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下午,在文博会8号馆,深圳市残联和非遗生活签订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帮扶框架协议。记者获悉,双方将为残疾人搭建技能培训平台,助力残疾人实现就业,让残疾人成为非遗文化传承人。
目前,全市55家街道职康中心参与庇护工厂活动的残疾人近2000名,且大部分为手工作业。由于产品研发力量匮乏、销售渠道不畅等,残疾人积极性不高。加快研发新产品、拓展销售渠道等,成为我市残疾人急需解决的问题。据深圳市残联理事长侯伊莎介绍,非遗生活生产的产品将时尚与传统相结合,将艺术和生活相结合,其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残疾人群体岗位忠诚度高,且专注力强,具有传承非遗技术的条件。
接下来,深圳市残联将与深圳非遗生活公司合作,从街道职康中心、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等遴选残疾人,通过开展技能培训班,让残疾人实现就业创业,并培养残疾人成为非遗传承人。此外,市残联也将进一步打造残疾人手工艺品销售平台,在非遗传承这项美的事业中持续注入爱的力量。
编辑 刘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