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风正劲 征程万里再奋蹄 福田:跑出创新“加速度” 勇闯改革“无人区”
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新明
2021-09-27 07:45

改革创新,是深圳最生动的注解,也是福田最闪亮的名片!

福田区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抢抓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机遇,不断激活福田改革“基因”,要集中力量在要素市场化配置、争创营商环境全球“最佳实践”、全域治理等突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勇当新时代改革开路先锋。

知其所来,方知其所往。过去五年,福田区围绕“双区”建设、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战略任务,以“杀出一条血路”的魄力,勇闯改革“深水区”“无人区”,让改革创新成为中心城区发展不竭的动力。在谋局中开局、在克难中求进、在转型中提升,福田以思想解放促进制度创新,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不仅为建区30年做了精彩收官,更为新30年再出发谋定了新战略、开辟了新战场、拓展了新空间。

建设国际先进创新规则试验区 河套加速打造合作区“科创魔方”

五年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从无到有,上升为国家战略,规划、土地空间、制度创新、科研载体聚集、园区发展环境等方面走出突破性步伐,全力建设国际先进创新规则试验区,加速打造“科创魔方”。

目前,河套合作区深圳园区“1+N”规划体系逐步完善,出台《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科研及创新创业若干支持措施》(简称“政策包”),提出七大方面24项具体举措。深港“联合政策包”作为“一区两园”建设的合作安排协议文件同步发布,首个深港联合办公室等深港合作项目启动,合作区协同开发进入新阶段。围绕香港与内地科研合作的难点痛点,形成涵盖“五流四制”的系统化、集成化政策框架体系。

深圳园区整备的50万平方米优质科研空间批量供给,建成4个创新载体,率先承载香港及海外高端科创资源。目前,聚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和材料科学三大学科方向,医疗科技、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机器人、新材料、微电子、金融科技六大创新领域,已实质推进和落地高端科研项目140余个,包括香港5所“世界百强”高校项目、金砖国家未来网络研究院中国分院、国际量子研究院等,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新引擎。

建成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福田)等7个面向港澳青年的创新创业基地,支持服务港澳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e站通”采用全流程网办模式为园区企业、香港及国际人才提供“一门式、一窗式、一网式”360项政务政策咨询、创新创业交流等服务,是深圳唯一“一站式”办理海关和地方政府服务事项的大厅,也是唯一实现深港跨境“一件事一次办”大厅。以货车跨境运输证件办理为例,原本需耗时数月的业务,在这里只需一天。

持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植入发展效能“倍增器”

经济增速从“逐步趋稳”到“稳中提速”,空间资源从“无地可用”到“潜力大增”,创新要素从“凤毛麟角”到“雨后春笋”……过去五年来,福田区持续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实施两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倍增计划”,要素资源的高效流动和配置,使辖区经济土壤发生显著的“质”变。

探索建设都市型、分布式、智能化科创区。以“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为核心,实施重点组团重塑行动。采用“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模式打造若干新兴产业特色楼宇,用好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低成本产业空间、人才激励三大政策。未来通信高端器件创新中心等一批重大创新载体落地运行,新一代产业园等科创园区批量建成,荣耀终端、华为数字能源等一批领军企业汇聚。

建设一流知识产权生态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高端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的优质企业为主要标的,构建专利资产池。筹建特色鲜明、模式创新、可复制可推广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依托中国(南方)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成国内首家集合“专利、商标、版权”一体化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及大数据中心已引入约1.3亿条专利等数据,服务企业近4500家,直接降低企业创新成本2亿元。

不断擦亮“香蜜湖”金融品牌。已推出国证香蜜湖金融科技指数、文化创意指数、绿色金融指数等香蜜湖系列指数。香蜜湖产融创新/上市加速器已运行一年,共推动3家福田区企业上市。

出台《福田区支持金融科技发展若干措施》,发布全国首条专门的金融科技人才奖励政策。举办全国首个以“金融科技”为特色的“湾区(深圳)金融科技人才节”,开展“2021湾区(深圳)金融科技人才季”活动,设立并组织开展两届香蜜湖金融科技创新奖评选。

打造湾区国际金融科技城、国际金融科技生态园“金科双园”,已引入31家金融科技企业(机构),形成联动发展格局。

发展需要什么,人才工作就做什么。已实施两年的“福田英才荟”2.0共奖励补贴5.6万余人次,金额11.6亿元,推动高层次人才数量增长作用显著。9月17日,“福田英才荟”3.0发布,合计六大方面74条,推动人才工作与重点领域和主要产业的高度融合,服务新一轮发展大局。

