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丽学校“选好人、用好人、发展人、培养人”:交叉式培养体系,成就每一位教师内涵发展​!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刘雨晴
2021-09-28 10:28
摘要

在区级平台基础上,西丽学校在区教育局统一部署下,制定了《南山区西丽学校新入职教师培养工作方案》,研训一体,指导毕业未满三年的新岗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尽快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特区人民教师。

清晨,清爽的阳光倾泻在操场上,映照着一群孩子黝亮的面孔——他们是西丽学校田径队(社团)的孩子们,晨读前,在张恒亮老师及其教练团队的带领下,他们已经开始了一天的晨练。

“早上7:20、下午4:20、周末、寒暑假,孩子们都在训练!”今年11月张恒亮将第二次带队参加南山区运动会,“去年9-11月只有两个月,压力很大,最终,学校排名从第七提高到第五,今年,我立下了军令状,必须‘保三冲二’!”张恒亮还骄傲地介绍,近日,该校5名学生将代表南山区参加市运会跳远、800米、4*400接力等项目比赛。

与孩子们即将迎来的“硬仗”相比,在大学期间获评“广东好人”的张恒亮在过去一年中,也在拼一场“硬仗”——2019年校招中,西丽学校将唯一一个体育教师名额给了他;派出两位导师指导,除了常规体育课,还把校田径队交给了他……近日,他迎来了自己一年试用期满的转正考察。他说,西丽学校将自己带到了一个崭新平台上,这一年,自己收获很大。

西丽学校德育工作青年团队

选好人:扎根西校育桃李“广东好人”深圳再出发

2019年招聘中,体育教师岗收到了许多优秀毕业生简历,其中大批北体研究生,专业条件、身体素质都十分抢眼,然而,西丽学校却将唯一名额留给了本硕均就读于华南师大体育科学学院的张恒亮。

“我就想做一名老师,求职第一站就遇到了张校长,华南师大1933年建校,西丽学校也是1933年建校!”张恒亮还记得,2020年6月,第一次来到学校参加新人见面会后,一切不安都烟消云散。校领导和蔼可亲,同事们友善融洽,收获了班主任导师钟爱兰、专业导师张盼两位师父悉心教导和引领,还拿到了一份《南山区西丽学校新入职教师培养工作方案》和一张”新岗教师个人任务清单”,自己的教师之路变得无比明朗。

“西丽学校是南山乃至深圳市田径传统项目强校,曾创造‘19连冠’,一定要回到原有轨道上。”去年9月正式到岗,张恒亮开始跟岗接手校田径队,他没想到自己要过的第一关竟是“孩子关”。“因为老教练不再负责田径队,这群有情有义的孩子们闹起了脾气!”在田径队原主教练陈丽云老师的点拨下,每天放学后,张恒亮一定会陪孩子们聊天、讲外面的体育世界,渐渐打开了心结,一群田径场上嗷嗷叫的“小老虎们”又回来了。今年六月,他还组织了毕业生家长会,专门邀请哈工大(深圳)实验学校初中体育教师,指导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兼顾学业与特长。张恒亮说,“田径队有70多个孩子,不是班级却胜似班级,钟爱兰老师一直鼓励我大胆实践创新,我认识到,建好田径队首先要做好德育工作,坚持立德树人,携手家校共育,做好这个‘班主任’。”

张恒亮还尝试开设小学体育理论课,帮助学生了解肌肉群组功能;把刘翔、苏炳添等奥运会田径英雄搬上课堂,树立榜样……脸上时刻洋溢着笑容的张恒亮说,“做教师很幸运、也很幸福!在南山,我见到了许多偶像级‘大咖’,他们以前只在大学教科书上出现过,现在却可以在同一个科研团队中探讨、交流。”

张恒亮在授课

抱着“清零”心态,入职西丽学校仅一年的张恒亮,已主持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和深圳市陶行知研究会青年课题各一项,发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来源期刊论文1篇;4篇会议论文先后被省级、国家级和国际级学术会议录取,并分获一、二等奖,其中,两篇文章分别被美国《工程索引》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发表,并收入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他还受邀加入深圳市教育学会体育与卫生专业委员会、南山区潘丽瑜教育科研专家工作室、南山区邓展望名师工作室,并在上学期获评清远市清新区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

