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肇庆市培养的优秀运动员有57人考入大学!其中不乏即将进入“双一流”大学深造的选手。
这57位被录取的选手中,有18位被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吉林体育学院、沈阳体育学院等体育类专业院校录取。其中,梁曼娜被广州体育学院录取为硕士研究生。
宾振强、姚文言、屠云雪、严海滨、张涵坤等一批选手分别以优异成绩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暨南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双一流”大学录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18岁的严海滨在上半年收到了暨南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他即将成为苏炳添的学生。
其实,肇庆市每年都有大量优秀运动员学生升入国内各个高校学习,同时每年都有大量优秀体育苗子输送到广东省队及国家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训练。
秉承先进教学理念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多年来,肇庆市一直秉持着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教书育人,不仅在训练方面严格要求,在教学方面更是精益求精。肇庆市体校是国家重点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专业训练尊崇科学选材、科学训练、科学管理,文化教学尊崇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全面发展的理念,体教相融合,突出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每一年,肇庆市通过高水平运动队招生考试、体育特长生单招考试、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等途径,把一批又一批的优秀运动员成功送入北京体育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西安体育学院、西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省内外各个大学,为运动员学生打开了通往高等学府深造的大门。这些学生经过自身努力和大学培养,走入社会后,都能很好的胜任本职工作,并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取得了显著成绩。
体教融合促进发展 培养优秀运动员
近年来,国内体育和教育系统在“体教融合”的趋势下为高水平运动员创造了更多“体育与读书两不误”的条件。
2020年体育总局和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鼓励全国各地加强各级学校的高水平运动队建设。这也意味着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一方面可为更多高水平运动员创造从小学到大学的上升通道,另一方面则让更多普通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体育特长拓宽进入一流大学学习的途径。
肇庆市委市政府、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高度重视“体教融合”的发展。随着“体教融合”工作持续深化,肇庆市始终坚持推动青少年文化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致力培养出具有宽阔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文化教养的复合型人才,让一批批体育考生通过高水平运动队考试和高考体育统招方式进入综合类和师范类的大学。
肇庆鼎湖中学就是“体教融合”其中的一个良好典范,为备战2018年广东省第十五届运动会,肇庆市在鼎湖中学成立跆拳道队,作为市跆拳道队的网点培训学校。自从成立跆拳道队后,每年有三至五名学生作为特招生考上本科,并向省队共输送了7名优秀选手。该校学生陈正端和卢秋怡作为省队的重点培养对象,其中,陈正端去年参加全国青少年运动会跆拳道项目比赛获得冠军。
事实上,纵观1984年至今的历届夏季奥运会,中国的奥运冠军运动员共有191人毕业或就读于50多所各类型高等院校。其中,共有22名奥运冠军入读两大中国名校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也有不少入读其他985和211高校。
东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50名奥运冠军运动员中有45人在25所不同类型的高校在读或毕业,他们当中有不少还是校友——杨倩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史梦瑶是杨倩的队友兼校友,马龙、陈云霞、张灵、汪顺、李冰洁是上海交通大学校友,谌利军、施廷懋是西南大学校友。目前全国拥有体育单招资格的院校有163所,全国有283所高校具有招收高水平运动队的资格,其中包括不少211和985的重点高校,可以就读非体育专业。体育特长生入读大学之路越来越宽!
“体教融合”不仅为上级单位输送了高水平运动员,也为全国重点高校输送了人才,也同步带动了肇庆市体育运动的发展,培养人格健全、体魄强健的学生。在不少人眼里,只有取得骄人战绩的运动员才能被保送上大学,其实不然,根据最新政策,一级运动员具有免试入学资格,二级运动员具有大学特招和单招单考资格。
多年来,肇庆市各级各类学校不断发展创新,坚持学训结合、体教融合之路,缓解学训矛盾,打破学训壁垒,培养出更多、更好的优秀运动员,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让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的优秀运动员成为其他学员的榜样,以优促优,互学共进。希望学员们都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为家庭增辉、为学校添彩、为国家争光。”肇庆市文广旅体局相关负责人说道。
肇庆市以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之城”为契机,一手抓体育竞技水平、一手抓文化教育,大力发展“体教融合”。后省运时期,市文广旅体局多措并举,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优秀运动员和体育后备人才等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构建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继续向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之城”大步迈进!
(原标题《文武双全!肇庆青少年优秀运动员考入知名大学,还有运动员即将成为苏炳添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