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行透透|叹茶香莫忘采茶苦

记者 陈晨
2016-04-17 01:31
摘要

大米、甘蔗、茶叶被称作台湾三宝,还有一种民间的说法则是长寿香烟、金门高粱酒、高山乌龙茶。无论哪个版本,都离不开台湾茶叶。

3

大米、甘蔗、茶叶被称作台湾三宝,还有一种民间的说法则是长寿香烟、金门高粱酒、高山乌龙茶。无论哪个版本,都离不开台湾茶叶。 

4月份正是台湾春茶上市的季节,近年来愈发受到两岸青睐的台湾乌龙茶是如何采摘制成最终送到爱茶人的手上呢。记者专程探访了鹿谷乡初乡村的茶田,也亲眼见证了采茶人的辛勤。

1

采茶女都是采茶阿嫲   

我到访的是初乡村一座廖姓主人的茶田,这座乌龙茶茶田海拔800米,还没有达到台湾高山茶的海拔标准。主人家介绍,因为海拔高度的缘故,这里的茶田会率先开采,像他叔叔在海拔1800米的茶田,则要半个月之后才到采摘的时候。   

在茶田,我见到了闻名已久的采茶女。不过这些采茶女大都是五六十岁的阿姨,主人家开玩笑道,我们现在都叫做采茶阿嫲。他感慨说,现在的年轻人都不在做这样辛苦的工作,像今天到场的,只有一位学生是乘着假期和家人一起来帮忙。人手的不足,是目前台湾茶农们最头疼的问题,一些茶田甚至因为不够人手采茶,已块荒弃成为野茶地。   

尽管如此,大部分茶农依旧坚持纯手工作业,而不肯用机器采茶,因为机器毕竟不如人手灵巧,会对茶叶的品质造成影响。我看到这些采茶阿嫲,手上帮着刀片,熟练的上下翻飞,数十人一起行动,让整座茶田传来极富节奏感的嚓嚓声,宛若春蚕啃食桑叶。 

这些采茶阿嫲的工作相当辛苦,她们从早上6点开始,要工作10个小时。每人一天能采收20多斤茶叶,一斤茶只有不到50台币的收入。报酬并不丰厚,对于我的疑问,主人家解释道,其实在场的采茶人,除了一些是外来务工,大部分都是村子里的各户人家。这也是一种互帮互助的方式,大家会排好时间,轮流到各家进行采摘,所以报酬反倒是其次。

2

再辛苦不忘环保二字 

廖先生的茶田不大,只有二三十亩,20个人只需要5天就能采摘完成。然而采茶并不是一个简单的算术题,因为4月份正是台湾的雨季,采摘下的茶叶需要马上在阳光下晾晒,完成日光萎凋的制茶步骤,所以一旦阴天或雨天便不能采摘。   

从日光萎凋、室内萎凋到滚筒杀青,一批春茶的制成需要两三天的时间,更需要茶农极大的心血。因为这种传统的手工制茶方式,需要茶农每一步都亲力亲为,像萎凋的环节,茶叶需要萎到什么程度,完全是依靠茶农的经验去判断,差个一二十分钟效果都不一样。这片茶田全部采摘和制茶完成,至少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这段期间,茶农每天只能睡两个小时。

由于今年台湾气候反常,所有农作物都大幅减产,茶叶亦不例外。廖先生的茶田,最终只能收入不到500斤春茶。然而他并没有因此打算提高卖价,据他介绍,台湾各乡镇都有自己的农会,农会与各个农户的关系非常密切,作用也非常大。他们会帮助农户把产品制定合理的价格,以保证丰产的时候不会谷贱伤农,欠收的时候也会遏制肆意提价的行为,以保证农户每年长期稳定的收入。 

尽管海拔1800米的高山茶田还未开始采摘,但廖先生的叔叔仍然热情地开了一个小时车,把我们带到茶田参观。令我感慨的是,整个交流期间,这位年过60的老茶农,说得最多的就是环保二字。   

他告诉我们,九二一地震,他们是半夜从废墟中被人挖出来的。等到天亮一看,对面街道的房子整排的消失不见。尽管过去多年,但当地人都没有忘记大自然给他们的这次惨痛教训,没有人再去肆意开垦和破坏土地,即使是种茶,也绝不肯用一点农药,而是改用昂贵的有机化肥。这位老先生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你给土地多少,他就回报你多少。想要把土地留给自己的子孙,所以我们不能破坏它。”

编辑 刘彦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