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段奕宏:创作应该有孤独无止境的追求
澎湃新闻记者 杨茜
2021-09-16 22:52

“这个剧本挺带劲的。”2017年,段奕宏看完一个东北边境小城犯罪故事后,发出这样的感叹。

在故事的最初版本里,吸引段奕宏的带劲,是扑面而来的东北生活气息,极度的寒冷,大雪、林场、守林人的小屋,还有一帮经常在小城酒吧夜总会走秀,以乐队身份掩饰自身干“脏活”的人,尤其是最后这点。

于是段奕宏找到编剧想聊一聊。这一聊,一发不可收拾,他想要拍好这个故事。

三年多后,短小精悍的犯罪题材网剧《双探》播出,这个故事终于被搬上了荧幕,这也是演员段奕宏第一次做监制。

《双探》剧照,段奕宏饰演李慧炎

从看上这个剧本开始,段奕宏就参与进了创作。一开始,他对监制这样的称呼不太适应,找不到方向,“一个身份的转变,多一个身份的标签,会给我带来困惑。”

在他印象中,自己参与过的优秀影视作品的监制是非常厉害的,他自认不可能达到那样的水平,但他的确是很早就进入了项目中,和编剧、导演、其他主创一起改剧本,聊人物。后来段奕宏想明白了,与其去纠结犹豫这种标签称呼,不如踏实把事情做好,“让自己去做一个参与者、创作参与者,那个标签告诉我,其实你越纠结你可能越做不好。”

《双探》中两个主角,一个北京胡同里的警察李慧炎,一个看似毫无追求的入殓师周游。在段奕宏看来,编剧的私心略有些偏向于周游,“故事的着力点都在周游身上”。但他还是选择了李慧炎,尽管他已经演过很多次警察。

“同样是警察,但是人不一样,有各种各样的性格的警察,我觉得李慧炎有一个核心力量,也有机会去表达诉求,人物有烟火气,他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甚至在工作积极性上,看似没有那么上进,可是今天我上班,我就例行公事去办案子,我的信仰是否还那么坚硬,那些不是口号,信仰是深埋在血液和骨髓里的。”

段奕宏对这个执着深入东北边境追一起绑架案的警察,有表演的兴趣。但他坦言,由于整个故事的重心问题,在筹备期,他扮演的李慧炎是放在后面考虑的,当时他希望有其他优秀的男演员能够撑起“双探”里入殓师这个角色。因为编剧在构建周游这个人物时,参考了大鹏,而大鹏也表现出了对这个剧本很大的兴趣,顺理成章就有了现在观众看到的周游。

大鹏饰演周游

“我跟大鹏对他这个人物真的是交流了不少,我很高兴他能看上这个角色。除了文本对周游所提供的基础,他本人我也是很喜欢的,他是一个很有要求的演员,他特别想有一个不一样的形象呈现给观众,我觉得他对这个人物是经过了很艰苦的思索,做了很深度的表达,我很尊重他对周游的诠释。”

现在看来,入殓师周游回到家乡寻找杀父仇人这条线,大鹏的表演精准且自然,的确让周游成为了华彩人物。

剧中绑架案、谋杀案、灭门案三起案件相互交叉,小城中霓虹闪烁下却是暴力打斗的场景,广阔无垠的林场在没过膝盖的大雪中显得静谧可怕,李慧炎在极度严寒中眉毛头发沾满白雪,还仿佛看见了熊。

《双探》的拍摄要面临真实的寒冷环境。

《双探》的镜头和调色都沉淀出罪案剧独特的气氛。这也是段奕宏从一开始就追求的“高级感,非同质化”。他表示,“真实真实再真实”,就是他所追求的,而他一定会去避免的就是“虚假虚假再虚假”。

比如在现场的第一场戏,是白石舟在案板上擦洗动物血浆,当时的美术指导已经给画面一个很好的创意,拍完之后,段奕宏提出,白石舟右手擦桌子,左手不知放哪的感觉很不好。

“他说这是白石舟自己的案板,不可能手足无措,还提出左手一会儿出镜一会儿入镜,不自然,不像做了很久屠夫。”导演费聿竹回忆,这个细节当时只有段奕宏提出来了。后来为了这个没多少戏份的左手,全剧组重新费大劲喷了一遍案板上的血浆,又重拍一次。

剧本里没暖气的地方,片场就没有暖气,剧里派出所只能靠小太阳取暖,片场所有人和机器也就靠几个小太阳。真实的片场有着真实的寒冷,现在的剧集中,观众能从每一次人物的出场,角色每一口呼吸中,感受到“寒冷”这个重要的剧集底色。

事实证明,段奕宏没有辜负这个故事最初带给他的“带劲感”,虽然由于篇幅限制、主线考虑,那个最吸引他的走穴乐队戏份被改掉了,但他仍旧交出了不错的成绩,目前豆瓣评分7.8。

【对话】

寻找质感

记者:是怎么看上这个剧本的?

