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家出现之前,鞋子们在人世外,
等待脚趾头的调研。
37摄氏度的体温,相当于最高境界,
相当于神。鞋子下决心给人饲养,
哪怕喂给它们的,是那么的一双脚,
凹凸不平的体验感——
相比游手好闲的帽子,
它们确是社会的最底层。
但最远的地方,可能到达珠峰,
雪山等待一双鞋去述职。
因为难上加难,
特殊的布料产生高攀的想法。
即使平淡如散步,
鞋子的沉默,也一定大于脚的语言——
不羡慕远方,就要定位于眼前。
现在,码得像打工妹宿舍一样整齐的鞋子,
抽空忘了工厂里的剩余价值。
它们也不识政治,只知道,
足球是大球,小球是乒乒乓乓那种,
身体和市场,呈现不同步的反应。
广大的世界,诞生微小的真理,
没文化的鞋子,理论出博士论文:
一左一右,完美的生活就可以开干了。
如若是过于一致的局面,
高度雷同的形势,
右脚被关闭,或者改变用途,
左脚与左脚一起过日子,
能够证明的,肯定是生活的别扭。
下午三点,鞋子们牵挂两起不成熟的午睡——
没错,只有站起来的人生,才值得托付。
(晶报供稿)
编辑 陈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