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34位院士,广东第一全国前列!破译“院士之乡”江门的密码
江门日报
2021-08-25 14:58

2020年11月16日,在我市与余艾冰院士团队的产学研对接交流会上,余艾冰院士(左)按下“院士手模”。

2020年11月16日下午,院士路,和煦的阳光,透过稠密的树叶洒落下来,一位50多岁的特殊客人慢慢地走着,似乎想在每一个院士雕像前多驻足一些时间,他边走边看边问,唯恐看得不仔细听得不详细,遗漏了什么。他是澳大利亚技术科学与工程院和科学院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余艾冰。

这些雕像的主人,都拥有共和国最高学术荣誉称号,是各自领域的领军者;他们,或忘我奉献,“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或学术造诣深、科学视野广,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担负科学报国的时代重任。术业各不同,但他们都来自于“院士之乡”——江门。

以不到全国千分之一的面积孕育了34位院士,数量居广东第一、全国前列……“院士之乡”江门,究竟有何独特之处?

A

国家脊梁 家国精神

在江门五邑华侨华人博物馆,陈列着一封封纸张泛黄、墨迹斑驳的银信。“目下海外华侨努力捐款充当军需为政府后援,以尽国民份子之天责也。”江门市博物馆宣教文创部主任张一知指着一份银信念着上面的一段话,国家危亡,他们在海外也要守护国家,字里行间满怀赤诚爱国心。

家国情怀,是刻在江门人骨子里、流淌在血液里的基因。而梳理江门籍院士的历程,不难发现,从江门走出的院士,不仅数量居广东第一、全国前列,对国家和民族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从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到第一艘神舟飞船,新中国成立之初,梁思礼舍弃高薪回国造“东风”,67年的工作生涯,他造出了国之重器。梁思礼用身体力行践行着他报效祖国的诺言,年近六旬时他仍然挑梁进行研制远程导弹和长征二号的工作。他被评价为航天质量可靠性工程学的开创者和学科带头人,同时也是航天CAD技术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为中国航天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圆了国人的飞天梦,而作为参与神五飞天工程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梁思礼院士则是圆了父亲梁启超的科技梦。梁思礼的血管里流着父亲的血,一生报国,虽屡经磨难,但矢志不改,为国家、民族争得了荣耀。同父亲一样,梁思礼一直把国家这个大“家”放在第一位,作为儿女,无论面临怎样的境遇,对这个“家”,他始终不离不弃。

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器设计专家李椿萱,冲破层层阻碍回国后参与了我国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系统的发展规划与概念研究,逐渐成为我国航空航天专业的“大脑”型人物,深度参与智库建设,牵头组织咨询课题,包括未来民机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新形势下航空航天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等战略咨询项目,为我国新时代空天事业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帮助中国航天触角伸向更加遥远的太空,让一代代航天人为祖国托起无数星辰!

由无数江门籍中流砥柱、国家脊梁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带给我们的感动与力量,那是真正的、无可代替的感动与力量,是真正的家国精神。

B

耕读传家 崇文重教

梁氏家族“一门三院士,九子皆才俊”的传奇,为世人津津乐道。今天,步入新会梁启超故居,从这座朴素的清代青砖瓦房设计中,仍处处可见主人对教育的重视。厨房二楼搭建藏书阁,专门开辟了一间教学屋,供老师教学和休息。

梁启超一生心系祖国,又通过言传身教,把爱国情怀融入儿女们的血脉。故居纪念馆常设展览,以图文并茂形式,向世人讲述梁启超齐家之道及其家庭教育艺术。梁启超的家风教育,撬动今人的情感共鸣。一到周末,梁启超故居纪念馆便会出现不少亲子出行的身影。

山海相逢,千年侨都。位于南海之滨,西江与蓬江汇合处,江门自古以来受到海洋文明和岭南文化的影响,造就了开放包容、勇于创新的文化气质。家家崇尚学识、人人以读书为荣的优良传统,改变了一个个人的命运,也改变着家乡……

有机化学家黄乃正院士曾说:“教育是立国之本,非常重要,注重教育,首先应当注重中小学教育,中小学基础不扎实,到了大学学习就会很吃力,我们院士之所以会取得一定的成绩,和小时候打下的良好基础分不开。”

江门自古以来就崇文重教:恩平歇马举人村共培育了430多名举人、朝廷官员,成为闻名遐迩的“举人村”,近现代,该村还培育了美国飞虎队队员梁汉一、粤剧名旦芳艳芬、著名书法家梁鼎光、香港巨商梁煜鎏等名人,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台山白沙镇西村是著名的博士村,村子出了近50名博士,有的家庭还是“一门三博士”“两代六博士”。