全面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福田区着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攻坚,加快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创城区发展新优势,争创营商环境“全球最佳实践”。

福田区于2017年6月在全国率先推出政府投资项目市场化代建管理制度体系,逐步建立起“1+2+6”的法治化、专业化、市场化代建制新模式。新型代建制模式,从立项到竣工交付全流程时间减半。“市场调节价+政府参考价”设计收费制度,实现工程造价全覆盖监管的“四算”市场化。通过“投、建、管”分离,给政府部门工作压力做“减法”,代建企业办事效率做“加法”,换来的是项目推进效率做“乘法”,充分发挥了市场资源配置的显著优势。全区以代建制实施的政府投资项目由2017年首批19项、总投资76亿元,到2021年300项、总投资508亿元,分别增加14倍和5倍,占政府投资总额的六成以上。在政府投融资改革走在前列,为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贡献出“福田力量”。

全力推动数字政府系列配套改革,努力实现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开展城区治理大数据预警和服务机制改革,健全并推广福田区经济数据监测预警系统,出台《福田区城区治理智慧化运行管理办法(试行)》;开展安全生产大数据监测机制改革,建设“安全隐患一张图”,实现安全隐患和各类事故数据实时报送处置、实时调度救援;开展生态环保大数据监测机制改革,建成“数据可视化、管理信息化、指挥调度智慧化”的智慧水务系统,为治水提质提供新动力。

福田“3×4”智慧政务改革坚持向数据集成要效率,向数据协同要效率,彻底打通政务窗口服务的难点堵点,为政务服务提速提质提供了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的解决方案,引来了激活创新要素的乘数效应。该项政务改革入选国家“2018互联网+政务50强”。

“在意”服务体系,包括政策服务、人才服务、商协会服务、平台服务、空间服务、党建服务等六大类共30项具体措施,通过构建企业服务标准化体系,明确决策规则,厘清服务边界,制定政府资源清单管理标准,对政府服务企业的各环节从源头到终端进行“全流程”管理,让服务更有力度。

系统推进民生领域改革 浇灌首善之区“幸福花”

民生幸福怎样定义,首善指标怎样量化,更多春天的故事如何续写?过去五年,福田区全力推动民生领域系列配套改革,努力提升居民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在全市率先将“民生七有”融入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清单,出台《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涵盖9大领域145项事项。其中包括“儿童友好服务”“家长学校服务”“福田区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课程体系服务”“长者饭堂助餐服务”“退役军人档案管理服务”“社会体育场馆惠民开放服务”等41项福田特色项目。

发布《深圳市福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2021试行版)》,主导、参与制订25项省市地方标准、81项内部规范。《儿童之家建设规范》《婚前孕前医学检查服务工作规范》《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规范》填补了深圳市相关领域的标准空白。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过去五年,福田教育领域改革快速发展。

创新思维破解学位难题,学位“缺口”难题成为历史。推出学位供给“双十工程”,建设十所高科技预制学校和十所高规格永久性学校,“十三五”新增学位4.3万个。高等教育机构从“无”到“有”。积极引进世界尖端高校学院,清华大学经济管理深圳研究院、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深圳国际金融科技研究院、香港大学经管学院(深圳)等4个高等教育合作项目均已落地。

建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推出福田区文体场馆“一网统管、一键预约”平台,推动辖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像“网购”一样方便。整合全区体育场馆资源,将全区社会、学校体育场馆资源全部纳入,并对平台进行优化升级,实现辖区所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100%线上预约,校园文化体育设施100%线上预约,综合型社会运营文化体育设施100%线上预约。

如何将全民应急性防疫转换为常态化防控,如何更高效率、更可持续抵御突发公共卫生风险?早在2020年2月,新冠疫情爆发初期,福田便前瞻思考、超前布局,率先提出“韧性健康城区”的发展理念。

今年4月7日,福田区率先发布关于韧性健康城市的研究报告,重磅推出《福田区韧性健康城区建设规划纲要》,启动实施首批韧性健康城区项目,积极构建常态化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协同发展体系。

