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深圳听非遗论坛逛非遗市集!

记者 孟迷
2017-03-18 21:51
摘要

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开发,3月17日,由深圳市关爱办和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卉基金主办的“让非遗回家—非遗再设计论坛”在深圳欢乐海岸举行。当天,“卉生活·非遗家”市集也同步开街。

622826266784587739

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开发,3月17日,由深圳市关爱办和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卉基金主办的“让非遗回家—非遗再设计论坛”在深圳欢乐海岸举行。当天,“卉生活·非遗家”市集也同步开街。

论坛围绕非遗的发展与教育主题,将卉基金的非遗系列项目进行串联——非遗再设计展览、非遗市集、“四点半学校”非遗艺术课堂、非遗学术沙龙论坛依次亮相,为推动非遗再设计、促进非遗传承与活化助力。

483379570228395115

多方论坛探讨非遗艺术出路

活动当天,露天的“卉生活·非遗家”市集最抢人眼球。该市集将于每周末在欢乐海岸“十=十”概念生活馆门前开街。

针对非遗手工匠人分散在全国各地、其手制品难以直抵消费者的情况,卉基金联合古村之友促成了此次市集,精选全国各地的非遗手工产品进行公益售卖,以拉近消费者与非遗手工产品的距离,用购买的方式支持非遗手工匠人。

尽管非遗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却也面临不少问题。

一方面,由于非遗手工艺自身的技术老旧、创新乏力等原因,导致其逐渐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审美转变;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急剧变化,层不出穷的创意产品更新迭代,更是让人们对于非遗产品的兴趣不大。

因此,“非遗再设计”论坛旨在为传统手工艺人和现代设计师构建沟通的平台,推动将现代设计融入传统手工艺制作,让非遗与现代审美同步发展变革。

论坛由艺之卉新锐美术馆馆长、时装设计师赵卉洲担任学术主持,参与讨论的嘉宾包括国家级非遗“汴绣”传承人王素花的代表人李鸣、青年手作艺术家杨淑君、空间艺术家冯羽、产品设计师孙磊、采遗网创始人高南荣等,他们剖析了传统手艺人的困境、现代设计师对于传统的诉求,以及非遗生态链与市场转化等问题。

“四点半学校”设置非遗艺术课堂

742234979712624974

比购买更能长远支持非遗的方式是教育。

论坛上,深圳市关爱办与卉基金联手创办了“四点半学校”之“非遗艺术设计课堂”,并向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授予课堂牌匾。

四点半这个时间,让许多家长感到头疼,因为大人还未下班,孩子已经放学。

自2015年起,深圳市关爱办开全国之先河推出“四点半学校”,联合社会力量在全市100多所中小学校设立试点,开展陶艺、国画、创意木工等丰富的课外教学,其中包括2016年与艺之卉时尚集团合作的首个以时尚和设计为内容的公益课堂。

“非遗艺术设计课堂”是“四点半学校”首次进入国际学校,课程目的在于向国际学生及家庭传播中国传统手工文化,让他们能够亲身体验并品鉴“非遗”的魅力。

157649913541046950

论坛上,深圳市关爱办专职副主任陈励、深圳外国语学校国际部校长邬晓莉、深圳教育报刊总社总编辑李青松以及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席王程太等,还就“非遗教育”展开探讨,从对中外学生的非遗文化教育、中外师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探索需求,谈到非遗教育与深圳正在建设的儿童友好型城市的链接,以及两会关于非遗文化教育的最新政策解读等。

编辑 姿霖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