而34位五邑籍院士也都注重不断学习,提升自己,他们当中过半拥有博士学历。如建筑结构计算力学、土木工程专家张佑启1964年获英国威尔斯大学博士学位,1973年获英国威尔斯大学科学博士学位,1982年获澳大利亚阿雷特大学工学博士学位,开拓了有限元法在结构力学、特别是板与壳的研究。化学工程学家余国琮获(美国)匹兹堡大学博士学位,并开拓了以计算传递学为基础的三维非平衡模拟放大新途径,提出了不稳定蒸馏理论和分批蒸馏多变参数新策略及相应技术。余艾冰在国内读完硕士后,继续深造,获得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博士学位、新南威尔士大学杰出教授称号和科学博士学位,并成为国际颗粒科学与技术和过程工程领域杰出的科学家,颗粒系统仿真与模拟领域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耕读传家,从家风传承到地方文化传承,崇文重教成为江门这座城市的精神密码,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五邑学子续写着一段又一段的城市传奇。

C

中国侨都 开放之魂

崇文重教的传统奠定了江门“院士之乡”的精神基础,而在江门这片土地上,中国侨都的“开放基因”让更多有识之士兼具世界的眼光,胸怀世界报效祖国。

江接四海,门纳百川。江门自古是广东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门户之一。史料记载,五邑人出洋史可追溯到唐代,公元879年已有新会人随阿拉伯商人往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近代以来,江门人追随先辈足迹,顺西江出国门,乘舢板游四海,创业他乡情系桑梓,蕴育了独一无二的“侨文化”。如今,更拥有400多万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分布在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素来有海内外“两个江门”的人缘优势。

在34名院士中,超半数院士在境外接受高等教育及读硕士、博士学位乃至工作过。而院士们还有个共同点,那就是都有强烈的爱国心。

梁思礼1945年获美国普渡大学学士学位;1947年获辛辛那提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辛辛那提大学博士学位,学成后回国,用一生所学报效祖国;黄乃正,1976年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继而到美国哈佛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随后还在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有过任职;黄翠芬毕业于美国康乃尔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84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科技工作者”荣誉称号,是中国基因工程创始人之一……

自古就跨江越洋,联通海外的江门正在全球坐标系中谋划新的发展未来,开放的基因必将助力江门成为海内外知晓的科学天堂、创新天堂、人才天堂。

D

桑梓之情 世代传承

江门籍院士的成长、成才都深得这方土地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的浸染和熏陶。不少院士始终心系家乡,为江门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2020年11月,余艾冰院士带领团队回到家乡江门考察调研。2021年4月,余艾冰带着团队再次回到江门,希望在家乡建立一家新型的产学研机构,计划把这一产学研平台打造成创新创业的示范基地、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基地。

从20世纪70年代末离家求学,余艾冰时刻将家乡根植在心。“作为一位在外多年的游子,家乡一直是我魂牵梦萦的地方,为家乡的经济社会发展做点事情,是我最大的愿望。五邑有召唤,游子必归来。”情牵桑梓,心系故里,余艾冰饱含深情的话语,句句透露着对家乡的牵挂,本次回来,余艾冰也期待与江门“擦出火花”。

尽管身处外地,五邑籍院士仍一直牵挂家乡的发展。陈垣先生早年便离开家乡,其间除曾回篁庄小学教书外,再无缘服务桑梓。但其对家乡的风情、古迹、山河、人物始终充满怀恋之情,这份感情主要体现在他的四首忆乡诗中:《题胡金竹先生草书千字文》《汉姪书来知询虞八叔及耀东大兄近状以此寄之》《寄汉姪石头》《寄汉姪太祖祠》。

陈垣嫡孙陈智超曾说过一段话令人动容:“我的爷爷一生都怀念家乡。他要求在北方长大的子孙,特别是男孩,一定要学说白话。在他晚年著作《通鉴胡注表微》中,多次提及‘发生在我的家乡’的崖门海战。他还写有多首忆乡思乡的诗,诗中提到‘棠下墟期三六九,先生故里幼常游’‘十年不到古冈城,记否邻庵念佛经’等。”这份桑梓之情直到今日仍在延续。2017年,陈智超回到蓬江,出资设立“陈垣奖学金”,至今已奖励了30名优秀学子。

黄本立是五邑大学的名誉教授;麦松威、黄乃正是五邑大学的客座教授,他们邀请了五邑大学化工系多位教师到其实验室访问、进修。梁思礼等向家乡捐献文物,为家乡建设牵线搭桥。甄永苏等在家乡的母校建立了奖学金。

为进一步加强院士联络联谊,增进五邑籍院士桑梓之情,凝聚高端智力资源,早在2015年,江门就启动院士科创平台建设。截至目前,江门已有11个院士科创平台,各院士科创平台用最前沿的技术,为江门各领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江门正着力打好“院士牌”,充分发挥江门籍院士人数多和现有院士科创平台的优势,以乡情为纽带、以产业为支撑,深化我市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与院士团队及其科研单位的对接合作,加快推动高端创新资源向我市集聚。

(原题《破译“院士之乡”江门的密码》)

编辑 (冻结)陈冬云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王雯,特区报-张雪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