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快乐星球?
在暑托班,学生们会指指脚下不假思索地说“这里,就是快乐星球!”
观看爱国主义影片、用彩泥进行创意制作、在VR体验区感受滑雪的乐趣、到机器人竞技馆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今年暑期,近300名小学生在青年广场“爱心暑托班”度过了一个添趣益智、活跃身心的假期。
孩子开心、家长放心,被无数市民点赞的“爱心暑托班”只是团市委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的一个缩影。
▲ 爱心暑托班结业了。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爱护参与疫情防控人员的重要指示,关爱和回馈深圳抗疫一线人员和有杰出贡献的“百优”志愿者,团市委整合优质资源,联合深圳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深圳市少年宫、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多家单位,为抗疫一线人员和“百优”志愿者及其适龄子女或亲属推出10项暑期民生实事,1500个费用减免公益名额,为解决暑期“看护难”等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出实招,用心用情用力为青少年、志愿者办实事。
一次寓教于乐的学习之旅
“哈……忒……嚯……嗨……”在青年广场四楼教室内,跆拳道课正在孩子们爽朗的呐喊声中有节奏地进行着。
▲爱心暑托班跆拳道课。
课堂上,教练给大家介绍了跆拳道的背景及礼仪,并告诉孩子们练习跆拳道要始终遵守“以礼始,以礼终”的尚武精神,随后,教练对跆拳道实战式、步伐、腿法等一一示范,讲授动作要领。在教练的指令下,孩子们一个个绷紧脚尖,尽全力做着前踢、推踢等动作,小脸蛋都憋得通红。
而在二楼的国学堂,一股文化的气息扑面而来。老师正慷慨激昂地向孩子们普及京剧知识,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红色脸象征忠义、耿直、有血性,如‘三国戏’里的关羽;黑色脸表现性格严肃,不苟言笑,为中性,代表猛智;白色脸表现奸诈多疑,含贬义,代表凶诈;黄色脸象征勇猛、暴躁;蓝色脸表现性格刚直,桀骜不驯。”一张张色彩鲜艳的脸谱及背后的含义引起小朋友们的兴趣,讲解结束后,工作人员开始发放绘画用具,小朋友们拿起画笔,结合自己的创意,绘出一张张独特的京剧脸谱。
青少年活动中心调研员丘卫平介绍,暑托班在为青少年提供公益性暑期看护服务、督促青少年自主完成暑期作业的同时,还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的兴趣爱好,开设跆拳道、手工折纸、创意美术、国学讲堂等特色课程,有针对性地满足孩子们的发展需求,让学习与娱乐完美结合,在场馆一楼内,还有党史知识陈列展,让同学们潜移默化地接受红色教育。
一次后疫情时代安全保障的挑战
孩子们要在学校待一整天,后勤保障上,活动中心也想得十分周到。
今年的暑托班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形下开办的,因此,青少年活动中心自始至终把 “安全”放在首要位置。每天对办班场地、周边环境等进行全面检查和隐患排查,让公用空间保持空气流通,配备口罩、免洗消毒液、测温枪等防疫物资及急救药箱,搭建坚实的疫情防控保护墙。
控制办班规模,也是保障安全的一大前提。
“一方面是疫情防控的要求,另一方面因为场地有限,如果学生人数多、管理不过来,就可能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据介绍,暑托班分为低段班和高段班,每个班级总人数严格控制在25人左右,配置一位班主任一名志愿者加两名辅导员。
上了半天的课,很快就到了午饭的时间,活动中心的食堂热闹了起来。“中午有我最爱吃的西红柿炒鸡蛋!还有冬菇鸡肉,毛豆烧冬瓜!”不一会儿,五年级的陈桐阳就把午饭吃完了,他自觉地把所剩不多的菜倒入垃圾桶,再将饭盒按分类放好,“要尊重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他们很辛苦。”
细微之处,可见老师平时的德育教育已然体现到孩子的一言一行中。
▲孩子们享用美味午餐。
暑托班负责人介绍,孩子们的午餐为统一配送,老师会将菜单提前发至家长群,确保每天两个荤菜和一个素菜,营养均衡搭配。
吃完午饭没多久,孩子们就开始哈欠连连了。这时,老师带着孩子们回到教室,孩子们乖乖地趴在桌上午休,对于一部分不愿意午休的孩子,则安排到观影室观看红色教育电影,让孩子们感受先辈们的革命精神,增强爱国使命感。
“暑托班为我们解决了头号烦恼!”家长王先生说,“过去一放暑假,我们就头疼,孩子又没人带,还要反复叮嘱在家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少玩手机、别乱碰危险电器,但还是不放心。暑托班为我们双职工家庭解决了一大难题,真是一个让孩子开心、家长放心的好地方!”
