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
戴彩福,1958年出生,1976年入伍。1979年至1986年多次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5次。2002年转业到宝安,2018年退休并担任宝安义工联理事长。
烽火战场铸就铁骨军魄
1976年,怀着报效祖国、为国尽忠的心情,戴彩福应征入伍,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集团军的一名战士。入伍后戴彩福刻苦地训练和学习,仅用两年就赶上老兵的业务技术水平,在部队千里野营训练演习中更是能单独完成通信保障任务。鉴于戴彩福的军事技术过硬和政治素质好,组织上将他从炮兵连调到了通信连无线电排尖子班任副班长。到通信连后的戴彩福依然没有降低对自己的要求,他的军事技术越来越精湛。在1978年9月全师军事比武竞赛中,他获得全师无线分队个人综合成绩总分第一名、三项个人单项第一名,并荣立三等功。
戴彩福的军事技术扎实,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被安排到团指挥所担任电台主台负责人,负责团指挥所对三个营和炮兵指挥所、前进指挥所、后方指挥所等10多部电台的作战无线电联络任务。
1979年2月22日,我军某师主力部队已穿插到敌人的纵深区域,对越南高平市形成包围态势。在即将到达穿插目的地之际,友邻团有一个营与上级失去联系长达4个小时,师、团首长都非常焦急,要求所有电台采取一切办法寻找该营的下落。接到战斗任务后,戴彩福冷静沉着,充分利用平时训练和积累的经验,采取躲避干扰、调整电台发射功率和通信频率,改变天线方向、天线高度、转信等办法,很快就发现失联营电台微弱的信号并取得联系,了解到该营与越军遭遇,全营伤亡较大,戴彩福及时将此情况报告给团部指挥员,并将电报速发给师指挥所,师首长派出救援部队增援该营。救援部队很快就到达指定地点,及时解救了该营,减少了我军的伤亡。
1979年3月5日,当天晚上是戴彩福值班,时隔数十年他依然记得,晚上8点左右他用电台收信机监听敌方无线电台联络情况时,发现敌人一高频电台有规律地定点向外联络,而且不断向我方靠近。仔细研究地图后,戴彩福怀疑敌人可能在距前沿5公里的平顶山开设炮兵观察所,密谋对我军发动炮击,于是立即向最高指挥员报告了这个情况。
团长根据戴彩福汇报的情况召开了作战会,并派出侦察分队,果不其然,侦察分队在平顶山上发现了一个潜伏中的炮兵班。消息获确认后,团长当即下令歼灭这个炮兵班,在我军强大的火力下,7名敌人被当场击毙,俘虏5人,打伤3人,成功缴获敌军一批通信器材与武器。
因为两次重要的战斗表现,戴彩福荣立个人一等功。
转业转岗不忘初心
2002年,戴彩福脱下军装转业到宝安。从部队到地方、从军人到地方干部,阵地在转变,角色在转变,但刻在他骨子里的军人价值观没变。
在宝安工作的十余年间,戴彩福在多个工作岗位任劳任怨,为城市发展和群众幸福献计出力。任职区纪委信访室主任期间,他公平公正,多次化解复杂棘手的信访案件,获得群众的认可和好评;任职区城管局(更名前)局长期间,他提出“见缝插绿、以林守地”举措,在全区种上400多万棵树木,修建150多个公园和100多个停车场,极大改善了城市人居环境;任职区委宣传部副部长期间,他指导相关科室完成“文艺精品创作宝安模式”“宝安文化品牌保护和打造”等一系列区重点调研课题。
如今的戴彩福,虽然已经退休,但他依然初心不改,主动参选并担任宝安区义工联合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长,积极投身志愿者队伍,以实际行动发挥余热,努力传播“助人自助”的理念。展望今后,戴彩福的话掷地有声:“如果发生战事,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我会挺身而出全力以赴。因为,我是一个老兵。”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汪新林 审核 刘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