一年过去了,张光富校长满心鼓励和肯定。他回忆,招聘中,张恒亮的专业水平并非最拔尖的,但学校看重他励志的人生经历——‘广东好人’的荣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张恒亮所具有的诚实守信、求知向上、积极主动的优秀道德品质和扎实态度,这是教师成长的基石。一年来,他在教学、科研等工作中,主动思考、主动作为,展现出健康阳光、乐观向上的态度,感染了学校师生,更在各类赛事中崭露头角,逐渐成长为一名学术型的体育教师。在南山区教育局人事科支持下,学校当初做出的是正确选择。

部分行政领导与青年教师,前排左三为张恒亮

用好人:区域共享平台为新教师谋划多元路径

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近三年,西丽学校招聘了张恒亮等12位优秀毕业生,包括1名学士、11名硕士,皆来自全国知名985、211及双一流高校。

张校长介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5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153人占97%。其中,硕士以上学历29人占19%,骨干教师28人占18%。秉承“选好人”更要“用好人、发展人、培养人”的理念,学校以南山区教育局教师梯级培养和分类培养计划为基础,结合学校实际进行了有效补充,通过微团队、微课题、微教研、微学习、微成果“五微路径”给教师搭建了符合他们个人特点的发展平台,让教师人人成为中心,促进教师自主发展。


刘洁珊老师与特级教师同课异构

“教师是多元化的,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只不过,我选择的是一条略有不同的道路。”不同于张恒亮的发展轨迹,华南师范大学哲学系硕士研究生刘洁珊,依靠扎实的专业根基,短短三年已经成长为学校人事工作专干。她一入校先当了一年班主任,第二年就开始接触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参与南山区教科院简报编写、成为区域教育智库的一员……学校提供支持、南山共享资源,刘洁珊发现舞台越来越大、层面越来越宽,“南山区教科院一直有意识地给我们创造平台,召集具有多样性的年轻教师一起发挥所长,指导我们不能只关注教学,要有更高层次、理论性的研究,让我们站在学校、区域、城市乃至时间轴的链条上,构建多维教育思维,从学校管理、治理层面思考教育发展。”

区、校助力,刘洁珊如鱼得水,不仅自己迅速成长为学校教科研领域的“小专家”,更成为同事的引领者,常帮助年轻教师甚至是一些资深一线教师分享科研经验、指导课题。论文《教育公共治理理论下新型学校治理改革及其启示》角度新颖、观点别致,刊发于《南山教育》;主持和参与的国家及省市区等各级各类课题达到了7个,2020年11月,她主持的课题《小学语文新岗教师课堂语言优化策略探究——基于课堂观察分析》获深圳市陶行知研究会立项……

成为教师至今,刘洁珊已写下数万字教学日志。今秋开学她写道:“这是我教师生涯的第四年,从扎头于学生行为习惯、常规管理,到抬头思考教学变革、尝试项目式学习,我发现自己的教学中缺少儿童……最近看了《语文教学:学科逻辑与心理逻辑》、《作业设计——基于学生心理机制的学习反馈》,从学理角度再次发现(我做得)还不够……”

近年来,南山教育资源系统共享,把培养教师变成了一个生态,南山区新岗教师“纽扣计划”在区域层面,帮助新岗教师率先在区级平台上了解全区教育、结识同行、清晰目标,避免盲人摸象,形成了新教师个人教育发展的参考系,也高效科学地指引新教师找到了教育初心和定位,推动更多人扎根南山教育,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基础教育先锋城区贡献一份力量。

发展人:量体裁衣成就德才兼备的特区新教师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作为学校发展和学生成长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最为宝贵的第一资源,而青年教师是师资队伍中的新生力量,是学校的希望所在。

在区级平台基础上,西丽学校在区教育局统一部署下,制定了《南山区西丽学校新入职教师培养工作方案》,研训一体,指导毕业未满三年的新岗教师夯实教学基本功,尽快成长为一名德才兼备的特区人民教师。

学校发展中心主任刘雨晴介绍,《方案》通过“加强政治引领,强化基本素养”“专业知识与教育教学技能”“部门挂职锻炼”三个板块,系统设置了听课、评课、教学常规、课堂用语锤炼、“四个一”任务、专业课展示、班主任能力提升、德育工作提升等环节的任务模块,并鼓励和支持新教师在班主任技能大赛、课题研究、课程开发、名师工作室、各级各类竞赛等平台上发挥特长,成长为有学术水平的未来教师。

