失眠等问题,驿站请来了罗湖区慢病院的音乐治疗师沈芊宜。沈芊宜通过“音乐想象”“音乐放松”“音乐再创造”“音乐绘画”等方式引导小欣积极表达,释放情绪。

小欣坦言,在第一次的“音乐想象”中,她“看到”了沙漠和独树,后来却慢慢“看到”了绿树、花和草,在音乐中有了神奇体验,感受验到了从未体验过的美好,轻松愉快了不少,失眠问题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此次抗疫过程中,罗湖区率先推出的“1+5+3心理防疫”成为了亮点。“1条热线”:全市率先为疫情开通的24小时心理热线,为深圳市民甚至省外居民提供了心理咨询;“5个走近”:贴心用心、精准走近五类人群:医护人员、确诊患者 、医学观察人员、精神障碍患者、辖区居民;“3个特色工具包”:音乐治疗支持、安心系列心理服务指引、罗湖心理关爱小程序,为公众做好“心理防疫”。

“无论是不落一户、不漏一人的社区排查,还是医学观察期间的关心关爱,都充分展现了罗湖医改的刚柔并济与医防融合。但面对当前国外依旧严峻,国内严防反弹的疫情形势,我们仍需保持高度警惕,以行践言、慎终如始地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孔舒表示。

读特新闻+

孔舒还介绍了罗湖卫健领域未来的几项重点规划:

2018年12月27日,罗湖区中医院在梧桐山脚下开业,并挂牌成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与中医名高校进行学科共建。

2019年8月20日,罗湖区中医院启动“三甲”医院创建工作,在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支持帮助下,区中医院将用三年时间“强身健体”,打造成为“三级甲等”中医院。

罗湖区妇幼保健院二期住院大楼项目也正在紧锣密鼓的筹备建设,建成后的罗湖区妇幼保健院规模将增至700张床位(现为305张),总用地面积达到1126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16143平方米。这项建设工程同时也是按照“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的高标准进行建设的,为以后医院发展建立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罗湖医院集团医学检验中心,不但是深圳的重点检验实验室,还是一个大型的检验科医生培养基地——每年承担广东医科大学、汕头大学医学院等高校临床检验教学及实习生培养任务,为医疗机构提供了不同层次的检验技术人才,已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一体的医学检验中心。

未来,罗湖将继续擦亮医改品牌,向着“以基层为重点、以健康为中心”目标继续前进。

编辑 彭健雄

(作者:读特记者 冯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