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海“元年”定1111亿元“小目标”

记者 郑向鹏 叶志卫
2017-03-20 12:01
摘要

国际会展中心进行软基处理、大族集团全球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奠基......开年以来,新设立的宝安区福海街道建设场景热火朝天。

国际会展中心进行软基处理、大族集团全球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奠基......开年以来,新设立的宝安区福海街道建设场景热火朝天。

去年12月16日,福海街道办正式挂牌,今年成为福海“元年”。“福海正处于一个大转型、大发展、大建设的大好时期。”该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谢海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表示。刚刚结束福海街道党工委会议也印证了这一说法,会议报告提出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2017年街道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1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亿元。

建高端产业集群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1111亿”的底气从何而来?“福海街道可以说是深圳市乃至广东省规模体量较大的智能制造产业基地。”谢海生表示。

福海街道辖区面积31.8平方公里,总人口50.51万,这两个数据并不算大。但令人惊讶的是,街道去年全年就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18.4亿元,辖区内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31家,其中,工业总产值超过50亿元企业2家,10亿元以上企业17家,世界500强企业设厂5家,工业园区161个,辖区内还有深圳市第一个、全区唯一的广东省智能制造基地。

这些企业当中,大族激光尤为瞩目。2月15日,大族集团全球激光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在福海街道的重庆路旁奠基。该基地是全市15个重中之重的工业项目之一,总投资约51.7亿元,预计3年后投入使用,届时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激光及智能制造装备生产基地,毫无疑问将增强福海未来的发展动力。

“未来几年,福海将以‘深圳质量、宝安智造、福海行动’引领制造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谢海生表示。他介绍,具体措施包括:推广拓展产业空间的“大族模式”和产业空间转型升级“福海信息港模式”,为重点产业、高端技术企业拓展发展空间,推动形成“大族+”、“激光+”、“卫星+”等高端产业集群,全面推进立新湖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和升级等手段。

“5年内新增超百亿企业3家、超50亿企业4—6家、超10亿企业20家以上,形成龙头企业梯队。”谢海生说,这是今年福海街道党工委会议定下未来五年的“小目标”。

提前布局主动对接大空港建设

如果说雄厚的工业基础是福海的家底,那么大空港就是福海的未来。

多个市级重大项目布局福海,这是福海历史上难得的“福气”——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国际会议中心、科技馆、深中通道和T4航站楼综合交通枢纽等重大项目将在“十三五”期间建成,福海迎来发展现代会展服务产业的历史性机遇。

对此,谢海生表示,福海将“抓住市、区推动大空港、‘两中心一馆’规划建设,主动对接,提前布局,强化联动共振效应,打造福海会展经济文化产业集聚区,以会展经济为核心发展福海高端服务业。”此外,福海还将结合深中通道、T4航站楼综合交通枢纽、轨道12号线、20号线、穗莞深城际轨道等重大项目的建设,按照“东融、西连、南拓、北引”的拓展思路,推动街道城市规划及法定图则修编,加快城市更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

具体到今年的建设,福海今年将推动“十大工程”建设,内容包括23个子项工程,涉及教育设施、道路交通、公园广场、文化产业、消防站点、治水提质等重点民生领域,总投资20.8亿元。据悉,深圳市第十二高级中学、立新湖东北片区配套对接工程、空港对接改造工程等,都将在今年建成。此外,今年福海还将实施包括福海党员示范、福海作风建设等在内的福海幸福领航十大工程,推进基层善治和城市文明建设,为未来发展铺路。

发展福海特色文化旅游

结合工业基础、大空港和福海本身的文化底蕴,谢海生还有一个设想:发展福海特色的文化旅游。

据介绍,这条旅游线路将根据福海自然、工业特色,由五大板块构成,即:生态文化板块——立新湖环湖景区和福永河江岸景观、潮汐公园等,市民可体验“产、城、人”和谐融合的生态之美;岭南文化旅游——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桥头醒狮”“塘尾醒狮”,清代古建筑“可隐林公祠”及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植利楼”均可让游览者领略岭南风情;产业文化旅游——来此的游客和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小朋友,以后可以到福海高端产业园和智造生产线来参观旅游,体味工匠精神和中国智造;会展文化旅游——全球最大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以及深圳国际会议中心等,可以让更多来此的创业者,通过会展观光开阔视野找寻商机;海洋文化和美食文化旅游——打造深圳最具特色的渔人码头,游客可领略基围和渔民文化,品尝生猛海鲜和本土美食。

见习编辑 王雯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