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户有产业 村村有基地 深圳盐田帮扶广西乐业实现行政村和贫困户产业全覆盖

读特记者 林捷兴/文 齐洁爽/图
2020-06-24 07:56
摘要

自2016年对口帮扶乐业县以来,深圳市及盐田区因地制宜助力打造猕猴桃、芒果等脱贫奔康产业园,确保贫困户人人拥有长效可持续产业。

“以前在外打工,家里又有老人小孩经常要回来,挣的钱都垫车轮子了。”在广西乐业县甘田镇的深圳·百色乐业猕猴桃脱贫奔康产业园,板洪村村民黄景伟一边忙着给猕猴桃套袋,一边告诉记者,现在他和妻子都在产业园做工,家里5口人还分有2.5亩果园,“日常开销都不用愁了。”

乐业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8个乡(镇)88个行政村(社区),总人口17.9万人,其中贫困村63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4133户61205人,2015年底贫困发生率为27.73%。

自2016年对口帮扶乐业县以来,深圳市及盐田区因地制宜助力打造猕猴桃、芒果等脱贫奔康产业园,确保贫困户人人拥有长效可持续产业。截至目前,乐业县已实现48个贫困村、13414户5.86万名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1.82%。

甘田镇:贫困户人均半亩猕猴桃园

盛夏6月,走进猕猴桃产业园,只见“T”形架上的藤蔓枝叶葱郁茂密,一个个猕猴桃果裹着红色套袋挂满枝头。

深圳·百色乐业猕猴桃脱贫奔康产业园,套着红色袋子的果子挂满枝头。

黄景伟指着一块明细牌说,村里按照贫困人口人均0.5亩安排参与产业园股权,并在每一块地上进行标记。明细牌上写着黄景伟的家庭信息、产业面积以及产业园的具体地点,还说明了他们家在2019年实现脱贫。

“以前大家都是外出打工,产业园这一带都是杉木。”黄景伟说,打工收入高些但照顾不到家庭,2018年的时候县里筹建产业园,于是他和老婆一起回到村里,一方面家里的土地流转每年可以获得分红,一方面产业园建设后需要管护工,“杉木要种十几年才能卖,人生有多少个十年?不如产业园这般立竿见影。”

“外出是给别人打工,现在我也有自己的产业了。”黄景伟说,自家2.5亩的猕猴桃今年进入第三个年头,开始挂果了,“日常的管护都有专人指导,果实收获后再按比例分红。”

据了解,甘田镇板洪村的贫困户通过“基础股、基础股+管护费入股”两种入股模式享受股权收益。基础股模式,即分配给贫困户按定额标准的亩数享受股权收益,贫困户占股收益为50%;基础股+管护费入股模式,即贫困户除享有基础股收益外,投入劳力参与所分配份额产业园的管护工作,可享受50%基础股和30%劳务股收益,共为80%。

“猕猴桃产业是我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甘田镇党委书记龙国芳说,目前全镇1544户6632人贫困人口按人均0.5亩安排参与产业园股权或管护受益分红,实现了贫困户100%产业覆盖,保障贫困户有稳定可持续的收入。

雅长乡:贫困户人均一亩芒果园

甘田镇的猕猴桃产业园只是乐业县因地制宜助推百姓脱贫致富的一个缩影。在雅长乡的深圳·百色乐业脱贫奔康芒果产业园中,尾沟村那成屯的贫困户王丰路则有着4亩芒果园。

“以前家里就种点玉米,现在到芒果园施肥、剪枝,一天能赚到150元。”王丰路说,家里一共有4口人,一人分得一亩地,每亩有芒果树40多株,明年下半年果树就挂果了。

雅长乡党委宣传委员卢振鹏介绍说,雅长乡芒果产业园于2018年依托深圳市帮扶资金开始规划建设,园区建设面积达3500亩。从规模上看,满足了全乡5个村每个村30亩产业基地,以及718户贫困户3086人人均1亩的产业全覆盖。

雅长乡的芒果产业园分为4个片区,在购法坡片区,一块“户户有产业”的公示牌清晰地说明该片区受益贫困户的名单。卢振鹏说,该片区总面积1550亩,主要为雅庭、新场、三寨、百康、尾沟5个村贫困户的产业园地。

为了提高贫困户的积极性,雅长乡按创业园、就业园、托管园对芒果产业园进行规划建设,其中创业园为贫困户对其享受的受益份额进行全程自主管护,产生效益后获得最高比例分红;就业园则是贫困户对其享有的受益份额进行基础管护,同时在园内务工,产生效益后获得务工及相应比例分红收入;托管园则是贫困户将其享有的受益份额全部交由平台公司代管,产生效益后获得基础比例分红收入。