青少年活动中心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会认真探索、总结暑托班工作,收集家长的建议,积极完善假期托管相关制度,将托管服务工作稳步推进、落实落细、提质提效,切实帮助双职工家庭解决暑期孩子无人照料的难题。
一场关于“爱与奉献”的共同成长
从晨起消毒、迎接签到、共同上课,到安排午饭、课间陪伴、接送孩子……“爱心暑托班”的顺利运转,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努力,也离不开志愿者的奉献。
▲志愿者辅导暑托班孩子写作业。
“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问我哦,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在自习班内,志愿者就坐在孩子们中间,准备随时解答问题,通过他们的耐心辅导,大部分小学生很快完成了寒暑假作业,解决了以前在学校课堂中遗留的难点问题,他们高兴地说:“自己暑假在家里就想着玩,隔两天写一点作业,往往都是最后一天才开始穷追猛赶,现在我感觉再也不怕写作业了,我一定会努力学习,将来我长大了,做一个像志愿者阿姨们那样的人。”
“孩子们精力旺盛,有些小朋友很调皮,为了维持秩序我嗓子都要哑了,一上午水也没顾上喝,但听到他们一口一个‘老师’地叫着,感到特别幸福,这就是累并快乐着吧!”来自广东海洋大学的刘雨佳开学即将大三,通过同学的介绍,她报名成了本次暑托班的大学生志愿者。第三期开班第一天,细心的她已经摸清了自己负责小组内几位学生的性格,“几个女孩子都很乖巧,也爱黏着我,追着我说一些学校里发生的事情,但也有两个男孩子很调皮,我必须多盯着一点,防止他们乱跑”。
所有的爱都是双向奔赴的,暑托班在大朋友和小朋友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小朋友们从志愿者们身上学到了知识、读懂了友爱互助的志愿精神,志愿者们也在小朋友身上学到了很多难能可贵的品质,这也是一场关于“爱与奉献”的共同成长。
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在“行走的党课”中追寻红色记忆
一次次触摸历史、涤荡心灵的学习研讨,一场场洋溢激情、赓续精神的党史宣讲,一次次缅怀先烈、汲取力量的现场教学……红色研学行队伍所到之地,处处都洋溢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浓厚氛围,一批批面庞青涩的青少年兴致勃勃聆听红色故事,感受家国情怀。
作为深圳团市委每年暑期的例牌项目,“龙腾中华”今年带领100位青少年走进深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潮汕地区追寻红色足迹,将革命传统教育、历史文化教育融入行程,让青少年加深对革命历史的了解,引导青少年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爱党的情怀。
研学中,在海丰红宫红场旧址,同学们重温了党的光辉历程。在彭湃故居,同学们实地感受到老一辈领导人,在如此简陋和艰苦的环境中带领共产党人取得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无不深受鼓舞。来自福田区全海小学的陈鸿宇说,“我的太爷爷、太姥爷都是老红军,我看到过好多勋章,妈妈在这次参加抗疫工作中也获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的荣誉,他们都是我一辈子的榜样。”
队伍中,与陈鸿宇一样的“逆行者”子女还有很多,他们都曾为冲在危险一线的爸爸妈妈担忧,在小小年龄中承受着其他孩子所没有的压力,他们为父母骄傲,以父母为荣。
“在这个特别的夏令营里,孩子们因互相分享父母的抗疫故事而变得更加自信,因接受了红色教育而更加坚定。”青少年活动中心温梓乐作为带队老师,和孩子们年一起参加了夏令营。“相信他们回去后,一定会向更多的小伙伴讲好抗疫故事、传播好中国精神。”
市少年宫:
在“梦想之梯”上遇见美好未来
化学实验课上,第一次接触化学的好奇感,在孩子们明亮的双眼中溢出;生态科普课上,孩子们手绘了梦想中的家园,站上讲台讲述画中故事,一切都显得那样鲜活而又明媚……
据了解,“梦想之梯”素质教育培训公益计划涵盖了综合类、美术类、科技类、影视类、舞蹈类、语言类、器乐类、探客工坊等素质培训课程,助力青少年综合素质发展。
课程安排上,老师们别出心裁地将党史融入课程,比如通过用滑轮组的原理模拟旗杆的升降,让孩子们知道国旗是如何升上去的;通过讲述“大庆精神”等,让孩子们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艰苦奋斗;把美术课堂搬到户外,鼓励学生观察中国传统建筑、用画笔描绘祖国锦绣山河,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操。
