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警星丨廖仕扬:火场上的“福尔摩斯”

读特记者 林清容 通讯员 王瑜 文/图
2017-04-07 16:32
收录于专题:每日警星
摘要

廖仕扬已参加过200多宗火灾事故的调查,是福田消防监管大队的火调主力,被同事们称为“火场福尔摩斯”。

警星档案:

廖仕扬,42岁,1996年入警,现为福田公安分局消防大队民警。从警以来,廖仕扬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获优秀公务员8次、“深圳警务孺子牛”铜质功勋奖章1次。

全市仅有20多名火灾调查员,廖仕扬是其中之一。汽车钥匙、手机和手电筒是廖仕扬随身携带的“三大件”,有火情必定第一时间赶赴现场。他说:“早一步到现场,你就能快一步找到真相”。

1996年廖仕扬来到福田消防特勤中队,消防一线救火工作一干就是7年,随后到市消防特勤大队工作3年。2007年,调到福田消防监管大队从事防火监督、建审等工作。

火灾扑灭后的后续调查是一个耗时耗力、又苦又险的差事,但廖仕扬主动请缨,投身其中。走进火场,从灰烬中重构现场,在各种细节中发现真相。

“有时候明火灭了,但有些火种藏在灰里看不到,有可能复燃甚至引起爆炸;被高温烧过的墙体也可能倒塌。”廖仕扬说,“恶劣的环境中,烧焦的粉尘、烟味儿和有毒气体熏得让人难受,因此喉咙经常不舒服,咳嗽。”

由于火灾事故的调查结果直接关系到事故当事人的利益,不能有半点差池。面对这项责任重大、具有高度专业性和挑战性的工作,廖仕扬学习掌握了化学、物理、电器、建筑等各类专业知识,并融会贯通。同时,翻阅了大量火调报告,将全国典型的火调案例反复研究比较,寻求突破。

“这就像考古一样,不能放过每一个细节,有时候戴着手套还不行,要光着手摸那些烧过的东西,才能发现一些线索。”从火场回来,他还得像电影回放一样,把现场写成调查报告。

廖仕扬已参加过200多宗火灾事故的调查,是福田消防监管大队的火调主力,被同事们称为“火场福尔摩斯”。他精湛的技术和严谨的作风,为及时准确查明原因做出了突出贡献,让当事人信服,让同事称赞。 

2015年7月,福田某村发生一起住宅火灾。廖仕扬不顾现场刺鼻的气味和高温酷暑,连续5天反复对现场的物品痕迹进行全面勘验取证,最终查明火灾是厨房液化气瓶使用不当漏气遇明火轰燃引起。调查得到专家的认可和好评,也平息了各方当事人的纠纷争议。

由于工作性质,廖仕扬难以踏踏实实睡个好觉,随时都处于待命状态,没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就算是深夜,电话一来也要立即出发。“我儿子13岁了,有时候,他怪我陪他太少了,对我感觉生疏。”想起家人,廖仕扬心有愧疚。

编辑 刘彦

(作者:读特记者 林清容 通讯员 王瑜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