“雅长乡的气候跟百色田阳的右江河谷气候比较像,适合种芒果。”卢振鹏说,虽然同样种芒果,但雅长乡的海拔高一些,芒果的上市时间要晚一些,“等田阳那边卖得差不多了,我们这边才上市,不会形成价格竞争。”

乐业县:因地制宜实现产业全覆盖

为了克服转移就业劳务收入不稳定的缺陷,实现贫困户可持续的稳定收入,乐业县结合优质特色农产品市场情况,确定了打造猕猴桃、油茶、芒果三个脱贫奔康产业园的脱贫路径,把所有贫困户与产业园进行捆绑,确保贫困户人人拥有长效可持续产业。

盐田区挂职干部、乐业县副县长陈晓平介绍说,目前乐业县在全县范围选择了适宜种植的土地,连片种植猕猴桃2万亩、油茶1.6万亩、芒果1.2万亩,形成三种特色产业园。其中,盐田区2019年帮扶投资建设了猕猴桃产业园和芒果产业园,就带动了10535户4417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产业覆盖。

在管理模式上,各产业园主要采取企业专业化管理、贫困户参与管护的模式,由企业统筹种植、管护、经营、销售等工作,严格高标准种植、统一化经营,保障产品产量和质量。在收益分配上,主要通过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农村“三变”方式,把产业园建设投入成本折算为股份进行分配,让股权人享受到产品收益。

户户有产业,村村有基地。除了让贫困户人人拥有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乐业县为破解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弱等问题,还推出了“一村一基地”“一村一产业”的集体经济模式,推动村集体经济多元化发展。

在板洪村牙意屯,1700亩猕猴桃产业园覆盖了乐业县8个乡镇共88个村。乐业县村集体经济猕猴桃产业园基地负责人许志学告诉记者,基地采取联合经营的模式,以“统一管理、统一采摘、统一包装、统一价格、统一品牌”进行运作。

“每个村在基地里有15-35亩不等的猕猴桃产业。”许志学说,基地实现了乐业县88个行政村的猕猴桃产业全覆盖,预计2020年每个村仅产业基地就可以获得3万元以上的收入,2021年猕猴桃进入丰产期后,每个村可获得5万元以上收入。

“产业+旅游”打造“苗山茶乡”

罗湖区帮扶隆林三冲村晓云屯打造美丽休闲乡村

雨后清晨,山间雾气朦胧,德峨镇三冲村晓云屯的陶德才背起背篓,前往三冲茶叶产业园,开始一天的工作。陶德才说,在茶园采茶做工每个月能挣个两三千,家里还有几亩地种茶,茶厂也会向村民收购茶叶,生活过得比以前好多了。

三冲村是隆林各族自治县88个贫困村之一,属于高寒山区。2014年,经精准识别全村共有贫困户387户1762人。截至2019年,全村有376户1713人脱贫出列,贫困发生率由38%下降为1.65%。

隆林县德峨镇三冲茶叶产业园,采茶人在薄雾细雨中采夏茶。

发展茶叶产业促进贫困户脱贫

三冲村海拔1680米,常年云雾缭绕,适宜茶树生长,也是生产优质茶叶的理想之地。全村有19个自然屯,居民收入主要以种茶制茶为主。广西隆林三冲茶叶有限公司负责人陶德武说,三冲茶叶产业园现有5000多亩,年产量超过100吨,茶叶种植解决了全村110多贫困户的就业问题,也带动了周边村屯共计400余户茶农参与种茶。

在产业园里,有一片特殊的扶贫示范园——深圳·隆林扶贫协作茶叶良种示范园,这是利用深圳帮扶资金建设的扶贫示范园项目。

隆林对口协作办副主任黄建集介绍说,项目总规模200亩,总投资200万元,通过“企业+基地+村集体+贫困户”的模式运作,即由龙头企业带动,由三冲村村民合作社组织贫困户参与龙头企业合作经营,企业把茶园分配给贫困户按标准进行管理采收,企业负责保价收购贫困户的鲜茶叶。

“项目带动了三冲村20户贫困户发展茶叶产业,帮助他们实现稳定脱贫。”黄建集说,根据项目预期,投产后亩产鲜茶叶可达990公斤,亩产值近9000元,按平均每个贫困户5到10亩计算,扣除成本后,户均年收入可以达到1万-3万元。

如今,三冲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茶叶村。陶德武表示,公司计划将茶文化与隆林的民族风情相结合,发挥三冲村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势,建设高山生态绿色茶园,做好隆林民族特色茶叶产业文化,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带动更多村民脱贫致富。

