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现代父母的传统文化寻宝图
晶报
2021-09-09 15:43

编者注:“双减”政策之下,孩子们的学习方向多了很多选择。其中不少家长让孩子能接受更多中华古典文化的熏陶。那么,古典诗词之美、古典文学之妙,怎样传达给孩子?中国古典的审美如何传承给现代的孩子?家长该如何参与其中?《陶渊明也烦恼:给家长的传统文化启蒙课》是古代文学博士、中文系硕士生导师黄晓丹副教授专门写给有志于令孩子得到真正的传统文化熏陶的家长们的传统文化教育基础课,希望能帮助家长化解教育焦虑。

以下为心理咨询师、心理学及文学翻译、书评人柴丹为该书撰写的书评。

《陶渊明也烦恼:给家长的传统文化启蒙课》

黄晓丹 著

乐府文化·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年6月

中国妈妈的亲子共读“甜蜜点”

说到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启蒙的愿望,还要从这些年的亲子阅读经历讲起。

在孩子的低龄阶段,像许多家庭一样,我们一起阅读的大多是市面上最受追捧的儿童绘本,其中大部分是翻译过来的外国作品,这些作品非常优秀,但说到私人的阅读体验,总觉得在文化层面还是有一些距离感和隔膜感。

一直孩子到四岁多,在偶然的机会下,给他讲了第一个成语故事,我才意识到,作为中国妈妈,我内心模糊期待的,更加亲密、深邃的亲子共读体验,原来潜藏在那些最熟悉的“中国故事”里。

那一天,小男孩不小心把爸爸随手放在沙发上的眼镜踩坏了,他非常紧张,怕被责怪,于是他就拿着那副歪掉的眼镜找到爸爸,小声说:“爸爸,告诉你一个秘密,你的眼镜不是我踩坏的。”我在一旁笑得前仰后合,随即灵光一闪,想起小时候听过的“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便把他叫到一旁,讲给他听。小家伙呆愣片刻,很快意会,自己不好意思的傻笑起来。

看到他能迅速把自己的行为和故事里的矛盾联系起来,我非常惊喜。我意识到,当他脑回路复杂到可以编造一些拙劣的谎话时,同时也能理解成语故事里的趣味了!于是我开始搜肠刮肚地寻找更多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成语故事给他听。出门忘记带水,我给他讲“望梅止渴”;晚上要求吃夜宵,我给他讲“画饼充饥”;葡萄籽塞到牙缝里不愿再吃葡萄,我给他讲“因噎废食”……好玩的是,他竟然很乐于被这些故事被说服。

中国传统故事中的幽默和智慧,留白和转折唤醒我内心的某种亲切和默契感。当我给孩子讲成语故事时,有一种“你一定会懂吧,或者将来你一定会懂”的信心。这种感觉非常微妙,也非常甜蜜,就好像在某个瞬间,我的童年和他的童年,经由在这片土地上流传千年的故事,与一些更久远的存在联通了。我想孩子一定也能感觉到这种共鸣,他或许会觉得,当妈妈给我讲这些故事时,语气、情绪好像都不一样了,她讲的好像是她很熟悉、早已知道的事。

这种阅读体验与过去我们阅读外国绘本的体验完全不同。这种差异并非优劣之分。人类文化追寻的普世价值观在深层也许是共通的,但是,不同的文化有着独特的表达方式,而我们的思维和情感,天然与本土文化内在相通。深入了解本土传统文化,除了获取过去的知识以外,最大的收获可能在于心灵层面:经由一条亲切、熟悉、富有感情的路径,获得那种跨越时空的共鸣,在心灵层面与前面的古人和后面的来者心心相应,在孤独的人生中发现古道不孤,确认自己在当下存在的兴致和勇气。这是我想到的对孩子进行传统文化启蒙的最好理由。

虽然有了这样的领悟和热情,但作为一个脑子里只有上百个成语故事、几十首唐诗宋词、十来篇忘得差不多的文言文的普通家长,对于传统文化启蒙,我还是有很多问题,总结起来有两个方面:

一是传统文化怎么学。传统文化常常给人以艰涩厚重的印象,许多成年人也会望而生畏。想想当年语文课本上的文言文,“劝退”了多少害怕死记硬背的中学生。儿童和青少年如何入门,才不会被吓怕?

二是传统文化学什么。传统文化常常让人感到高深莫测。那些经典中的大道理,许多成年人终其一生也未必能够领会和践行。小小孩童们适合学习经典大道吗?

正在茫然疑惑时,我读到了黄晓丹老师的新书,《陶渊明也烦恼——写给父母的传统文化启蒙课》。读完这本书,我发现黄老师几乎解答了我对儿童传统文化启蒙的所有疑问。

唤醒兴趣点,传统文化启蒙就成功了一半

传统文化怎么学?在《陶渊明也烦恼》里,黄晓丹老师在整本书里都在用她的专业知识和亲身经历提醒我们,如果能引领孩子在传统文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点,启蒙就成功了一半。

近些年在全国各地都有许多儿童国学班,让幼儿从小念诵传统文化经典,他们的理念是“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从个人体验和培养儿童内在动机的角度思考,我还是认为,真正能够唤醒学习兴趣和动力的是学习者主动思考的愿望和情感的共鸣。