“这样的课程真是有趣极了!”9岁的姚广斌上课的积极性很高,如今,来少年宫上课是他每天最为期待的事情。他的妈妈陈晓玲是益田社区的一名志愿者,疫情期间负责组织社工分赴核酸检测点,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筛查工作。“现在妈妈经常带我到社区的社康中心做志愿服务,为前来接种疫苗的市民提供帮助,以后这件红马甲也会一直穿在我的身上,我喜欢这样漂亮的红色!”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教育,这颗志愿的种子正在他年幼的心中生根发芽。
深圳市少年宫培训管理人员章桐菱表示,市少年宫在暑假期间还举办了“永远跟党走”庆祝建党一百周年系列活动,通过多措并举落实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引导广大青少年儿童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进一步激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心和动力,让更多“春天的故事”在南海之滨精彩续写。
深圳团市委实施20项青年民生实事
★ 开展首届“深圳青年五四奖章”评选
首届“深圳青年五四奖章”评选工作已圆满完成,80名个人和40个集体获表彰。
★全面升级“青年驿站”,全市各区实现驿站全覆盖
目前全市青年驿站共有床位386张,共服务青年2499人。
★ 扩容“圆梦计划”
联合15所高校资助青年工人接受本科、专科学历教育,目前报名通道已开启,正进行招生宣传,累计走进深圳地铁等25家单位开展线下招生宣讲。
★ 推出“港澳青年e站通”服务平台
内设就业、创业、查策、办事4大模块,共19项日需便民服务,已更新166条服务港澳青年政策、123个港澳青年可申报项目、19个创业基地及配套服务措施。
★ 举办“青春爱情”系列青年婚恋交友公益活动
截至目前,举办线下交友活动6场,服务青年458名,线上活动5场,服务青年1283名。
★ 市少年宫升级改造
目前正深化市少年宫升级改造项目基础设施改造施工图,调整项目展陈内容设计方案。项目完成后每年将服务青少年300万人次。
★ 组建国内一流童声合唱团
面向大湾区选拔优秀团员,聘请顶级教师团队,发起成立“深圳市青少年合唱团”,打造一支国际一流青少年合唱团。
★ 志愿者群体保障和关爱
与中国银行、中银保险等机构深化合作,对全年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实现基础意外险保障全覆盖,全面保障志愿服务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类意外事故及伤害风险。
★ 更新城市志愿服务U站
截至目前在全市民生服务一线窗口单位新建志愿服务站点8个,志愿服务站点在市、区两级法院、信访大厅、政务大厅覆盖率达87%。
★ 六大志愿服务专项行动
持续深化文明城市创建志愿服务、市民秩序出行志愿服务、食品药品安全志愿服务、养老互助工作志愿服务、法治建设和矛盾化解志愿服务、校园心理健康志愿服务。
★ 举办志愿服务项目大赛
为全市志愿服务组织提供项目展示和专业提升的平台,为青少年志愿服务组织提供项目展示和资金募集渠道,目前项目申报工作已圆满完成,63个项目进入复赛。
★ 青年就业创业支持
已举办财务、法务、知识产权等主题创业培训课22场,覆盖青年1280人次;开展6场项目路演及投融资企业交流会活动,覆盖青年600余人。
★ 百家基层青年公共服务阵地
已在青年聚焦商超、楼宇系统化新增运营“青年之家”48家,共开展活动945场,累计吸引青年近3万人次。
★ 学生课后延点服务
在全市学校推行课后延点服务的背景下,已推动超100所学校成立“红领巾小社团”。
★ 建设百个社区少工委
全年建设100个社区少工委,作为少先队员校外组织阵地和课外活动场所,结合4点半课堂,开展系列主题队日活动。
★ 百场青少年主题公益活动
市少年宫开展“百画庆百年”等活动72场次;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充分发挥大家乐舞台阵地作用,组织青少年主题公益活动200场次。
★ 青少年科普教育服务
市少年宫流动科技馆已赴深圳市内20所中小学校巡展,展出展品405台次,接待约4万人次。
★ 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
2021年累计接听深圳用户拨打电话14799通,通话总时长1352时、81000分钟,线下跟进办理个案工单57例。
★ 市级“双零”社区创建
与市委政法委联合开展首期市级“双零社区”创建,确定全市20个街道(辖区)的56个社区为深圳市“青少年零犯罪零受害社区(村)”第一期试点创建单位。
★ 百场青年社会公益活动
累计开展应急救护和防灾减灾、绿道清洁和河岸清洁领域志愿服务活动35场,服务青少年近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