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芳代表:建议设“工匠日”,完善“工匠”相关称号认定机制

澎湃新闻
2020-05-25 13:17
收录于专题:聚焦2020全国两会
摘要

今年全国两会,程芳建议,设立国家“工匠日”。“工匠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一种职业精神、劳动精神。”她说。

2012年的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开封市汴绣研究所工艺师程芳带来多份建议,其中一份是:建议设立“工匠日”。

1993年,19岁的程芳从开封一所中专院校刺绣专业毕业,进入开封汴绣厂工作。以针为笔、抽丝为墨,程芳拈起绣针,一干就是27年,参与不少“大制作”。其中,她参与绣制的《少林寺武僧图》,还被当作国礼送给外国友人。

作为一名“手工艺人”,程芳认为,工匠是研发、制造、加工等领域的灵魂。

去年全国两会上,针对“工艺美术大师”称号满天飞,程芳建议,“工艺美术大师”的评选应严格由各级政府文化部门组织实施,并让学术研究机构充分参与,挑选学识渊博、有较高专业造诣的人担当评委。

今年全国两会,程芳建议,设立国家“工匠日”。“工匠精神,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一种职业精神、劳动精神。”她说。

程芳在建议中指出,2019年,杭州首次率先设立“工匠日”,将“工匠日”作为尊重工匠、关爱工匠、学习工匠,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这也是全国首个工匠日。基于多个原因,应当在全国范围内设立或推广。

程芳说,首先,这会让工匠们拥有一个专属节日,能够提升工匠群体的职业认同感、自豪感。这个行业性节日,也成为全社会尊重工匠、关爱工匠、学习工匠、弘扬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不失为一种必要的拾遗补缺。

程芳表示,通过完善“工匠”相关荣誉称号的认定机制,覆盖全行业,可以把各行各业的领军人物推选出来,大力宣传和表彰。进一步发挥工匠、高技能人才的帮带、示范、领军作用,激励广大劳动者争当新时代的先锋,助推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建设,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编辑 董雯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