打造民族文化茶文化休闲旅游带

“以前屯里也有种杉木,但杉木要12年才能收,一根也只能卖30元。”晓云屯屯长陶德锋说,现在屯里多数在三冲茶叶产业园务工,收入比以前高了,去年在深圳帮扶下,屯里的木瓦房也都变成了2层高的楼房。

晓云屯是三冲村19个自然屯之一,与三冲茶叶产业园距离不远。整个屯以苗族为主,分为上下两个寨居住,共39户156人。

去年,在深圳市及罗湖区帮扶资金支持下,该屯利用茶业产业优势,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民族风情活动,结合三冲茶叶产业园原有特色,打造从三冲茶叶产业园到旅游扶贫示范点的集民族文化、茶叶文化为一体的休闲旅游带。

据了解,晓云屯旅游扶贫示范屯建设项目总投资286万元,覆盖该屯贫困户24户共计103人。项目主要围绕该屯的苗、山、茶三个特色元素作为文章,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建筑物和公共空间,采取低影响开发模式,以原生态、新乡土的规划理念,打造新农民,新风尚、新房舍、新设施、新环境的“苗山茶乡”为主题的山村新貌。

陶德锋说,屯里先后实施了房屋立面改造、阶梯步道、文化广场和养殖集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对屯内绿化、道路硬化以及排污工程也进行完善。如今的晓云屯成了“生态环境优美怡人、苗族民风民俗文化突出”的旅游扶贫新农村,并于2019年11月入选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名录。

大山深处养龙虾

广西乐业“借虾还虾”带动产业发展助力增收脱贫

六为村位于广西百色乐业县同乐镇。站在村口县道的观景台望去,群山环绕,村庄坐落在大片绿油油的水稻田中,村里房屋建筑墙面的彩绘尤为显眼,其中竟然还有着“龙虾”图。原来这里藏着一个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示范基地。

乐业县同乐镇六为村在扩大龙虾养殖规模。

龙虾养殖产业辐射乐业8个乡镇

澳洲淡水龙虾原产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名贵的淡水龙虾之一,虾体色褐绿,被誉为虾中贵族。

去年,乐业县利用优良的环境和气候条件,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打造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现代化农业示范基地,以“企业+村集体+贫困户”的发展模式,由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培育虾苗、产品销售等服务,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养殖。

六为村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示范基地项目计划用地300亩,其中养殖区200亩,种苗繁育基地100亩。“就养虾来说,全世界范围没有教科书的就是这款虾。”基地负责人刘坚说,目前澳洲淡水龙虾几乎都是塘养,公司通过多年研发,实现了利用微生物技术进行大棚池养,“塘养的产量是亩产400斤左右,一年只能养一季,我们棚养一年可以2季,亩产高达1000斤。”

“澳洲淡水龙虾发展前景可观,会是小龙虾的替代品。”刘坚表示,目前国内澳洲淡水龙虾的产销量仅有6万吨,传统小龙虾则达到120万吨,但澳洲淡水龙虾更富营养口感,出肉率是小龙虾的3倍,市场需求广阔。

刘坚说,为发挥基地的带贫效益,目前基地吸纳了34名贫困户就业,每人每年收入可以达2.4万元,同时通过“借虾还虾”的模式带动贫困户发展养殖增收。

“我们提供育好的虾苗给村民,提供技术支持,等虾苗成熟后再进行回购。”刘坚说,目前龙虾养殖已辐射乐业县8个乡镇、88个村共617户,预计年内将带动2000户农户养殖。

乐业县同乐镇六为村澳洲淡水龙虾养殖示范基地。

深圳援建虾池帮扶贫困户养殖增收

在甘田镇老乡家园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五六个大棚虾池一字排开。社区书记陈德权告诉记者,虾池由深圳帮扶资金建设,6月底即将引进虾苗,社区32户贫困户将以此发展澳洲淡水龙虾养殖产业,实现稳定增收。

“一户一个虾池,每个虾池45m2。”陈德权说,虾池日常由贫困户自行管理,会有技术员进行指导,养成后由龙头企业进行保价回收。

今年一季度,乐业县共开展了8期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培训班,覆盖8个乡镇,对有意向发展龙虾养殖的个人和企业进行培训,以提高农户养殖的积极性。

老乡家园的贫困户李延华就报名参加了培训。李延华一家4口人,丈夫在县城周边打零工,她在社区的公益性岗位就职,每月收入1200元,家庭负担偏重。“虾苗和饲料成本是企业提供的,等到养成后再扣除,这样每年大概可以增收两三万。”李延华说。

据了解,下一步乐业县还将建设综合营销服务平台、饲料加工厂、实验室、人才科创孵化中心等,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带动贫困群众持续增收。

编辑 秦天

(作者:读特记者 林捷兴/文 齐洁爽/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