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生长“看得见”的学校 ——宝安区海城小学“生长文化”的建构与实践
宝安日报记者 刘正金 通讯员 陈永畅 文/图
2021-09-08 20:01

活泼可爱、热衷思考、敢于表达、乐于创造,这是教师期待的孩子模样;爱岗敬业、以生为本、善于反思、敢于创新,这是家长梦寐的教师模样;儿童立场、可见生长、课程多元、注重素养,这是学校该有的模样。在海城小学,学生、教师和学校,时刻都能看得见成长。

海城小学自2017年9月1日办学以来,秉承“人人精彩生长”办学理念,对标宝安教育“好理念、好空间、好课程、好队伍和好生态”未来教育改革发展目标,以及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的战略部署,聚力打造“看得见”的“生长文化”。

海城小学承办中国教研网小学数学教研活动。

学校海博馆课程。

徐莹莹校长为青年教师授课培训。

短短4年时间,学校被评为深圳市首家阿里云智慧教育战略合作学校、阿里钉钉示范校,并立项教育部规划课题,成为深圳市创办时间最短的市教育科研基地学校,授牌为深圳市首批中国科技馆合作学校;学生生长评价系统被作为典型,在《中国互联网学习白皮书(基础教育)》出版,并被列为2019年广东省信息化融合创新推广培育项目和广东省信息化融合典型案例;先后被评为广东省绿色学校、深圳市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宝安区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宝安区法治示范校、宝安区工会创新奖第一名。

好理念引领生长文化建构

顶层设计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办学伊始,海城小学便以杜威“教育即生长”的教育哲学和陶行知“教育即生活”的教育思想为依据,以“现代学习科学理论+云端技术思想”为指导,确立“人人精彩生长”的办学理念,打造“教育可见,促进儿童生长”与“管理可见,促进教师生长”的学习教育场景。

学校以“可见+”为抓手,通过生长课程+科学工具撬动学校发展,打造生长目标、生长载体、生长支柱、生长平台和生长因子五位一体的生长教育体系;以“海纳所需,精彩生长”的校训,支持和帮助学生、家长、老师、社区生长,形成“乐·善·敏”的校风,并在核心文化陶冶下,打造乐教、善道、敏行的师资队伍,培育乐学、善思、敏行且会智慧生长的现代公民。

在海城小学,大到学校管理部门职能调整,小到设施设备色彩搭配、形状演绎,就连墙面装饰,都在告诉师生,事物的生长是不断进阶式发展的。将“生长”的寓意注入学校的点点滴滴,让师生从中发现其内涵和生长之美,从而达成“教育可见,精彩生长”。

好课程助力学生素养发展

课程是学校发展的重要产品,是促成学校教育特色形成和内涵发展的原发动力。

在春天,绘画、演讲、跳舞、主持,带领孩子们通过各种形式回顾学习内容;在夏天,拼音识读、看图写话、玩夺宝游戏等,提升孩子们主动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在秋天,邀请孩子、家长共同参与强健体魄;在冬天,激发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这就是海城小学课程的一部分。

怎样的课程更符合孩子的需要,有助于他们的成长?海城小学在设置课程之前,专门对学生和家长的意向进行调查,再按需开设丰富多彩的拓展课程,如艺术类的水彩、泥塑、扎染、创意搭建等;还自主开发学科拓展课程,比如语文学科拓展课程便基于阅读活动,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培养表现、表达、创演等进阶式能力。

同时,学校以教学质量提升为抓手,打造善于使用工具、创新学习内容、注重思维培养和提供表达机会的“生长课堂”,例如数学拓展课程基于“工具”的运用分阶段实施:根据一二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发展为主的特点,寻找数学知识点与绘本故事的联系点,开发了《绘本与思维》课程;基于三四年学生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以学具、教具让抽象的知识“可见”,提升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结合五六年级学生抽象思维逐步发展的特点,以“问题”为抓手,让学生通过主题项目探究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好队伍激活教学相长潜能

教师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也是贯彻教育改革精神的关键。

海城小学在凝神聚力谋求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创新项目分层,为教师的“生长”路径导航。为推动教师深度学习,学校开展“声”长系列活动,提升教师的语言表达和情境应变能力;通过国家、省、市、区课题研究,培育教师的科研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校本课程及学科活动的研发,培育教师的课程领导力、组织力和学习力。以上活动,因人而异、因需而定,让教师的专业成长路径从被动接受转向个性定制。

同时,通过“三阶三助”,让教师的“生长”结果可见。为了培养具有“生长力”的教师,该校围绕思维力、学习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系统规划、分层推进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生长规划—生长实践—生长成果”三个阶段的培养模式,“自助—互助—共助”的研修和教研形式,致力于培养校级、区级及市级以上的名师或科研骨干;借助赛场,通过“自我规划,启动自助——实践反思,寻求互助——针对痛点,实现共助”的备赛课程,加速教师专业发展,为学校发展赋能。

办学4年,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师培养对象、深圳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第一名等,在海城小学不断涌现,特别是在2020年宝安区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该校仅有50名教师,14名教师代表学校参赛,在班主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体育、道法、劳动、综合实践等9个领域,捧回4个特等奖、6个一等奖,成为全区获奖数量最多的学校。

好生态促进学校特色培育

好生态是学校迅速崛起的肥沃土壤。

海城小学将云计算、大数据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为师生建立生长模型,成功将评价转化为任务驱动,激发师生工作学习原动力。

自入学起,每名学生就种下一棵“树”,学生将他们在校内外的表现,由家长、教师或学校分类上传到手机端的学生生长评价系统,就可获得相应能量值,能量值越高,小树苗长得越快……原先沉睡的数据,如今变成可与学生互动的能量,学生既能看见自己生长的过程,更能看见自己生长的结果,让评价为自己所用。

同样,教师自入校便可培养自己的“花蕾”。其在常规教学、教育科研、学校贡献以及执行力等方面的表现,将生成生长数据记入档案,能量值既代表教师的贡献,也代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获得,实现数据可见;据此可评估自己在同辈中的位置,实现“标准可见”;生长评价系统还会对教师的生长数据进行自动诊断,实现“诊断可见”;系统中,“如何补齐短板、挖掘生长点、制定并实现生长计划”亦可见,成功实现“办法可见”。由此,教师生长从外力助推转向了内生发展。

如今,海城小学成功通过可视化技术的渗透,形成可见的数据。无论是家长、教师还是学生,都能从可见数据寻找到最佳的生长途径、方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人生长。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汪新林


(作者:宝安日报记者 刘正金 通讯员 陈永畅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