西丽学校行政管理团队

在张光富校长提出的“积极生长”办学理念指导下,西丽学校推出了一揽子举措,将《方案》逐一落实扎牢。常态式为新教师均配两位“导师”——“班主任导师+专业导师”,通过“师徒结对”,在案例中找思路、破难题,确保新教师“随时可问、随时可学、活学活用”;组建“微团队学习共同体”,骨干教师牵头“微研讨”,共同开展“微学习”,提建议、促反思,集全科组之力帮助新岗教师健康快速成长;同时,新岗教师将学科前沿思维、先进研究方法传递到教学一线,实现互助共赢,促进科组全体教师共同成长进步;定期组织教学研究月,可视化推进“五生四环”生长课堂,举办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新岗班主任专业能力大赛,以赛促训、以赛促教,带动新教师发展;普及阅读,让《童年的秘密》《给教师的建议》《民主主义与教育》等优秀书籍成为教师滋养身心、提高理论修养的“武器”,以班主任、退休教师“读书分享会”、专家讲座等丰富的活动形式,让读书、学习变得灵动、有趣起来……

张光富提出,教师培养是系统工程,因此,《方案》的实施汇聚了从党总支办公室到学校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课程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学习支持中心的多团队合力,通过部门协作、打通壁垒,一整套交叉式培训体系,可以帮助毕业生快速成长为南山教育队伍中的“六边形人才”。

新教师快速成长,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动能。在“三类五院”课程体系的统筹架构中,西丽学校结合教师优势、聘请专业团队,为学生开设了一系列专属“拓展课程”,乒乓球、篮球、外教足球、英式桌面足球、跆拳道、围棋、国际象棋等纷纷走进课表,在不同年级实现全员普及。如今,“多元、开放、融合”的特色培养课程,成为丰富学生生命样态、满足学生多样化生长需求的“大本营”,深得家长认同赞许。

培养人:内外兼修教育新兵出色站稳三尺讲台

“比赛即学习、过程即培训、参与即成长,这场别样的学习,让我夯实了数学教师的基本功,促进自我快速成长。”在获得新岗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后,北师大数学硕士黄珊感慨地表示。

青年教师研究微团队

以赛促训、以赛促教,让西丽教师在别样的舞台上发现了一个精彩而卓越的自己。仅2021年——吴燕琴老师、彭嘉云老师带领校少年艺术学院舞蹈团携舞蹈作品《我们的田野》,获得海外桃李杯国际舞蹈展演广东省赛区金奖;南山区“百年党史青年说”——第二届青年教师演讲大赛,朱佳伶老师摘下全区十佳,还曾被委以重任担任了南山北部片区学生素质教育汇报演出主持人;安怡静老师出手不凡,捧回“南山区新岗心理教师首届教学素养大赛”一等奖;仅有4个月教学经验的左茜老师首次公开亮相,就捧回南山区小学英语学科新岗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一等奖;学生英文团体诵读荣获英语节系列活动一等奖,王琼、王宁、左茜和周洪岩四位老师师徒结对老带新功不可没;南山区小学生篮球锦标赛,校男子篮球队一举夺冠,邹国军、杨锦洪获评优秀教练员;南山区第九届中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成果奖出炉,体育科组斩获6个特等奖、4个一等奖、2个二等奖,陈高春、张盼、张恒亮、林靖恩、李可,师徒携手进步,彰显团队实力……

据统计,近三年,西丽学校立项的区级及以上课题达到了29项,不少新岗教师或参与或主持,成了其中不可忽视的后生力量;同时,三年里12位新岗教师获得的各类奖项奖励也高达到64项:张恒亮13项、林靖恩10项、安怡静9项、黄珊8项、张莹8项、刘洁珊6项……;在科学培养、信任自由的激励下,余静、林靖恩、温正一等新教师均在短时间内承担了一些学校行政事务管理工作,成为学校发展的新锐中坚。在今年启动的与海丰县荣山小学手拉手活动中,西丽学校大胆启用张莹、迟旭等新教师组织送课活动,让老师们走出深圳看教育,有了更多思考和感悟。

不负韶华,逐梦青春。作为教育的新鲜血液,一批批年轻人投身教师队伍,在西丽学校尽情展示着朝气蓬勃的青年风采和新一代教师应有的高水平和高素质,他们在成长中蜕变,带着无限可能迎接未来。西丽学校的“张恒亮们”说,立足于自身热爱的教育工作,在工作岗位上爱生敬业,通过奋斗和奉献不断进步,沉下心来好好培养祖国未来的花朵,那才是践行教育理想的最好行动。

(原标题:《西丽学校“选好人、用好人、发展人、培养人”:交叉式培养体系,成就每一位教师内涵发展!》)


编辑 特区报-刘彦审读 韩绍俊审核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李林夕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刘雨晴)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