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产业面临新一轮变革,一个全新的电子信息智能时代正在开启。4月9日,作为第五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主论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工信部副部长刘利华、深圳市副市长陈彪出席。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等一批专家提出的真知灼见,为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头脑风暴”。
“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演进,硬件、软件、服务等核心技术体系加速重构,正在引发电子信息产业新一轮变革。”刘利华表示,信息技术与制造、材料、能源、生物等技术的交叉渗透日益深化,智能控制、智能材料、生物芯片等交叉融合创新方兴未艾,工业互联网、能源互联网等新业态加速突破,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共享经济等信息经济新模式快速涌现。“互联网不断激发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的活力,开启以迭代创新、大众创新、微创新为突出特征的创新时代。”
刘利华指出,要加快突破核心技术,夯实智能化发展基础,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围绕智能信息产业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布局建设国家创新中心,加大对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复杂环境识别、新型人机交互等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力度,大力支持智能芯片、智能传感器、智能操作系统等软硬件产品发展,打造全产业链协同创新机制,增强智能信息技术和产业的发展能力。同时,要促进融合配套发展,打造智能信息产业体系,把握智能化发展趋势,推进电子信息产业模式创新。
陈彪表示,深圳始终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大力发展互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2016年深圳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4050万亿元,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的主力军。深圳将加快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的融合发展,把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全面提升智能化应用水平,促进电子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新型显示技术令人期待。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说,从显示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液晶显示仍然是主流产品。未来十年,显示技术仍以TFT-LCD为主导,但OLED作为新兴显示技术,近年来增长势头强劲,全球面板厂商都在积极布局。他说,我国应该突破OLED关键技术瓶颈,完善产业链配套,加快产业化步伐。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CEO陈炎顺说,OLED在中小尺寸市场应用趋势不可阻挡,这是未来中国企业的机会。他说,2016年OLED出货量超过4亿片,2020年OLED出货有望突破8亿片,预计2015年至2021年,AMOLED出货量年均复合增长率约25%。
智能时代为产业发展带来无限想象力。海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刘洪新表示,中高端制造恰恰是海信转型升级的机会和出路,智能时代的产业升级将有望拉动海信制造业的水平。多年来,除研发外,海信投入最大的就是强化“制造”能力。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说,人工智能的发展包括两条主线,一是以DNN深度学习为代表的神经网络算法的进步,二是以脑科学和类脑科学的研究。这两者都看到了突破,两条路径都有望在未来带来惊喜。科大讯飞的超脑计划,是以语音和语言为入口的“认知革命”,目前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
见习编辑 黄子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