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经理杨飞飞:深圳制造向“更高处”挺进

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舒瑜
2021-08-26 08:18
摘要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经理杨飞飞说,作为一名深圳建设者,感到无比自豪。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技术经理杨飞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一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深圳保持战略定力,交出一份优异的成绩单,他所从事的制造业也不断加快转型升级,向“更高处”挺进。作为一名深圳建设者,他感到无比自豪。

杨飞飞所在的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隶属于富士康集团。2003年,杨飞飞从江苏老家到深圳打工,在富士康一干就是19年,从农民学徒工起步,靠着强烈的创新意识,成为企业技术能手、全国劳模、全国人大代表,去年更获评深圳经济特区“40年40人”。

杨飞飞说,19年来,他见证了深圳巨大的变化,城市面貌一年一个样。以他工作生活所处的龙华为例,当时还被称为关外,一片荒凉,现在已是高楼林立,生机勃勃。过去一年,随着城市更新步伐的加快和城中村综合整治工程的推进,许多城中村的面貌焕然一新,一些旧的工业区也“变身”成为现代化产业园区。新建的中小学和医疗机构越来越多,图书馆、群艺馆、大剧院、科技馆等一大批文化设施开工建设,原特区内外的差别越来越小了。

杨飞飞从事的制造业,多年来也不断转型升级,向精密制造、智能制造突飞猛进。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关于深化新时期深圳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打造制造强市的若干措施,给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的深圳制造业打了一剂强心针。

杨飞飞认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综合实力的体现。特区建立40多年来,深圳的制造业一直走在前列,并保持了强有力的发展势头。今天,如何通过科技赋能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克服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全国制造业面临的普遍问题,营造一个更加适合制造业发展的空间,这是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需要率先探索的。

制造业发展,离不开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近年来,杨飞飞先后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和技能大师工作室,更好发挥在技术攻关、技能传承、技术推广上的“传帮带”作用,培养更多的新一代技能型产业工人。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他连续多年为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杨飞飞说,自己对深圳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也将继续为此不断努力。

编辑 特区报-秦天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李林夕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李舒瑜)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