段奕宏:最早觉得这个剧本挺带劲,然后就跟编剧聊一聊。后来改变挺大,原因就是越聊越深,我们各自的想法,网剧的追求,人物的设置,更重要的是做一部作品的核心力量是什么,不能只是被某个桥段所吸引,忘掉了做这件事情的意义和价值。这是我这些年来选择剧本上的一个侧重点,可能在我看来,这已经超出了一个演员创作的空间和兴趣。

记者:这个剧想要传达给观众的核心力量是什么?

段奕宏:由于演员这样的一个工作,我接触过不少警察,包括刑警,我发现他们在坚持自己的信仰上面,确实是令我非常钦佩的,有很多真实的故事,确实要比一些影视作品要更加感人。这个东西挺吸引我的。因为这个剧里面有一个警察也在追案,我是在想一个什么样的信仰,放他到没有经历过的空间和时间里面,他还在坚持,如果放大,这还能不能经受得住讨论?灵魂的拷问,信仰坚持类的拷问,还是人格的拷问?

只有遇到了棘手事件的时候,才能彰显你更能看清自己。我想,就像一个老司机,没有遇到险情的时候,你没法去衡量和评判我是不是个老司机,有没有一个高水准的心理素质和技术能力。

面对一个作品的时候,我想应该去追求的,不是在情感上和职业性上概念化、同质化,而是要避免同质化,去细分它,去追求的是根儿上,逻辑上的东西,要寻找质感,比如信仰的质感,职业的质感,还有生存环境和教育背景的一种质感,这样的质感,会带来避免同质化的一种可能性。

记者:怎么去避免同质化呢?整个剧的风格上东北气息真的特别的浓。

段奕宏:我觉得是这样,人物是一方面,另外,我们在着手从最开始做这个剧本的时候,还是从大的方面去着手。不瞒你说,李慧炎其实是放在后面去考虑的一个人物,他都是在周游之后才考虑到的。

周游整个的节奏和事件是带动整个作品的,而整个作品的追求又是在这个人物之上,我们当时是从大块的方向先去着手准备,再放到主要的角色里面,再放到身边所发生有关联的这些角色上面,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不去考虑和细琢磨。

说到质感,比如你说的东北气息,要感谢地域,我们选择了东北去让故事发生,又选择了雪景。这块地域,延吉那个时节的气候,我们要重新发挥一种想象和创造力,很多地方是根据环境地域去生发,再去创作的,再去细化的,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化机会。

《双探》剧照

记者:进入这个项目之后,你对于剧本也带来了一些意见,有提出过什么改动方向或者说增色的部分?

段奕宏:我是从做剧本一直开始就在,我刚才所说的这些方向都算是吧,你让我细说我改变了什么,我记不住了,太多了。

记者:这个剧是你第一次做监制,把李慧炎放在最后考虑,是不是因为你还承担了监制的责任,想先考虑别的角色?

段奕宏:你这个问题我得这样回答你,因为编剧他很看重周游这个角色,所以从一开始写的时候,剧本的着力点都在周游身上。我们作为团队,我是觉得用周游这个人物,能吸引到更好的演员来演,所以我当时没有让他分散注意力放在李慧炎身上,我就认为这是编剧的一种写作习惯,或者喜好也好,去专门关注周游这个角色。

记者:既然周游是着力点,当时没有想过自己去演周游这个角色吗?

段奕宏:我希望通过一个就在文本上就已经很成熟的角色,去吸引一个更好的男演员来演。

《双探》剧照

记者:为什么当时想要担任监制?这是你首次做监制。

段奕宏:其实一个身份的转变,多一个身份的标签,会给我带来困惑。但后来我想,那就努力让最后的结果有说服力,让观众的反应去淡化标签,坚持还是不坚持,还是最终的结果最重要。我发挥创作者的创造力去加持一个作品,或者坚持我对自己作品的追求,可能比纠结监制这个标签更加务实。所以要问说我做监制是如何支撑下来的,我到最后也没有觉得自己是身兼两个身份,我只是把自己回归为一个创作者而已。

记者:在现场会不自觉去把控关注更多事吗?毕竟还是有责任的压力。

段奕宏:你为什么要说不自觉?你觉得作为创作者,应该说什么话,不应该说什么话?所以说你还是被一个所谓的演员也好,美术也好,监制也好的身份和框住了,认为监制该说什么话,导演该说什么话,美术该说什么,演员该说什么话。

我也遇到过有些人,认为好像演员不应该参与太多,可是我想我们是同在一条船上,一个作品固然是导演的作品,可是导演信任我这样的演员和创作者,那么我这个演员,或者说我这个美术,是不是可以参与得更多一些。

所以我们现在的这个行业里面,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声音,觉得演员应该说演员的话,那么谁规定演员应该说什么?我们回归到一个创作者,作为创作者,你想到了就应该表达,如果我作为导演,我作为监制,我简直求之不得有这样的创作者,给我不同的声音和判断。就像现在我们在乎观众的声音,有时候感觉观众的点怎么这么棒,我们怎么没考虑到。

人的思维和思想,真的是可能性很大。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如果我们都忘掉所谓的身份,不享受所谓的大牌大咖待遇,我们只回归到一个简单的创作者身份,我们都有权利甚至说都有义务,参与到作品的创作当中,开发大家的集体创造力,去寻找一个独特的、别致的、高级的创造想法,这样为什么不好?