其中,《建设韧性健康城市——深圳市福田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研究》,首次提出“韧性健康城市”理论内涵,首次全面概括福田“ACT”疫情防控模式,首次提出“韧性健康城区”策略模型,首次创建“韧性健康城区”评价指标,首次提出构架“韧性健康城区”九大体系。《福田区韧性健康城区建设规划纲要》则以10大创新机制、10大创新平台、10大新基础建设,明确了“韧性健康城区”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和“项目库”。

过去五年,福田区还推动“1+N”区域社康改革,均衡布局区域社康21家,社康总数由78家增至91家,基本形成社康“15分钟服务圈”,建成全省首个国家级家庭健康服务中心。搭建福田区卫生专网和区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医联体5G+EMC”项目被市政府评为“5G政务应用重点项目”,获第三届 “绽放杯”总决赛二等奖、智慧医疗专题赛一等奖。

奋力书写新时代“枫桥经验” 锻造基层社会治理“金钥匙”

基层改革创新就是“火线攻坚”,向问题“开炮”。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细胞”,物业是基层治理的“末梢神经”,近年来,福田区夯实党建“压舱石”,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努力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全面打造破解各类疑难问题的“金钥匙”。

通过开展“街社一体化”改革,香蜜湖街道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用好高科技平台,引入智慧化手段,缩短行政链条,贴近服务群众。其以区分基层公共事务为切入口,推动“管理性”事务收回街道,“服务性”事务下沉社区,打破原有街社边界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

“看得见的管不着,管得着的看不见”,如何破解?“党建+物管”为小区治理注入红色基因,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真正打通党委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2018年以来,先后印发《福田区关于深化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住宅小区党组织建设的通知》《深圳市福田区关于进一步深化住宅小区“党建+物管”试点改革的实施意见》等制度文件,积极探索“党建先行、四方联动”的物业小区治理模式,助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目前,福田区单独成立党支部的小区已有445个。

打造“物业城市”福田模式,率先实施全域治理,推动分项治理向系统治理转变。

出台《福田区“物业城市”改革总体方案》,辖区10个街道全部引入城市运营商参与城市管理,初步成型“专业服务+智慧平台+行政力量”的现代化治理格局雏形。已纳管“三无”小区14个,完成城中村集约化托管楼宇407栋,超1.2万套,在石厦村、田面村、玉田村3个城中村挂牌成立综合服务中心。紧紧扭住全市环卫指数测评“牛鼻子”,针对性研究制定全市首个居家式城区精细化保洁规范,市容环境“全域治理”初步实现。2021年,已连续九个月获全市环卫指数测评第一。

推进“多元共治、惠民法治、人文德治、科技慧治”的四治融合,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着力打造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的福田样板。

福田街道以社区党委基层纠纷调处化解为基础,构建以中心商务区商圈党委为核心,以物业联盟纠纷调处化解、诉求服务超市为特色,以中心商务区调解委员会、涉众金融问题调处中心专业调解组织为抓手,打造“三位一体”群众诉求服务模式,将企业诉求和群众纠纷化解在商圈内,实现企业群众诉求“不出圈”。

园岭街道“八卦岭平安建设中心”,打破层级壁垒、条块界限,统筹整合基层治理资源,构建统一调度、联动处置机制,形成了专业化、精细化的基层治理格局。自2020年10月运行以来,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806宗,调解成功率达98.3%。目前,“平安建设中心”项目已在全区各街道推广。

探索干部“育、选、管、用”全链条机制 激发改革创新“源动力”

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干事者撑腰。福田区大胆改革,树立以“改革攻坚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启动“新三十年破题开局再出发”行动,坚持从严管理与容错纠错相结合,探索打造干部“育、选、管、用”全链条工作机制。

坚持揭榜挂帅、奋勇争先。根据市委组织部“百名干部破百题”行动方案,结合全区实际,实施“新三十年破题开局再出发”行动。为想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提供广阔舞台,鼓励干部在攻坚克难中比学赶超、建功立业。

坚持知事识人、正向激励。在全市率先建设“知事识人”队伍管理评价系统,建立贯穿岗位管理、工作管理、干部管理、编制管理的全流程知事识人队伍管理新模式。对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表扬或表彰激励,对行动中表现突出且一贯优秀的干部,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大胆选拔使用。

2020年,福田区还在全市率先组织开展“福田区改革创新奖”区级表彰活动。通过回顾和总结30年来福田改革创新的成就及经验,对先进集体和个人予以隆重表彰,以榜样力量充分激发改革创新动力,激励鞭策全区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工作再抓实。


实习编辑 李依林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赵新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