在这本书中,黄晓丹打破了传统文化在大多数人心目中老旧、沉闷的印象,有意地带我们领略古人精神世界的鲜活可爱之处。她推荐的书单,完全从儿童和青少年的兴趣、情感和认知水平出发,不拘一格。她推荐了蔡志忠漫画版《庄子》,还建议把《诗经》加工成一百本绘本、史诗、神话……即使是在建议家长和小朋友阅读古文原著的时候,黄晓丹老师也提醒我们:“你还是要找到你自己最感兴趣的那个领域、那个作者、那本书。”这是由于,真正有效的学习都是以学习者当下的兴趣、感受和接受能力为基础的。

以兴趣为先,意味着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越是深奥、复杂的领域,越需要主动探索的精神。理解了这一点,就会明白,鼓励孩子深度学习的方法绝不是强行灌输,而是要独具慧眼,以孩子的兴趣为线索,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读完《陶渊明也烦恼》,我们会惊喜地发现,中国古典文学中不缺与现代小朋友的兴趣呼应的素材,比如展现古人的想象力和脑洞的《太平广记》。黄老师拿这本书与哈利波特做对比,结论是,其中“关于法术和宝物的描述一点不比西方文学差。”

注重学习者的兴趣和主体性的另一层意义与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初衷有关。我们回归传统,目的是在心灵层面与古人对话,经由了解古人,来确认自己。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古人和经典,依然能尊重自己的感受,独立思考,才称得上具有“理性的精神和平等的心态”,才能真正取其精华,得其真意。

别怕儿童不懂大道理,传统文化是年轻和古老的统一

传统文化学什么?对儿童进行传统文化启蒙的另一个常见忧虑是,孩子们能不能吸收和理解古代圣贤的大道理。黄晓丹老师在这本书里说,“《庄子》里面记载的问题,大人常常不去想,可是每个人在他还是小孩的时候,却几乎都不由自主地想过。”这提醒我们,不要小看儿童,儿童是天生的哲学家,他们的思维方式更接近“回到事物本身”的境界。

从另一个角度考虑,传统文化的早期阶段,可以类比人类的童年,其根本精神与童心世界是遥相呼应的,都可以看作人类心灵史上的“黄金时代”。如果我们理解到传统文化是古老和年轻的统一,也理解到儿童的心理世界兼具纯真和深刻,就能够超越形式和年代的障碍,坦然地鼓励孩子去领略那些明心见性的智慧。

举个例子,几乎每个小孩在三岁以后都会开始思考“死”是怎么回事,随着他们渐渐长大,还会对父母进行穷根究底的灵魂拷问。西方心理学有“死亡焦虑”一说,存在主义心理学家鼓励人直面死亡的焦虑,面对死亡,要鼓起勇气,调动理性,一边焦虑,一边“直视骄阳”。但中国传统文化中怎么看待生死呢?最著名的应属庄子“鼓盆而歌”的典故了:庄子的妻子死了,他不但不悲伤,反而敲着盆唱歌。因为庄子觉得生死是自然循环,他为妻子回归自然感到高兴。

西方的存在主义和中国的庄子,一个是讲道理,传递的是力量;一个是讲故事,传达的是智慧。大家猜一猜,也可以试一试——哪种方式更容易安抚中国孩子的死亡焦虑?

中国传统文化故事中还有许多对儿童来说极富吸引力的意象,比如《桃花源记》里的世外所在,《南柯一梦》中大槐树下的蚂蚁巢穴,《镜花缘》里的海外天地,对儿童来说都是印象深刻、神奇奥秘的所在——成年后回想起来,这些意象都成了人生的智慧隐喻。在《陶渊明也烦恼》里,黄晓丹老师如数家珍,让我们见识了更多此类文化意象。如果能让孩子们在儿童时期与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原型相遇,就如同心灵中种下智慧的种子。一生之中总有那么一天,我们会回到心灵的原点,接受早已有之的慰藉——它们来自我们的童年,也来自千年之前的古人。

一位同时理解古人、儿童和现代父母的宝藏作者

继《诗人十四个》后,这是我读到黄晓丹老师的第二本书。作为年龄相仿的读者,已经在心中把她当作心意相通的良师益友,一位不容错失的宝藏作者。

黄晓丹理解古人,她是一位古代文学博士,她以自身渊博的学识和对中国传统传统的热爱感染着我们,让我们对古人也心生亲近。

黄晓丹理解儿童,她敏感、浪漫、通透,与童心世界毫无隔阂。在这本书里,她讲到最多的就是自己“小时候”学习传统文化的经历和感悟。她让我们看到,对小朋友来说,真正能够持续一生,成为乐趣和志向的学习路径到底是如何展开的。

黄晓丹更理解当下父母的烦恼和追求,她以深厚的学术背景,为家长和孩子们设计深入浅出的阅读路径。她从中国文学史的视角告诉家长,完全不必执着于熟读唐诗“三百首”。她甚至承认,自己也不喜欢四大名著——但这并没有什么关系。她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和兴趣,让我们不至于被传统文化吓怕。这样,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都会生起信心,乐于亲近传统文化的世界。

对于像我一样在传统文化神秘的大门外热心观望的家长们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张曲径通幽、处处有惊喜的寻宝图。相信每一位家长在阅读的过程中,都能基于各自独特的生命体验,找到自己的兴趣点。等你读完这本书,欢喜地发现中国人精神世界后花园的美妙景象,便可以牵着你家孩子的小手,与他一起愉快地游历。

作者:柴丹

编辑 陈晓玲

(作者:晶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