《双探》剧照

记者:这次在东北拍摄特别冷,我觉得观众都能够感受到冷,是不是对于演员来说,现场挺艰苦的?

段奕宏:如果在一个真实的环境之下,被我们这些演员演出了不可信,观众感觉不够冷,是不是我们的失败?在这么一个地域拍摄,应该是求之不得的,所以这也没什么可说的,心理和生理上的困难确实是有,我觉得达到了现在这样,最后观众看了不跳戏,相信角色的境遇,相信有这样的人物,有代入感,相信真实,我觉得都是值得的。

记者:刚刚你提到观众的声音也特别重要,从开播以来,你作为创作者之一,是不是有关注到观众的评价或者弹幕?像这种探案剧,观众的讨论相对比较多。

段奕宏:弹幕我没有看,但是我觉得能接受你们的采访,应该是觉得你们也注意到了。

记者:你塑造过很多个警察,但是在李慧炎这个角色上你是怎么去想的,他和我们印象当中去办绑架大案的警察不一样,包括在面对案子的反应上,也不是特严肃沉重。

段奕宏:对,不一样,因为他的生活状况不一样。他是生活在一个大杂院里面的警察,所以根儿上的逻辑,根儿上的生活气息不一样。 在创作人物的问题上,说起来话就特别长了,我觉得作为演员,创造一个人物是各种各样的方式,我就不在这细说了。

没想到“兄弟们”来助阵

记者:整个剧作当中,对你来说比较有挑战性,或者个人比较喜欢的段落是哪个呢?

段奕宏:我喜欢整个的经历,对我来说是一种思维的维度的延伸,一个深度挖掘的机会,跟这些具有创作力的主创在一起工作,经历了将近80来天,记忆犹新,足以让我更加的热爱这个职业。

张国强饰演任邢军

记者:有很多戏份,我个人猜测是现场发挥的,比如说在教堂当中,李慧炎和任邢军唱歌交流,任的扮演者张国强也是《我的团长我的团》里的演员,是不是现场有多次因为默契诞生的即兴片段?

段奕宏:创作就是这样,好的演员在一起,好的气氛都会随时随刻有,会诞生这种即兴发挥,那首歌如你所说,确实是即兴发挥的。即兴发挥的东西很多,包括我跟他在烤炉边的沙发上,那些戏也都是即兴发挥的。首先创作团队是鼓励这样的即兴发挥的,然后我们会再去选择用不用。我作为演员我也很喜欢这种和演员的即兴碰撞。

李慧炎和任邢军在沙发上聊天。

记者:除了张国强,还有其他《我的团长我的团》的演员这次演了《双探》,是你当时想要去联系大家一起来参与创作吗?

段奕宏:准确说,是他们“自我推销”来的,不是我邀请来的,我不敢奢望去消耗兄弟们的这种情谊,因为我对《双探》最后的结果难以预料。国强是第一个打电话进来的,然后邢佳栋、高峰,我又主动去邀请了刘威葳。他们都是主动请缨的。

他们说老段第一次当监制,应该力挺一下。作为我个人,我根本就不敢去想去集结他们的力量。正如佳栋说,老段你就是想得太多,你不要想太多,当监制不容易,兄弟们应该力挺,我不挑角色,坏人好人不在乎,有几句词的也行。这个话让我听得又感动又难受。

记者:难受是因为什么?

段奕宏:难受是我又要重新捋一下我的角色思路了,因为之前压根就没想过能请到他们……但是他们能加入到《双探》,确实是一种加持,提高了《双探》的表演层次。

记者:这是你第一次挂上了监制的标签,觉得有遗憾吗?或者觉得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段奕宏:很多,创作本身就应该有一个孤独无止境的追求。

记者:在这次做过监制后,以后还会不会有兴趣去继续做一些幕后?

段奕宏:我觉得无论日后有什么样新的标签,通过这次,我认为还是要有勇敢的心。第二,不要过于去在乎一个标签对我们的加持或者是局限,永远保持一种创作者的心态去对待作品。

记者:能不能推荐一部最近看的喜欢的电影?

段奕宏:我最近在看第四季《王冠》,电影推荐《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原标题《专访|段奕宏:创作应该有孤独无止境的追求》)

编辑 (冻结)刘桂瑶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王雯,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