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寄望深圳
既做“单打冠军”又当“全能选手”
“作为我国首批经济特区之一,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发展的40年是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质量、治理效能的生动实践。”25日,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连玉明在会议间隙接受本报记者连线采访,表达了他对这座南海之滨拔地而起城市的真诚祝福。
开放包容的态度是重要支撑
从经济总量到人口规模、辖区面积,谈起深圳经济特区40年,连玉明如数家珍。他表示,数字的背后是深圳40年发展的成就,见证了我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程。“观察深圳,我一直关注三个问题,或者说是深圳成功的‘秘诀’。”
一是改革。改革创新的本质,是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质量、治理效能的重要实践。应该说,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改革创新和对外开放是深圳发展的最大动力源泉,已成为深圳的标志,也是深圳未来发展的根本路径。
二是环境。作为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产物,深圳自成立之日起就蕴含着市场经济的基因。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也是深圳市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发力点。特别是2013年在全国率先实施并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来,深圳不断打造执法公平、市场透明、办事高效的营商环境,有力地促进了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市场活力和市场信心不断提升,众多产业行业释放出强劲发展能量。
三是文化。城市的发展关键还是靠人。“来了就是深圳人”,这是众所周知的口号。直至现在,深圳也是我国超大城市中落户门槛最低的城市,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随着城市的发展逐步内化为城市的精神,包容别人、宽容失败成为这座城市重要的品格,对于深圳保持持续的创新力、发展后劲和发展活力提供了重要支撑。
提高综合竞争力
连玉明表示,进入新时代,深圳肩负中央重托,不仅要先行,而且要在先行中当好示范;不仅国内领先,更要为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作出更大贡献。不仅要做经济领域改革的“单打冠军”,还要成为各个领域改革突破的“全能选手”。
“为此,深圳建设全球标杆城市,既要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强大的综合竞争力,也表现为发展模式在全球要有影响力和代表性。”他说。
连玉明建议深圳,一是在高质量发展上发力,提高综合竞争力。要践行高质量发展要求,增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功能,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特别是要传承好改革基因、发挥改革红利,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加快构建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率先建设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成为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高地。
二是在创新驱动上发力,提高创新引领力。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重要科技领域、新兴前沿领域成为领跑者、开拓者,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和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不断提高创新引领能力,成为全球创新版图的重要一极。
三是在治理模式上发力,提高全球影响力。要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全球城市治理模式,这种模式得以实现的重要标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城市治理效能,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深圳特点的城市现代化治理模式。
双区驱动 核心引擎
连玉明说,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是我国区域治理创新的重要探索。深圳应凭借领先的科技创新能力、创新产业聚集度,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条以及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能力,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
一是要充分释放“双区驱动效应”,继续先行先试,在创新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破除利益藩篱和政策壁垒,深化区域合作方面主动作为,为大湾区深化改革提供更深刻的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与制度安排。
二是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一体化发展,在提升周边地区发展能级的同时实现高质量发展。深圳未来应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把产业链条向周边延伸,辐射和带动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周边地区发展,实现深圳与周边地区的一体化发展。
三是推动深圳与香港、澳门、广州的协同联动,形成四个中心城市分工明晰、互促互补的功能体系。要进一步发挥深圳在大湾区中的核心城市作用,推动广深“双核联动、比翼双飞”,更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要以前海深港合作区为载体,积极探索协同开发模式,创新科技管理机制,带动大湾区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促进深港、深澳之间的要素流通,提升城市能级,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成世界级城市群。
四是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用好毗邻香港的地缘优势,为香港与内地共同繁荣进一步消除制度文化障碍,建立共识通道,确立互信机制,提供平等机会,让分享发展与共同繁荣成为改革开放的共同收获。
新起点实现新突破
“知者不惑、行者不惑”。连玉明指出,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也是我国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四十不惑”的深圳,正站立在新时代的潮头,唯有坚定改革开放再出发的信心和决心,才能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他表示,深圳要在“三个率先突破”上有所作为。
一是要在促进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率先突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从“先行先试”到“先行示范”,最根本的就是将深化改革与制度创新有机结合,通过改革创新构建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让改革成果制度化,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进一步彰显。
二是要在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上率先突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为要素自主有序流动作出顶层设计。有效的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是一个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条件和必然要求,深圳要加快推进国际化、法治化与便利化的市场环境建设,面向全球配置要素资源。要更加重视技术和数据等新型要素市场的构建,从而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三是要在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引擎”功能上率先突破。深圳要在奥港澳这个最具活力的世界湾区经济板块中发挥“核心引擎”的功能,就必须在科技创新、设施联通、协同合作、平台建设等方面率先突破,尤其是通过构建“深港经济共同体”,共同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编辑 张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