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参与,共治理!“儿童议事会”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福田品牌”

晶报记者 刘红豆
2021-10-15 22:00
摘要

“儿童议事会”是福田区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一环,“儿童友好”是城市文明之所在。

作为“儿童的发现者”,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儿童是城市未来的主人,关爱儿童,赞美童年,也就是呵护“未来深圳”。

“儿童议事会”是福田区打造“儿童友好城市”的重要一环,“儿童友好”是城市文明之所在。在2016年,深圳在全国率先系统性提出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并纳入市委全会报告和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近年来,福田区在全市率先启动儿童友好城区创建工作,先后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及分领域建设指引,先行先试创新开展“儿童议事会”活动,探索儿童参与公共事务新模式,对建设“儿童友好城区”的孜孜以求,既丰富了城市治理中的儿童视角,更生动体现了“包容有爱”的与时俱进。

创新打造儿童参与社区治理新模式

培养“能思会想有行动”的社区小公民

近日,一场以反诈骗为主题的议事会活动在福田区华富街道举行,现场,近30位小朋友以“小议事员”的身份聚集一堂,聚焦“如何在社区中宣传反诈骗知识,提升居民防范意识”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踊跃地为福田区反诈宣传提出自己的建议。

在这场议事会中,区人大代表陈菱也作为儿童议事员的导师参与其中,带领小议事员们从社区管理的角度分析问题,并就儿童议事员们提出的关于网络诈骗等问题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解答。最终,议事会以采取民主投票方式提出“社区可利用活动时间、广场舞时间等进行诈骗案例分享”等合理建议提交至社区党委,为辖区反诈骗宣传注入“儿童视角”与“儿童声音”。

今年,福田区儿童议事会创新打造儿童参与社区治理新模式,以人大代表带领儿童代表共议社区事,举办了如“童心向党·筑梦远航”、“童议交通·文明出行”等多场人大代表共同参与的儿童议事会。该模式不仅创新搭建人大代表与儿童议事员互动对话的平台,提升儿童议事员的大局意识、代表意识、创新意识,畅通儿童意见表达渠道,更有效提升儿童参与公共事务与城区发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据悉,该模式还获得了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的认可。

此外,区妇联还结合“创文”主题,打造儿童积极参与文明交通、文明城市创建模式,并已开展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垃圾分类、环保知识、文明用语等儿童议事会活动共97场,充分发挥儿童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的积极作用,将儿童视角纳入城区治理决策体系,让“儿童参与”成为福田区“创文”的新力量。

高标准制定福田区儿童服务友好标准化体系

推动“儿童友好”从“概念”变为“实景”

儿童友好意味着“尊重”,不仅要尊重儿童的权利,也要尊重儿童的需求。今年,区妇联出台《儿童参与工作规范》《儿童议事会活动规范》等规范文件,规范社区儿童议事会相关工作,建立儿童需求从表达到落实的全流程、长效性工作机制,令福田儿童参与工作实现了常态化、规范化和有序化。《儿童参与工作规范》《儿童议事会活动规范》不仅成为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中的特色亮点,更为全市儿童友好软性公共服务提供了“福田样本”,创新推动福田区儿童友好城区建设更上一层楼。

在区妇联的推动下,福田区各个职能部门、街道社区在决策中吸收了不少来自儿童的建议。红荔社区怡水园升级改造根据社区儿童议事会提议,在社区公园增建儿童涂鸦墙;园岭街道紧扣空间友好、安全出行、共建共享等内容,探索出儿童友好城区建设的新路径——彩虹出行系统;益田社区开展“社区消防安全线上教育”,满足辖区儿童对消防安全知识的需求;莲花一村社区将科普与党建融合,建设全市首个在党群服务中心的街道级“科普教育基地”,以充满奇趣的智造创客体验为儿童提供人工智能科普教育……这些富有新意的“金点子”,正是来源于孩子们的创意和智慧。

在城市治理中引入儿童视角,完善城市公共政策体系,构建适合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城市环境,既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大战略考量,更是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建设城市文明典范的内在要求。如今,福田区已建成“1+10+92”三级儿童友好服务阵地、母婴室114间,开展市、区两级儿童友好示范项目61个,实现92个社区儿童议事会全覆盖,共吸纳1545名社区儿童议事员,围绕儿童学党史、社区建设、共建文明城市、交通安全宣传等议题开展近700多场议事活动,为福田城区建设建言献策。经过4年多的实践探索,福田儿童友好城区的建设正逐步从“概念”变为全面铺开的“实景”。

(来源:晶报APP)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汪新林

(作者:晶报记者 刘红豆)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